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通识教育中的作用及服务体系的建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文章分析了国内高校通识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如何在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作用,并提出了建设高校图书馆通识教育服务体系的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7)01-0025-03
1背景
通识教育源于西方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而后形成于美国[1]。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哥伦比亚学院是最早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的本科院校[2]。1917年,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位教师开设了一门“人文经典选读课”,要求学生每周读一本西方经典,20世纪30年代后期这门课逐渐被制度化,成为哥伦比亚大学全体本科生的必修课[3],这一尝试被视为大学通识教育实践的真正开端。1945年,美国哈佛大学发表了题为《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的报告,提出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有效思考能力、清晰沟通能力、明确判断能力、普遍性价值认知能力的“完整的人”[4]。此后,在不断的发展中通识教育逐渐显现出以下特点:①关注的主题一般具有稳定性,包括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判断、选择和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修养和情怀,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天文、地理、历史、文化、文艺、体育等基本常识。②由造诣高深的学者教授,课程门数不多,更注重课程内容的深度。时至今日,美国的大学仍在不断检讨并完善通识教育服务体系。
高校图书馆是为高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重要部门,是大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成为大学通识教育的重要阵地[5]。笔者针对目前高校通识教育的现状,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在大学通识教育中的优势及作用。
2国内高校通识教育实施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通识教育理念在中国传统教育中早有体现,儒家以《诗》《书》《礼》《乐》《易》和《春秋》为教材,传授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其教育宗旨是将学生培养成“通才”[6]。然而,近代中国教育受西方思潮的影响逐渐偏离古代“通才”教育的理念,更多地强调实用专业教育。直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内各行各业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加之过度专业化的本科教育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北京大学等高校才开始探索,并将西方通识教育的理念重新引入中国的高等教育[7]。
目前,通识教育在中国高校的实施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拓展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其综合素质为目标而开设的“全校通选课”;另一种是国内个别高校如复旦大学,或部分高校内少数“精英学院”实行的本科生前两个学年不分专业、大三后根据自己的兴趣或成绩进行专业选择的教学模式。然而,这两种通识教育模式在国内高校的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全校通选课”在本科教学课程中所占比重不高,选修课程门数有限,每门课课时受学时限制,因此选修课的学习对学生只能起到“领进门”的作用,无法为学生建立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同时,国内高校的“全校通选课”缺乏严格的考核体系,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学生热情不高,教学效果有待提高。另一种“复旦模式”的通识教育由于教学组织和学生就业等方面的问题也未能在国内高校中广泛实施[8]。
通识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人的整体素质,目的是向学生传授广博的知识,使学生拥有非富多彩的人生。高校图书馆拥有大量专业以外的文献信息资源,如能很好地加以利用,将会为高校通识教育的开展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目前,高校图书馆虽承担了一部分的教学工作,但是这些课程仅涉及文献检索或数据库使用。因此,如何利用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开展通识教育必将成为高校教书育人、培养“通才”的重要课题。
3.1高校图书馆在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作用
目前,国内外高校通识教育的教学方式有通识课程、小组讨论和研习发表三种模式。其中,通识课程在高校通识教育中占主导地位,高校主要通过教师课堂传授和讲述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以复旦大学为例,通识课程主要涉及六个方面:①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②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③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④科学精神。⑤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⑥艺术与审美[9-10]。然而,受课程学时数限制,教师不可能对各领域知识进行深入系统的讲解,因此需要学生在课后自主进行延伸学习。
高校图书馆可以从馆藏资源的实际出发,从不同的通选课中挑选一定数量的课程,与任课教师商讨后针对课程内容列出供学生课后研读的书刊,做成不同主题的推荐阅读书单列表。如:针对《国学入门》这门选修课,提供“国学入门阅读推荐书单”,包括《论语》《孟子》《易经》《礼记》《老子》《墨子》等,并对每一本书籍的阅读重点、难点以及容易产生的疑问进行归纳和总结,并逐渐形成疑问解答系统,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加深学生对中国国学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此外,任课教师可以利用一定的课堂时间针对某一书单中的书籍概况进行介绍,提出推荐阅读的理由,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
3.2高校图书馆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中的作用
阅读在潜移默化中可以完善学生的人格,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使其形成良好的语言能力和基本的道德规范,而这正是通识教育的目的所在[11]。如今,越来越多的学生严重缺乏阅读习惯,难以静下心来学习[12],具体表现为:①没有明确的阅读目标。大部分学生以言情小说、武打小说或时尚杂志等通俗读物为主要阅读物,只是为了获得身心的放松,缺少阅读经典名著的动力。②阅读动机滞后。大部分学生只有在某一时间段内,如撰写毕业论文或课程设计期间会因为专业知识的需求而进行大量的阅读。③阅读动机具有功利性。随着就业压力的逐年增加,大学生更注重阅读实用性书籍,把读书当成找工作的“敲门砖”,很少注重通过阅读来全面提高自身的能力和修养[13]。因此,高校图书馆亟须开设阅读类课程,帮助学生从大一开始尽快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2.1开设阅读类通识教育课程。目前,大部分高校图书馆都拥有具有某一特定学科专业背景、熟悉馆藏结构和资源利用手段的图书馆高级专业服务人员和学科馆员[14]。学科馆员可以根据自身的特长直接申请开设阅读类通选课,根据特定的选题,利用一个学期时间,带领学生进行特定书籍阅读,通过探讨阅读感想,加深学生对该领域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与思考习惯。
3.2.2制订并执行阅读任务。高校应针对每一位入校的新生,根据其学科专业特点,设计安排其大学4年要完成的一系列阅读计划,如:每一学期阅读3~5本规定书籍,使学生针对不同主题进行系统的阅读和学习,拓展课程以外的知识。图书馆还要为不同专业的学生量身制订阅读任务,引领和吸引读者认识什么是好书并且阅读好书,加强对经典作品的宣传推介,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2.3组织不同主题的读书或讲座交流活动。图书馆可以根据高校通识教育体系的整体部署,组织读书讲座或活动,帮助学生从大一开始养成阅读习惯,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认识阅读对于全面提高自身修养的重要性。高校图书馆可以根据通识教育体系中不同课程的分类,针对不同年级和学科专业的学生,有计划地组织不同主题的读书活动。如:针对大一、大二的学生,可以组织人文、历史、艺术和心理学等方面的读书活动,或者请校内外的专家进行相关主题的讲座,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对通识教育课堂相关的知识进行持续深入的研习。
4.1通识教育馆员的培养
馆员是图书馆的灵魂,高校图书馆员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传递者,也是大学教育的实践者[15]。为了更好地完善高校通识教育体系,高校图书馆应培养一批通识教育馆员。这些馆员除了具备某一专业领域的知识,擅长处理文献信息,还要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和一定的人生阅历,从而在教学或读书活动中,能够深入浅出地对书籍内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4.2馆藏结构和借阅模式的改变
通识教育要求学生紧跟时展的潮流,与社会紧密联系。因此,高校图书馆应优化馆藏结构,从而保证馆藏文献资源能即时反映社会发展的新状态和科技发展的新动态[16]。高校图书馆可以针对通识教育的课程阅读书单和学生阅读任务,对书籍进行分主题整理,并建立不同主题的阅读室和借阅规则。如:学生可以按照感兴趣的主题借阅成套的书籍,借阅规则可根据书籍内容和难度灵活调整,为学生的阅读学习提供支持。此外,成套书籍中可以附加相关领域教师或馆员的联系方式,鼓励学生就阅读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疑惑进行即时咨询,提高阅读效率。
4.3阅读活动的组织
首先,高校图书馆可以充分发挥大学生志愿者的作用,志愿者向全校教师和同学征集感兴趣的选题,组织读书活动,或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其次,读书活动要涵盖“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涉及的有关方面,高校图书馆可以从大一新生入校开始,有计划地进行不同主题的读书或讲座活动,经过4年的努力,全方位培养学生。最后,每次活动结束后,高校图书馆都要对参与的学生进行活动效果调查和问题反馈,从而对活动选题、组织方式等进行不断的改进。
5结语
高校图书馆拥有大量的文献信息资源和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科馆员,能够为高校开展通识教育提供强大的支持。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开设通识教育课程、组织阅读交流和讲座活动等方式为大学生通识教育的开展贡献力量。此外,开展通识教育时,高校图书馆还要注意培养优秀的通识教育馆员,改进服务方式,提高通识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冯倩倩,曹宇,邱小立.从通选课到通识教育核心课:北京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的建设与发展[J].北京教育(高教),2016(4):71-73.
[2]刘立园,宇文彩.哥伦比亚大学的通识教育及其启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4):46-48.
[3]章潇.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的实践困境与推进策略[J].学园,2015(18):1-2.
[4]王蕙.哈佛大学通识教育对中国高校的借鉴意义[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5(3):83-87.
[5][16]黄永秋.高校图书馆建设与大学通识教育[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0(4):52-53.
[6]张亚群.中国大学通识教育传统的现代价值[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46-154.
[7]沈文钦.通识教育的观念与模式在“二战”后的全球扩散[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3(3):92-126.
[8]张子照.我国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问题、困难及对策[J].高等建筑教育,2002(3):9-12.
[9]庞振超.大学通识教育改革的三种模式[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55-59.
[10]吴坚.哈佛大学与复旦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高教探索,2016(2):28-33.
[11]袁曦临,范莹莹,陈霞.大学图书馆嵌入通识教育的实践探索:以东南大学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1(17):74-77.
[12]谢蕴江.当代大学生阅读现状及图书馆服务对策分析[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6(1):35-37.
[13]康巧梅.浅谈当代大学生阅读的现状[J].才智,2015(33):64-65.
[14]吴震,杨雪晶.我国学科馆员制度的环境变迁与发展脉络[J].图书馆学研究,2012(12):85-89.
[15]张静,胡健飞,冯丽雅.高校图书馆:通识教育的大舞台[J].图书馆学刊,2006(4):66-67.
(编校:周雪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