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冯小刚“手撕”王思聪万达、华谊“私人恩怨”搅动影业变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冯小刚“手撕”王思聪万达、华谊“私人恩怨”搅动影业变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日,万达以10.9%低排片率“封杀”华谊出品、冯小刚导演的新片《我不是潘金莲》,引发冯小刚在其微博以“潘金莲”口吻炮轰万达。冯小刚直言万达的做法是“小胸怀、小格局”,并在最后喊话王健林“请您除恶务尽,给俺零排片,让潘家金莲自生自灭去吧!”

1小时后,“万达公子”王思聪回应,双方激烈“开撕”。舌战持续升级,王中磊、范冰冰、华谊、耀莱影视(影片出品方之一兼保底方)等先后加入“战局”。随后,《我不是潘金莲》在万达排片率持续走低,个别影城还将《我不是潘金莲》全部挪至VIP影厅播放,票价153元。华谊也宣布将其出品的《罗曼蒂克消亡史》从12月23日改档至12月16日,跟万达旗下传奇影业出品的《长城》同天“对打”。华谊与万达的隔空喊话已经演变成商业上“真枪实弹”的对夯,这确实为影片吸引了更多的关注,同时也让人看到中国大导演、大院线的“格局”,更重要的是电影市场的深层次问题在这场“私人恩怨”中暴露无遗。

格局之辩

一次高管跳槽,让万达与华谊结下梁子。今年3月王健林手下干将、曾任万达文化产业集团副总裁的叶宁转投华谊之后,业界一直流传着万达院线“封杀”华谊电影的传闻。自叶宁加盟华谊,到暑期档的4个月间,华谊出品的《灵魂契约》《纽约纽约》两部电影首映当天,万达院线排片占比为1.6%,黄金场占比为2.8%,五洲发行成员排片占比均在10.1%以下,远低于华谊、嘉禾等院线。同为华谊出品、7月上映的《摇滚藏獒》也疑似遭万达“冷遇”。

数据显示,18日上映首日,《我不是潘金莲》在国内票房前五院线的排片占比如下:上海联和45.7%,中影星美41.79%,大地45.3%,南方新干线37.35%,而万达院线仅有10.9%。这似乎证实了此前某业内人士的爆料,万达对旗下影院《我不是潘金莲》的排片指导要求是10%左右。

《我不是潘金莲》从筹备以来就自带话题,备受关注。冯小刚“任性”地首次在国内使用圆形画幅,有人赞赏是创新性手法,也有人担忧会对观影习惯带来挑战。影片因农村上访题材备受期待,主演范冰冰演绎的村妇以惊人反差造型引发热议不断。对于这样的年度现象级作品,遭到排片上的如此冷遇,令人颇感意外。

冯小刚于19日表示,万达、华谊双方的矛盾“报复”到了导演头上,这不是公平的做法。“之前已经有过这种情况,那么下面还有谁呢?还有章子怡和葛优演的《罗曼蒂克消亡史》,还有管虎导演拍的《八百壮士》,也就是说所有导演的电影作品由于两个公司的恩怨都有可能遭到报复性排片,这对中国电影产业的伤害是非常大的,这不是我冯小刚一个人的事。”

舆论普遍认为,作为全球最大院线运营商、电影行业“巨无霸”的万达拥有在电影放映领域毋庸置疑的话语权,权力越大责任越大,在和华谊的这场互撕中有失“老大”风范。不过另一边厢,不少网友质疑冯小刚是在炒作自己的电影。舆论揣测冯导此举用意有二:一是营销手段,以业内恩怨为由头,扩大该片影响,增加流量票房,甚至希望以舆论压力倒逼万达增加排片,从而拿到更好的票房成绩;二是认为冯导对片子质量没底气,预见票房不佳,于是拎出万达排片低的情况,提前找人“背锅”。

王思聪也在回应冯小刚微博的公开信中质疑影片质量,并讥讽冯小刚此番言论是为影片炒作的“碰瓷”。“讲道理,没有人和钱过不去,如果你这电影票房好,我们也一定会按照程序化流程增加排片。”

星美副总裁范嘉东告诉《综艺报》记者,星美对影片的排片量以参照大盘排映为主,每天根据大盘情况进行动态排片。相比之下,今年华谊影片在万达的排片率普遍比大盘要低,这次更是差距非常大。“万达没有完全按照市场化排片,民营企业老板的喜好的确可以控制影片排片。”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冯小刚作为拥有相当话语权的“大导演”,理应多为行业发声,“大格局”着眼电影工业的发展,而非为一己之利绑架舆论。“那些小导演、小电影公司面对产业和市场各种不公的时候,你在哪里?”

业内资深专家周铁东在微博上写下这样的评语:就跟下跪求排片一样,彼之蜜糖此之砒霜,将业内家丑揭开外扬并以此为营销噱头以求嗟来之食。

网友们对冯小刚的话似乎也并不买账,社交网络上舆论几乎一边倒地支持万达,不少网友质疑冯小刚是在炒作自己的电影。更有人曝光冯导是因为美拉传媒1亿业绩承诺压力大……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两家私人企业之间的恩怨,而是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链式扩张,野蛮生长之后问题的一次爆发。

话语权之争与反垄断法

在此次互撕中,对于华谊来说也不用过于委屈和冤枉。很多信息表明,因华谊向有关部门诉求给《我不是潘金莲》留出排片空间,原定同日上映的《神奇游镌谀睦铩吠瞥俚11月25日上映。“一个过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另一个利用非市场化的行政手段干预市场,我本人对这两种作为都持嗤之以鼻的态度。”中国互动媒体产业联盟数字文化产业工作组组长包冉表示。

同为上市公司,华谊兄弟以电影制作为主,今年前三季度参与投资发行影片12部,总票房为50.98亿元。相比之下,万达横跨制作、发行、放映全产业链,背靠万达商业帝国,万达院线、万达影视、五洲发行构成了庞大的文化产业布局,今年7月全资收购了时光网,打造自己的产业闭环。截至9月底,万达院线已开业影院347家,拥有3056块银幕,实现票房收入57.6亿元,占全国票房比重超过17%。相较好莱坞电影院、院线、制片公司分立而言,万达把控着放映终端,又在发行渠道上有很强话语权,万达有足够底气打压对手。

如今,万达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院线运营商,旗下五洲发行也几乎占领了电影发行的主要渠道。万达院线全产业链的布局,有可能导致影业业务倒逼院线排片的结果:一方面,万达自己制作的电影在万达院线获得压倒性排片,冲击同期上映的其他电影排片;另一方面万达可以通过排片打压竞争对手出品的电影,存在不正当竞争的嫌疑。

或许正是感受到放映终端受制于人的切肤之痛,华谊兄弟正在加速推进影院建设。截至9月底,华谊已开业影院17家,近期又推出高端影院品牌“电影汇”,传达出华谊大力布局院线业务的决心。近日华谊又公告,经论证重组已经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外界猜测华谊的资本投向正是影院行业。

万达与华谊两个公司的较量,折射出中国电影市场面临的深层次问题。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派拉蒙一家独大,美国就出台了“反托拉斯方案”,要求电影公司不能上下通吃,这促成了美国电影产业的长期繁荣。

有业内人士表示,万达或者任何一家影视公司如果真的形成垄断,再如今日这般“快意恩仇”,只怕部分优秀电影可能失去放映渠道,寡头亲生的烂片反而倚靠排片优势大行其道,中国电影生态将遭到严重破坏。

今天中国电影市场是否已经到了需要“反垄断法案”的时候,可能是需要全行业反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