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用人与就业 两旺与两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用人与就业 两旺与两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编者按:

企业需求旺盛,毕业生供给旺盛,但同时企业选人难,毕业生就业也难。两旺两难,归根结底,是由于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切合社会的需求,是教育与产业的脱节。要填平这个鸿沟,就要企业往前走一点,学校也往前走一点。如何实现教育与产业的对接?产学互动、校企结合,需要一个更好、更先进的模式。

IT产业作为智力高度密集的产业,人力资源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决胜因素。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发展信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是推进新兴工业化的关键。产业的蓬勃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多的需求,但目前我国IT产业人才供需矛盾突出,人才结构满足不了产业发展的需求。复合型人才短缺,软件人才严重缺乏。

人才不足,是个结构性问题

辽宁省委常委、大连市市长 夏德仁

大连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真正起步于90年代末期。近年来软件销售收入和出口年均增长速度始终保持在50%以上。1998年大连的软件业销售收入仅为2亿人民币,2005年软件销售收入总额突破100亿人民币,七年时间增长了50倍。企业数量从1998年的100家左右增长到现在的530家。

1998年,大连市所有软件从业人员数量仅为3000多人。2005年底,大连市软件从业人员数量已达到30000人左右。大连市现已逐步建立起较为完整,渐成规模的IT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全市22所高等院校开设IT相关专业100多个。目前,全市高等院校每年向IT企业输送人才6000多人,两年内将达到10000人。与此同时,近200家社会力量办学组织的IT人才培训机构也蓬勃兴起。

但是,随着大连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的发展,我们面临着人才的挑战,突出表现在人才不足,而且缺口越来越大。我个人认为大连软件人才不足,不是一个总量性的问题,而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从全国来看也是这样,一方面我们IT人才短缺,另一方面我们各个大学的毕业生有相当一部分找不到工作,存在着人才供应过剩的问题。

这就需要教育部门拿出更多的精力来解决如何把我们人才的供应与需求有效地衔接起来,培养更多当前社会上需要的人才。高校要一方面承担起塑造大学生人格的作用,培养其良好的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另一方面,要使学生具备在就业过程中基本的本领和技能。可以把毕业生能不能找到理想薪水的职位和职业,作为衡量一所大学好坏的标准之一。

在过去长时间发展过程中,从职业本能上容易根据大学本身的能力塑造人才,其实是一种供给型的培养模式。但是现在IT产业人才需求量比较大的情况下,大学应该根据社会的需要来确定究竟要开设哪个专业,开设哪个学科。学校应该向学生提供哪些知识和技能,应该向市场需求型的教学模式转变。

在今后的时间,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大连的软件人才供应会大大好转。目前我们正在制定计划将在今年8月启动建立全国性IT人才大型实训基地,全面招聘人才,满足企业需求。目前我国一年将要毕业400多万大学生,但这里面将近一半的学生找不到工作或专业不对口。现在大连正在启动IT人才的实训计划,简称“大学后”。我们把那些找不到工作的、专业不对口的大学毕业生召集到大连来,对他们进行外语和计算机技能的培训,用一年左右的时间把他们培养成为各个大公司需要的人才。

转型的机遇,需要复合型人才

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 武贵龙

2004年我国IT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65万亿元,利税总额1500亿元,出口额2000亿美元,软件出口额26亿美元,创历史最高水平,IT产业成为我国第一大支柱产业。但与其他IT强国相比,我们还存在着差距。这促使IT产业的发展对IT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在我国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发展信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是推进新兴工业化的关键,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和现代服务业的迅猛发展,对信息技术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必须紧紧抓住国际产业转型的重大机遇,突破技术制约,在软件、现代移动通讯、多媒体、电子专用设备与电子测量仪器、信息安全、信息服务和系统集成等技术领域加强创新,促进IT产品更新换代,实现由OEM向ODM的升级,补充和完善产品价值链,推动我国IT产业的发展,并进而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进程。我国要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IT产业的振兴,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并且高度重视第一主导战略的人才,一定要做好人才的培养。

IT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还需培养领军人物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事教育局副局长 潘晨光

中国信息化人才的开发培养,应该像一些欧美发达国家一样,把信息化教育写入小学课本,从娃娃抓起,做到IT人才培养的全民性。

同时,应该加强高级人才培养。对于高层次IT人才的培养可以利用两个政策途径进行,一个是博士后制度,另一个就是留学渠道。除此之外,在培养IT人才领军人物时,要处理好IT领军人物与官本位的关系。正如周光照先生痛斥官本位,要搞科研就不要当官,当官就不要搞科研,当了官就要好好为科研服务,既想当官又想搞科研什么都做不好。IT产业要培养领军人物,就应该给他特殊的待遇,不一定让他当官。

建立IT人才的标准体系

中国科学院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 穆荣平

IT人才专业体系决定了IT产业和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从发展的驱动力来看,一个国家在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发展的过程中,也就是从要素驱动向投资驱动、创新驱动的转变。人才队伍结构需求要多样化,创新型国家并不要求每个人都是创新型的,也就是说它需要的是方方面面的人才,有创新型、战略型、技术研究型、工艺型研究型,还有品牌公关、销售这样应用研究型的人才,而非单一化的人才。

两旺两难

信息产业部电子科技委副主任、中国信息产业商会会长 张琪

现在IT产业的人才需求和大学生就业之间存在着一个矛盾,企业需求旺盛,毕业生供给旺盛,但同时企业选人难,毕业生就业也难。两旺两难,归根结底,是由于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切合社会的需求,是教育与产业的脱节。教育改革必须要开放,不能仅在学校进行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必须全社会都要进行。IT企业作为主力军也要参与到IT人才的培养中来。学校可到企业中建立实训基地,这种对接应该是相互的。

创新型IT人才应德才兼备

中国工程院院士 倪光南

应试教育只注重知识,不注重能力,导致学生只会背书,不能实践。学生要有掌握新知识的能力,不能完全依靠学校,学校的技术教育总会滞后几年。有人说软件业是不是要引进技术,我们觉得不用引进,引进人家不开放源码的技术很难操作。而且,在开源软件中都能找到同样的东西,开源软件可能让你参与,现在开源项目在互联网上开放给全世界的人员,大家可以参与开发,所以这是一个很好的实践机会。

另外,应试教育不能解决德才兼备的问题。学校应该很好地培养学生诚信、敬业、百折不挠地克服困难等方面的能力和素质,要不然出来的学生分数很好,也许有一些能力,但是其他方面不好也不行。

IT人才,需软硬能力兼具

惠普大中国区人力资源总监 关迟

好的人才代表着专业能力与企业价值观的结合。专业能力包括了硬的能力和软的能力。硬能力是指他在编程等方面的能力;软的能力包括语言、团队沟通、与人合作、共同创新等方面的能力。

惠普的人才观很简单,首先,他必须认同惠普的价值观;其次,他的专业能力,包括硬的能力和软的能力,要达到我们的要求;再次,他要具有一定的速度和灵活性;最后,还要注重结果。这也是我们在人才筛选上比较坚持的一些原则。

开源,要改变观念

中国开源软件(OSS)推进联盟主席 陆首群

在IT行业怎么学得快,用得快,可以学开源软件,但其他软件也要学。微软的比尔・盖茨谈也承认要共同来学。非开源的软件是暗箱操作,学不到核心的东西,开源的软件所有源码是公开的,可以任意下载,所以学起来进步就比较快。

IT型人才才有竞争力

信息产业部电子科技情报研究所所长、计算机世界传媒集团董事长 石怀成

具有竞争力的IT人才基本上都是T型人才,所谓T型人才既不是单科的、知识面窄的“I”型人才,更不是知识面宽,而不精的“一”型人才,而是具有广博的知识修养,同时对某一专业具有扎实的技术理论、独到的见解和一定的造诣的人才。这种人才的背后就是信息的支撑,没有信息的支撑知识面就不宽,没办法实现“一”型,没有信息的支撑也难以获得本专业纵向的更新知识,也没有办法实现“I”型。所以在IT领域,院士就是T型人才,院士之所以能够评上院士,是因为他在某一领域已经钻研得比较深,是I型人才。评上院士以后,相关领域的各类信息也会主动地跑到他面前来,不用多长的时间信息面的扩大,使他变成了“一”型人才,因此说在IT领域的院士里,由于掌握了大量的信息,都是T型人才。

在知识和能力之间建立桥梁

Novell公司全球副总裁 丹尼尔・维特克斯(Daniel L. Veitkus)

我们必须在知识和能力之间建立一个桥梁。在做培训认证的时候,Novell会考虑这个人是否有能力做这项工作,及其以后在薪酬上是不是能获得相应的回报。但在实际培训中,有的培训很好而项目也正确,系统却没有更新。比如说不知道学员在培训之前后有哪些差异。很多的客户认为培训和教育是对他们非常有效的,可以进一步改善他们获得的服务。但有的时候培训是不对的,而且跟踪也是不对的,学员也没找到很好的培训师,而且也没有很好地被跟踪。那么学员与培训机构就会面临很多的问题。

与大学合作

英特尔亚太研发公司总经理 杨文洛

英特尔在教育方面的投入是长远和持续的,每年英特尔在教育方面的投入超过一亿美元,在中国我们有很多教育方面的投入。英特尔在中国教育投入有四大类:第一类是针对老师;第二类是竞赛;第三类是针对少年,从八到十六岁课余的一些学习培训计划;第四类就是与大学等高等教育机构合作。在大学合作项目里有七大类,包括课程、人才、研究、奖学金、研究项目等,最终都是以人才为主。英特尔培养人才也不全是为了把这些人才带进英特尔,我们也为中国,为学校同时培训老师,整体是要与中国的IT人才一起成长。

IT人才和我们国家很多应用型人才一样,一方面缺乏高水平的研发人员,一方面缺少基本的IT工人。这种概念化的高等教育模式,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全球化的趋势背景下,研究型高校、教育型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究竟应该如何定位?高等职业教育究竟应如何调整?怎样建立、健全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高等教育应该形成两个体系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纪宝成

目前我国本科以上高等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教育在专业设置、学科内涵、人才培养理念等方面与产业发展之间存在一些矛盾。要解决这些矛盾,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些努力。

完善结构:建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我们要用科学的发展观看待高等教育的结构问题,明确研究型大学、教学型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不同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我国应在高等教育领域明确建立普通高等教育体系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当然,这两个体系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可以相互衔接、沟通的。相应地,可以考虑改革高考制度,改革人才培养方式,建立起针对普遍高等教育的招生入学考试制度和针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招生入学考试制度,建立起不同的人才培养方式,以利于更好地选拔和培养两种不同类型的人才。我国现在的高考制度实际上是精英选拔,是以学术型训练为主。这种高考制度不利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选拔人才。

各安其位:发挥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整体优势。高等学校主要应当分为三类:研究型大学,偏重学术、理论,重视高水平学科建设,主要培养高精尖的理论与学术人才,同时培养一部分高层级应用型专业人才;教学型大学,主要任务是培养本科生,培养通用的专业人才,特别是其中的应用型专业人才;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专门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培养胜任一线生产与管理工作需要的岗位操作型人才。现在,我们国家正在大力建设一批高水平的、世界一流的大学;我们还应当同时提出:建设一批高水平的世界一流的职业技术学校。

特色办学:营造应用型人才的职业竞争力。要从整体上保持和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需要我们在“特”字上做足文章。要真正明确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特别需求;要注重专业设计,以充分顺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有规律;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保证师资队伍的特殊结构;要树立正确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观,形成教育教学水平评估的特有标准;要大力推进产学合作,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别模式。

IT人才的培养需要政府、企业、学校的共同驱动

宁波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俞瑞钊

作为高职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我们有非常强烈的促进产学结合的愿望。关于“IT产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企业和学校之间需要有更加清晰化、细节化的沟通,看看问题在哪里。我们现在的IT人才结构是橄榄型,而我们希望是宝塔型,我们现在培养出了很多人才,但是企业不要。问题是国外的宝塔型,宝塔的底端是以高职学生为主还是以本科生为主?如果是以高职学生为主,我们一定会努力。

解决IT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的矛盾是需要大家共同驱动的。政府和一些大企业都有责任为此做出努力。另外,从学校来讲,高职院校刚刚办起来,有些教师缺乏市场观念,也缺乏职业训练,他们更喜欢用传统的本科教育的思路来教育学生。

IT人才的培养是不能速成的,这是个系统工程。政府要做事情,企业要做事情,学校也要做事情,这样通过三方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会成功,我们的教育是很有希望的。

学生的质量比数量更重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 约翰・丹尼(John T. Denny)

人们总是说我们的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太慢,并没有完全准备好。一些毕业生到了企业不能够马上工作,企业要不断地投入很多时间、很多资金,来帮助解决就业的问题。我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的毕业生为什么并没有准备好参与未来的工作?在这样的困境之下我们该怎么办?

首先谈一下教育的普及化、大众教育的问题。关于教育大众化所描述的是一种趋势,就是教育的需求很强,但是并没有得到满足。从传统意义上讲,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是非常大的,中国就是一个例子。但是从全世界的角度来讲,可以看看过去十年的趋势,向产业提供的培训是没有受到阻碍的,也就是说这个教育服务的质量并没有得到提高,提升教育服务的质量并没有得到保证,教育并没有准备好向这个产业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人才,也可以说我们的标准在不断地降低。生源的质量在降低,而且对于教师的要求也在降低,这是教育大众化的结果。

再谈一下教育的全球化。人们对于教育的执着是不受国家边界限制的,也就是说教育可以发生在其他的国家,比如远程教育、网上的学院、连锁和特许经营、学生在课堂之外进行学习等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全球化。另外,这也加剧了全球竞争,“最聪明、最优秀”的学生可以进行自由的选择,他们可以决定到哪学习、利用何种方式来学习。

最后谈一下拒绝改变教学方式满足需求的这种趋势。现代的学校仍然是根据大规模生产的工厂设计的,学生被当成最终的“产品”。老师的任务很繁重,他们没有时间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他们只是按照以前的方法进行教学。通过课程的稳定,他们可以尽可能多地“生产”学生。他们关注的并不是学生的质量,而是学生的数量,一个成功的机构被认为是能够“生产”更多毕业生的学校,而不是根据他们毕业生成功的程度,以及这些毕业生的能力来评价这个学校的好坏。我想教学的方法也存在问题,在学校之外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与在学校之内所提供的教育内容是有差异的,这是因为教学的方法出现了问题。问题是,我们的学校都是靠讲演,老师站在前面讲,学生就听,记笔记。我们的研究表明,大多数的时间学生只会学到5%的演示内容,所以他们的时间都被浪费了。

产业和学校之间,就像一个玻璃墙,看得见却过不来。如何打开这个玻璃墙?如何实现教育与产业真正的对接?在中国的教育领域,有几种教学和培训都是有创新的,一是外语教学;二是MBA;三是EMBA。这三种教育都有特点,就是教育驱动。同时,当今中国企业竞争环境也非常残酷,企业很难花时间和资源去培养人才。如今,双方都有需求,问题是双方如何都向前走一步,建立产学互动的先进模式?

学校、企业都要往前走一步

联和运通投资公司董事长 张树新

在IT行业,怎样产学互动,培养IT人才?我想从一个家长的观察开始讲起。

我女儿去年在美国念了一个很有名的设计院。她是美国中学出来的孩子,在念高中的时候就一直自己选课,他喜欢美术、计算机,也愿意读漫画,所以她有很强的构造能力。同时因为有的学科成绩不是很高,她是一个GPA不高的学生。但我们非常幸运,一个在全美排名很好的名校录取了她。为什么录取她?因为她恰巧是那个学校要的孩子。她具备三种能力,第一个是非常强的技术操作能力,今天的计算机已经是绝对的硬科学,工具使用是非常关键的;第二个是基本的美术技能,因为天生喜欢,她参加的全美的美术竞赛都得了很高的成绩;第三个是创意能力。

我后来观察这个学校很有意思,他设置在这个孩子身上的学科,是围绕这三种能力一起设置的。在这里,我想顺便说一下,今天我们都在讲创意工业、创意中国,如果说创意中国需要大量的人才,那将是什么样的人才?而我们的人才又是什么样的?如果我们计算机软件学院培养的软件工程师们没有美感、不懂美术,需要一个中文系的学生先把故事写出来,然后要一个美术学院的学生把图画出来,最后我们设计师设计出来。这样的创意,在未来竞争实际上是有问题的。

这个学校在师资配置上也很有意思。宝马公司在这个学校设置了一个汽车系,它的四分之三的老师都是兼职的,全部是企业的设计大师,来自于工业界。

这个学校是真正的产学互动。这个只有几千名学生的学校,有上百种奖学金,这些奖学金有索尼建的、苹果建的,所有需要人才的企业大都在这个学校设立奖学金。学生申请企业奖学金,先需要对企业有所理解。中国中学教育是应试教育,孩子们除了高考,必须把漫画扔掉,我们把创造能够降到最低,等孩子好不容易进了大学的门,大学的学科设置和师资本身离工业实践很远。工业和学校之间就像一个玻璃墙,看得见过不来。而打开这个玻璃墙不是学校努力和工业问题,可能是系统问题。

既然是系统问题就要系统解决,用什么解决方案呢?在这种情形下凡是有鸿沟的地方就会有商业教育。这个鸿沟无非是企业往前走一点,学校往前走一点。教育部设计软件学院和软件职业学院这样的体系,就是产学互动的一个实验品。在这种情形下我们观察到:企业本身跟软件学院的互动还不够。如果我们的师资实在没有办法沿袭传统大学的教育资源,其实企业内部有很大的资源,但是这个资源是不是学院自己往前走一步,真正设置一些跟社会和实践更加接口的学科课程。现在的问题是大家都有需求,谁都没往前走一步。今天大量的IT企业到学校设奖学金只是为了一个名字,而不完全是为它未来人力资源培养考虑。我相信如果学校、企业都往前走一步,那情况会好很多。

校企互动的软件外包人才培养模式

东软集团副总裁兼CTO 方发和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我们站在外包的大浪潮之中。近几年我国软件外包业务每年增长的比例大概在45%到50%。随着外包业务向中国的移动,在未来三到十年间,我们所需要的软件人才将急剧增加。到2009年,仅是软件外包工程师一项,我们大概需要30万人。目前做软件外包工程师是5万人,也意味着未来三年要增长五倍到六倍。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发展将成为未来软件外包产业最重中之重的问题。

到2009年,在30万软件外包工程师里,基础人才是17万。中端和高端软件外包人才事实上是多样性、复合型人才,他们要有很好的技术背景,很好的语言能力、沟通能力、商务能力和管理能力。目前大学毕业生与社会要求还有差距。学生虽然在学校里有了很好的基础知识,但是毕业之后到了企业需要做一些基础训练,慢慢地提升。在经济发展急剧竞争的时代,我们必须有一个更好的办法加速我们人才的培育。产学的结合,也就是说校企之间的互动事实上需要一个更好的、更先进的模式,下面我跟大家分享东软在这方面的做法。

第一就是解决我们刚刚提到的问题,把我们学校培育出来的学生跟行业更紧密地结合,培养实用型人才。当然中国有很多非常好的高校,也培养出一批非常好的研究型人才,但是在谈到实用型人才方面,我们还有一些距离。东软有三所信息学院,建立了东软集团人力资源的互动模式,每年我们都会参与课程的探讨或者更新。

第二,我们开设了定制班,即IBT,也意味着我们把学生毕业进入到企业这个基础训练的时间往前推移到校园里。根据学生的兴趣和企业的需求,我们做了这个定制班,加强加快这个培训的过程。这里面有很多的模块,使企业和校园之间更紧密地结合。在学校里我们除了从课程上着手之外,还跟许多国外很好的公司,比如Novell、甲骨文、EMC合作,让他们在学校里设立实验室,加强学生动手的能力。这样使得学校、学生跟企业之间各自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同时我们从企业从业者的角度帮助学校培养出社会上更贴切于这个社会所需要的学生,他们毕业后马上能投入到这个行业里,取得更快、更有效的发展。我们的课程是根据企业的需求设计的。同时,这些教师除了我们在学院的教授、讲师之外,我们企业的从业人员也常常到学院来,把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的一些经验跟学生们分享。同时在成立定制班之前我们到校园招聘,和这些学生事实上有一个雇佣的合作,只要他能通过定制班的考核,毕业后就可以成为企业正式的员工。

另外东软有一个比较独特的,也就是我们总裁刘积仁博士所创造的SOVO,就是让学生在校园里能够创建一些虚拟的公司,他们有机会去扮演CEO、CTO、CFO等角色。这些虽然是虚拟的公司,但是他们毕业之后有很多已经变成真正能够独立运作的实体公司。另外配合所有的项目,我们在企业里有一些比较低风险的项目交给学生作为他们实习、练习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