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老年慢性躯体疾病与抑郁障碍的关系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老年慢性躯体疾病与抑郁障碍的关系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老年慢性躯体疾病抑郁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将我院自2013年3月-2014年2月收治的50例老年慢性躯体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借助于汉密顿抑郁量表对抑郁障碍进行筛选,同时对抑郁障碍严重程度进行评价。结果:在50例老年慢性躯体疾病患者中有18例有抑郁障碍,其发病率为36.0%,抑郁障碍的发病和年龄、疾病发展、病程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结论: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老年慢性躯体疾病患者存在抑郁障碍比较明显。

【关键词】老年;抑郁障碍;慢性躯体疾病;关系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的下降,免疫力的降低,很容易患上慢性躯体疾患[1]。很多临床医师在诊治老年慢性躯体疾病过程中,认为患者情绪低落为正常现象,往往忽略了其心理障碍。据调查资料显示,老年慢性躯体疾病患者中,大约有22%-34%的患者存在抑郁障碍,随着抑郁障碍病情的进展,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严重时还会影响原发疾病的治疗,不便于患者病情康复[2]。鉴于此,为有效地治疗老年慢性躯体疾患,下面就老年慢性躯体疾病和抑郁障碍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与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所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我院自2013年3月-2014年2月所收治的50例老年慢性躯体疾病患者,其中老年男性患者30例,老年女性患者20例,年龄在61-89岁之间,将上述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为内科疾病,患者意识清楚,检查合作,无显著失语、智能障碍,无阳性精神障碍家族史以及既往史。选取同时期经健康体检合格的45例老年人,两组研究对象在文化程度、性别构成以及年龄等方面所存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

1.2方法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24项)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总分低于8分表示无抑郁;8-19分提示轻度抑郁; 20-34分提示中度抑郁;分数超过34分提示重度抑郁[3]。50例患者均以内科诊疗指南进行规范化治疗,待病情缓解后,再借助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对患者抑郁症状进行再次评估。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

2.结果

经汉密顿抑郁量表(24项)检测,50例老年慢性躯体疾病患者中有18例患者存在抑郁障碍,其抑郁障碍发生率为36.0%,其中有8例病例为轻度抑郁,7例病例为中度抑郁,3例病例为重度抑郁。在冠心病例中有2例患者合并抑郁障碍;在高血压病例中有3例合并抑郁障碍;在脑血管疾病病例中有5例发生抑郁障碍;在糖尿病和帕金森综合征病例中分别有4例发生抑郁障碍。对照组有5例老年人发生抑郁障碍,其抑郁障碍发生率为11.1%,观察组抑郁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之间差异较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

3.讨论

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就老年慢性躯体疾病和抑郁障碍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50例老年慢性躯体疾病患者有18例发生抑郁障碍,其发生率为36.0%,该结果和相关文献报道相似。在躯体疾病中又以帕金森综合征、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以及脑血管疾病患抑郁障碍较高。从研究结果来看,躯体疾病和情感障碍一同发生情况比较常见,不能因躯体疾病的诊断而忽略心理障碍的诊断。在以往的调查研究中就有学者曾指出抑郁容易促发或者诱发躯体疾病,抑郁很有可能为躯体疾病所引起的直接后果之一,抑郁性为原发,没有器质性病变基础[4]。从研究结果来看,相对于无躯体疾病的老年人来讲,患有躯体疾病的老年人更加容易患上抑郁障碍。同时本次研究结果还显示出抑郁障碍发生和伴随疾病、年龄以及病程有关,和文化程度以及性别没有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高,老年人抑郁障碍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究其原因可能和中枢神经系统的衰老变化相关,而年龄超过84岁的其发病率相对偏低,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高龄患者反应比较迟钝,对于自身及周围事件的反应比较平淡,因此抑郁程度表现不明显。此外,躯体疾病患者伴随着其病程的延长以及所患疾病种类的增多,其抑郁障碍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 王梓萌,成彩莲.社区老年抑郁症相关危险因素的初步探讨[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1,22(3):96-98.

[2] 刘乐娥,孙娜,孙萍萍等.老年慢性躯体疾患与抑郁心理障碍关系及护理对策[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2):115-116.

[3] 赵高明,杨莎,索向红等.老年人常见躯体疾患伴发的心理问题及调适[J].心理医生(下半月版),2012,(5):55-55.

[4] 段旭红,李瑞垣,谢跃萍等.慢性肾功能衰竭病患的心理疾患临床分析[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29(2):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