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谈中职生体育健身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谈中职生体育健身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学校是青少年受教育和开展活动的主要场所,因此也是青少年进行体育健身的重要场所,那么,中学里该如何组织实施青少年体育健身呢?

一、体育课中的体育健身

(一)学校体育课主要形式

目前,学校体育课主要有:普通体育课、专项体育课和保健课等形式,其中,普通体育课主要是进行全面健身锻炼,以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为主;专项体育课是为身体素质较好又有一定专项技术基础或爱好的学生开设,使他们在全面锻炼的基础上,学习和提高专项技能和成绩;保健课则主要是为身体较弱或有某种疾病的学生开设的。

(二)快乐体育课的形式与特点

1.快乐体育课的提出

快乐体育是日本最早创设的一种新型体育组织形式。据日本专家永田靖章教授介绍,快乐并非玩玩乐乐,它也有一定的效果,并不排斥运动增强体质,相反,它由于充分发挥了青少年的自主性而增强了青少年锻炼身体的效果。

2.快乐体育课的特点

快乐体育课能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和锻炼,是充分发挥青少年学习自主性的体育思想的体现,过去那种机械、呆板的体育教学应该让位于快乐体育教学。快乐体育强调学生体验运动学习与锻炼的乐趣,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从而达到培养青少年体育能力的目标。只有快乐地参加体育活动,才可能使人们终身接受体育,才能使人们终身受益。体育教师要设法引起青少年对运动锻炼的兴趣,才可能把运动变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要使运动为全人类所有,必须使人们欣赏运动的乐趣,培养人们对运动的兴趣。单纯强调增强体质,效果反而不好。

3.快乐体育课的结构

快乐体育课的结构程序是:了解青少年现有基础――循序渐进教育――青少年学习呈螺旋式提高。其中教师直接知道的时间越来越少。青少年如果能做到百分之百自主学习,则说明体育教师非常优秀。

在快乐体育课上,场地、器材布置得很集中。如单杠、双杠都是一排排的,青少年活动起来非常方便,效率也特别高。由于器材布置合理、充分,分组教学的形式基本上不用。

快乐体育打破了传统的体育课的结构和分类,打破了运动教学中心论。这种快乐体育课,很少看到体育教师用分解、完整、讲解示范的方式不厌其烦地教授动作规范非常细致、严格的运动动作。教得越细,青少年学得越差;越是用严格的动作要领要求青少年,他们越是学不会。

二氧化碳、课外体育活动的体育健身

(一)早操

早操即清晨运动,是青少年合理的作息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天起床后坚持的室外体育活动。早操要坚持经常,一般以15~20分钟为宜。早操应根据青少年个体的兴趣与需要,根据地区地理与气候条件。选择多种多样的内容,可以开展健身跑、广播体操、武术、散步、健美操,以及各种身体素质锻炼等基本内容。早操的组织可以集体与个人活动相结合,一般是分班(组)召集、个人活动为主,体育教师或体育骨干可定期组织与辅导。青少年坚持做早操,不仅是保持合理的生活作息制度,锻炼意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促进身体健康的良好措施,而且也是每天从事脑力劳动的准备活动,它可以消除抑制,兴奋神经过程,活跃生理机能,促进有机体以良好的状态进入一天的学习生活。此外,开展早操对于校风、学风建设,促进校园精神文明也有重要意义。

(二)课间活动

课间活动或是课间操,是文化课下课后,在教室周围进行几分钟的轻微活动,或第二节课下课后(大休息)集中时间进行的体育活动。课间活动时间一般是3~10分钟为宜,运动负荷不宜过大,以散步、广播体操、太极拳等轻柔的内容为主。一般以个人活动为主,也可以以班、组为单位进行。课间活动主要意义在于活动躯体,进行积极性休息,消除上课时静坐的体力疲劳,适时地转移大脑的优势兴奋中枢,为下一堂课学习注入更充沛的精力。

(三)班级体育锻炼

班级体育锻炼或课后活动,是青少年结束一天课程学习之后,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体育活动。一般是在每天下午,每次时间约一小时左右。班级体育锻炼应当以《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达标活动为主要内容,并和其他内容,如等级运动员制度的有关项目(健美操、武术、登山、游泳、滑冰等)以及组织体育观赏等活动结合起来,从各校实际情况出发,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班级体育锻炼的组织方法,一般可以以教学班为单位,分组、分项、顶点组织活动,也可以用小型多样的比赛形式进行活动,要方法多样,生动活泼。具体安排应在学校领导下,以年级或班级为单位,由青少年体育骨干组成,体育教师协助,开展体育锻炼。也可由俱乐部组织进行。由于班级体育锻炼是利用学生课余时间进行,组织工作比较复杂,因此,在组织活动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充分发挥体育骨干在开展体育锻炼过程中的组织作用;要重视体育锻炼安全,防止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要制订切实可行的体育锻炼计划,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合理安排和使用体育场地器材等。实践证明,搞好班级体育锻炼,可以使青少年增强体质、增进健康、锻炼意志、陶冶情操、丰富知识、拓展视野,达到身心完善、精神饱满。因此,班级体育锻炼是青少年课余生活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是学校体育过程的重要方面,也是学校占领课余思想阵地,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建设精神文明重要手段之一。

三、课余体育训练

课余体育训练是指学校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身体素质较好,并有体育专长的青少年进行系统训练的一种专门教育过程,它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的重要组织形式。学校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是贯彻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的重要措施。它一方面可以把有体育才能的青少年组织起来,在实施全面训练,进一步增强体质的基础上,进行专项训练,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创造优异成绩,在参加校际交往中为校争光,并可为优秀运动队培养后备人才;另一方面培养体育骨干,指导普及,推动学校体育活动的蓬勃开展,并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扩大体育传播,丰富课余文化生活,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学校应当在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课余体育训练,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

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需要一个科学、合理、组织实施过程,只有通过有力的组织实施,才能使体育健身活动热烈、持久、扎实、科学地开展下去,使青少年体育健身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