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课程改革下公开展示课之我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课程改革下公开展示课之我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许多地方的教研部门都相继组织了各个学科的公开课,以便让我们的教师能够尽快适应新课程,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学校挑选了部分教学先进分子进行公开做课,要求必须以导学案教学进行授课,要在课堂教学模式的框架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的让学案、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课堂展示、激励评价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范畴。

【关键词】学案质量合作学习新教学理念

几经筹备,我校的公开课如期而至。笔者在观后一直有一种身陷课改泥淖的感觉,为此,我针对本次新课程改革公开课活动谈一下自身的几点感受。

一.学案制作粗劣,缺少质的飞跃。

目标设置不具体、不明确,可测性、达成性不强。学案问题设置没有突显出“导”与“练”的各自功效。所谓“导”的问题就是让学生就住问题对文本进行自主学习,所谓“练”的问题就是以训练巩固提升为目的。而实际上学案中问题的设置只是简单的罗列,没有严格的筛选,更多的体现为一体化“练”的问题,“导”的问题体现不够或没有体现。“导”的问题设置重点从整体感知与探究的角度出发,问题形式主要以问答式出现,填空题、选择题一般出现在检测、巩固、提升的训练习题中较好。只有严格的对导练加以区分,也才能将学案与试题加以区分。

二.学案开发和利用有待进一步完善。

学案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载体,而成为了教师讲解知识的工具。这主要体现在问题不能让学生解,思路不能让学生析,答案不能让学生找。教师逢题必讲,总喜欢把自己的思路说清理透才为满意。课堂上小循环教学很容易犯这样的毛病。当然不是说小循环教学不行,只是如果你把握不好很容易犯多讲的毛病。还有就是学案不能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而是可有可无的摆设,许多教学思路完全套不住学案,整个教学游离于学案之外。这主要体现在学案质量不高,其承载的份量不能决定课堂教学效果的份量。

三.小组合作学习缺少有效指导,不能达到合作学习的最大化效应。

主要表现在两人互学严谨度不够,彼此间不能全面认真地去发现对方的问题与优点,敷衍层面过大,严重制约了学习效果。其次是小组整体交流缺少步骤,不能做到有序进行,不能做到人人发言。尤其是组长缺少应有的组织与讲解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展示达不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巅峰。

有一句话说得好“学生因自主而发展,课堂因展示而精彩”。我们的课精彩度不够,关键是课堂展示缺少方法与气氛。方法形式单一,气氛凝滞。整堂课学生没有因展示而显露自己的才能,自己的阳光面没有得到最大的亮度。这样的课只会让学生因长期发展而窒息。我们的展示形式主要表现在教师点名回答,学生的竞争意识没有激发出来,没有形成竞争的平台,学生只是被动的被教师叫起来回答,心里有极大的不情愿因素。无论是那一种展示方式,竞争的平台是展示的前提。没有了竞争这一平台,展示的激情永远不会迸发出来。总之一句话,课堂展示的现象是活力不够,实质是缺少竞争的平台,而竞争的平台搭建是需要配套制度的跟进。由此我们要组建班级课改档案,程式化课改步骤。

五.课堂评价缺少激励机制,不能从心灵深处去激发学生上进。

简单的加分对很小的孩子来说可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对青少年的学生来说那是哄小孩的游戏,他们不觉得是上进的激励,反而认为是滑稽的表现。因为加分没有实质的应用,所以它就不会有实质的效应。要让加分成为常态化,自然化,而又合理化,必须有系统性的机制构建。同时评价还需要一定的艺术化,不能简单的停留在“好”的层面上,而要让评价起到双层效应,一是让被表扬者感动自己的荣光,二是让其他学生由此而得到激励。这样的评价才是最高的评价。

六.教师的自我能力需要多重糅合。

课改提倡教师不讲或少讲,但一旦需要出手必须语出惊人,这是教师的语言魅力。一位只有具有语言魅力的教师才能更大程度的感染自己的学生,也才能给课堂注入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在这个方面我认为我们有的教师还需要磨练自己的语言气质。

课堂教学改革是需要每一位教师的极力参与的,是需要每一位教师都能有自己的课改思路与做法的。我们老是说讲课太累,其实课改就是为我们教师减负,只不过我们许多教师没有从繁重的讲解中走出来,没有体会到课改的实效性。出力不讨好的事,我们尽量不干,我们要出巧力,取佳绩。

参考文献

[1]《中小学教材教学》,2010(05);

[2]《当代教育科学》,20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