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朱赢椿:前卫的实验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不裁》是一篇篇几百字的网络博客随笔的合集。封面土黄色,书名两个大字本色天然。采用缝纫机制作的两条细细的平行红线,从前勒口到后勒口随意穿过,据说在每本书上的位置都不一样。书芯由三种不同颜色、不同质地的纸混合装订而成,书的下端边缘保留了纸的原始质感。书的独特之处是没有裁切。裁纸刀附在书的扉页上,撕开即用,同时还可作为书签。当你沿着裁切线慢慢裁开,就会发现有的里面还印着作者古十九画的插图,画面与诗词呼应,给人以朴拙的美感。
朱赢椿说,《不裁》的设计思路是从书页还没有裁切整齐的半成品引发:“毛边书有一种特别的气息,那种粗糙的质感显得很特别。太完美的东西往往让人产生难以亲近的距离感,有一点瑕疵反而显得更有亲和力,我想这样的书读者拿在手里会感觉更亲切随意,阅读会感觉更放松。”他认为,再美的文字读多了总会让人疲惫,应在读者的阅读旅途中提供视觉“驿站”。将《不裁》设计成一本需要边裁边看的书,让阅读有延迟、有期待、有节奏,意在调动读者的参与性,加强书与人之间的互动,借此传达一种特别的书籍理念:阅读的乐趣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参与。他说:“一般的书籍信息都是单向传递的,读者通常只能被动接受书中的内容,而我想通过某种渠道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也参与书籍创作过程。”
《蚁呓》是一本关于蚂蚁的故事书,朱赢椿的设计别出心裁。正方形二十四开的“白纸世界”,乍一看像极了一本白壳笔记本,没有书名,没有署名,有几粒灰尘,让人想随手拂去,仔细端详,竟然是画的五只蚂蚁。书中的留白占到百分之八十,以致引起有的读者不满,说《蚁呓》只能算是一个笔记本子,不能算是书。
朱赢椿把可以省略的视觉元素全部减去,是为了突出一个视觉重点:蚂蚁虽然小得难以进入人们的视线,但和我们一样有着尊贵的生命。我们不要像对待灰尘那样随意掸去它们。任何视觉元素都足以掩盖这个小生命在读者视线中的存在,唯有毫无保留的空白才能表达对这个小得微不足道的生命的尊重。
《蚁呓》中的留白无疑为读者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想象和创作空间,是向读者发出的诚挚邀请:这是一本需要共同补充、创造和书写的图书,空白之处留待每一位读者去填空。
“世界最美的书”评委会对《蚁呓》做出了高度评价:“这本双语书(中英文)以高雅的美取胜,它体现在高超的设计水准和极少的设计介入。以蚂蚁的角度切入,把蚂蚁的渺小和它与人类的相似性形象地表现出来。在这本书中,中国的传统元素和当下现代主题得到有趣的结合。空白页和极少的文字体现了佛教对创作者的影响,促使人们去反思,对生命应报以怎样的态度。特别是创作者的互动理念让人信服:读者可以通过写信或者电邮告诉他们阅读本书的体验和联想。这样应该有后续的书问世。”
《不裁》《蚁呓》都是实验书(或称“概念书”),即从设计到内容都具有自主性和实验性。朱赢椿进行了一次次尝试,表现出前卫的创意。
《不哭》描述了底层社会中十八个孩子的生存和教育困境,他们的苦难与不幸,沉沦与奋发,展示了少年真实的群像。朱赢椿用洁白柔软的内页纸、粗糙坚韧的牛皮纸等不同的纸质,表现不同经历的少年和不同的故事……封面粗糙、斑驳,像是带着泪痕,怀旧而感伤,沉重而质朴。书装投射了艺术家对孩子的关怀悲悯。
《没有脸的诗集》没有封面,第一页兼具封面,印第一首诗,诗题就是《没有脸的诗集》。简单直接,极为素朴。“如果说脸是相,相由心生,心是私我的田园,这本无相的诗集直接让读者进入诗人的心园;那些细小的、或长或短的文字,恰如心园中的花径,引领访者吟咏其中;在双语的互动中,读中或读英,又或亦中亦英,适随尊便。”(靳埭强:《多情柔和的做书者朱赢椿》)
《蜗牛慢吞吞》是又一本通过小生命的生活来思考哲理的佳作,依然表现出对被忽略的生命的关怀。印刷工艺的精致强化了书香墨韵,设计名家靳埭强评论说:“选用了淡灰的荷兰进口纸,运用凹凸压制的文字使封面安静内敛,左上角印上一只小蜗牛,它的下方弯弯曲曲、不规整的具有湿润感的爬行‘足迹’是使用透明UV印刷,只能在特定的光线与角度中察觉,要读者有一份耐心与关怀来感触和体会。内页的文字编排工细文静,插图淡雅柔和,唱和着如摇篮曲的慢板。”(《多情柔和的做书者朱赢椿》)
论者王慧在《从“最美的书”到多元装帧艺术》中论及实验书时,说:设计者“每次尝试都有创新和发明,会利用设计创造独特的视觉游戏效果,期待设计不仅为内容服务,更希望借助设计和读者形成互动,书籍设计及其效果更类似‘行为艺术’的表演”。指出:“这样的设计无论在当下还是以后,更多会成为代表某种时尚风潮的标本,而不会进入书籍设计的主要领域。”这是对实验书的总体概括。
朱赢椿的实验,重视形式,他说:“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匆忙的时代,如果一本书的形式太弱,多半就被人忽略了。现代社会应该鼓励用形式吸引读者的人出现。”但他更崇尚设计的亲和力,强调“书籍的设计要符合人的本性,贴近人的内心”,“一个好的设计应当能够缩短书与人之间的距离,而不是在书和人之间设立一道鸿沟”。(《书戏》)
朱赢椿生于苏北,一九九五年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现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美术编辑、装帧设计师。他将自己的工作室称作“书衣坊”,“为书作嫁衣裳”。一本书有了灵魂才会美。他的设计宗旨就是挖掘出每本书的特质,注入创意的灵魂,打造出合适的“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