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喧嚣都市通往梦想田园的绿色通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喧嚣都市通往梦想田园的绿色通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项目背景

秉承“让城市安静下来”的城建理念,2015年全市城建工作确定三大重点之一一一“绿道年”。我市绿道建设自2012年启动以来,已建成566公里。今年“绿道年”将继续新建228公里,其中东西湖区将建设5公里柏泉绿道(柏泉苗圃片区)。

1.1 上位规划

在武汉市绿道总体规划中,绿道8号线连接柏泉镇和武汉市中心城区。而本次规划的柏泉绿道则通过东西湖区绿道系统与市绿道8号线对接,形成完整的绿道网络。

1.2 基址概况

基地位于柏泉镇北侧,紧邻杜公湖、府河湿地、景德寺等景点。基地长约730米,宽约420米,总面积约29公顷,现状为苗圃用地。场地现状有主次入口各一个,与环山路相接。基地附近文化景点丰富,东临千年古刹一一景德寺,以及月塘古村落、柏泉古井,南靠山林茂盛的睡虎山,周边有柏泉古镇、府河湿地、睡虎山等景点。

1.3 现状条件分析

(1)用地

基地长约710米,宽约420米,总面积29公顷。周边用地主要为农业用地,人文、自然景观资源丰富。基地红线内为苗圃用地,现状种植有大量苗木。

(2)交通

场地东侧和南侧为市政道路一一环山路,主要出入口有两处。内部主要道路为苗圃管理及运输通道,宽约3-4米,路面以碎石和土路为主:次要道路宽约1-3米不等,大部分为尽端式道路,路面以土路为主。

(3)水系

基地范围内存在部分现状水体,以沟渠、滞留塘、藕塘等形式分布于场地中,面积共约为3.2公顷。现状水体水质一般,但水边植被情况较好,具有景观提升空间。

(4)竖向分析

场地内部地势较平坦,大部分坡度不大于5%,整体呈现南高北低趋势,但高差不明显,最高点高程39.Olm。

(5)植被分析

场地为苗圃用地,共有30余种,约万余株苗木,主要树种为枫香、大叶女贞、广玉兰、紫薇及水生植物等,场地内植被较为丰富,有利于绿道景观营造。但色叶树占比小,季相变化不足,因此建议苗木更新过程中,增加色叶、观花树种的比例,形成彩叶林为特色的苗圃,丰富绿道的游览体验。

二、规划设计

2.1 设计原则

新建绿道避开主要生产运输通道,减少重型车辆对绿道的破坏;

改造绿道尽可能借用现有小路,减少对现有植被的影响,贯彻节约型园林;

绿道根据现有地形进行设计,土方内部平衡,局部低洼地改造形成雨水花园等景点。

2.2 设计理念

根据对现有条件的分析总结,本次规划力求打造:一个从生产型向观光型苗圃转型的引子;一条从喧嚣都市通往梦想田园的绿色通道

2.3 总体规划

根据对现场的多次踏勘和总体规划的理念,本次绿道设计采用“一环串多点的绿色网状结构”。规划绿道全长5公里,分为绿道主环线和绿道支线。绿道主环线为环绕全园的通行线路,沿途经过各特色景点,全长2.6公里,宽2.5至3米。绿道支线为利用现有道路进行简单改造、划线形成的游览小径,全长约2.4公里,宽1.5至2米。

2.4 绿道建设模式

根据现有地形条件,绿道采用四种形式的处理方式。其中大部分利用现有道路基础进行改造或划线,形成与周边环境特质统一的碎石路:局部景观条件较好的区域则新建碎石路绿道贯穿而过:而临水边则局部采用木栈道、木平台的形式,丰富游览体验。

2.5 详细设计

(1)诗画柏泉

主入门对面是千年古刹一景德寺,其周边建筑立面、景观布局均采用传统古建形式。为了呼应场地文化氛围,主入口设计提取了传统建筑中瓦片、花窗、木门、青砖等设计元素,对现有大门、建筑进行景观化改造。青砖砌筑的大门、白墙黑瓦的建筑样式,与周边景点相得益彰,展现浓浓的文化气息及诗画柏泉的意境。

在空间上,主入门形成半开敞空间,形成游客集散的场地。建筑前空间现有长势较好的樟树全部保留,林下采用条石嵌草铺地,局部放置条石坐凳等,为游人提供休憩场所。

(2)A段

A段位于基地主入口西南角,为滨水苗圃用地,保留现状广玉兰,新建绿道临水而布,且采用碎石路面,自然而生态,实现“漫步湖边,走进树林”的规划想法,绿道宽约2.5米。同时对道路两旁绿化景观进行提升,打造一条四季皆景的绿色休闲长廊。

(3)百花苑

该景点位于场地的南侧,现状有一个废弃房屋,为红砖结构。在设计中,将其规划为绿道的次入口,保留现有建筑整旧如旧,将四周用篱笆的形式围合形成小院,在院中遍植四季花卉,体现“采菊东篱下”的景观氛围,同时与“柏泉三古”中的古村落的特色相呼应,体现场地文化特征。

(4)B段

B段位于位于基地西侧,现状为广玉兰苗圃基地,植被长势良好,季相丰富,保留场地原有特性,设计利用现有道路基础进行改造,路面采用碎石路面,形成2.5米宽绿道,同时对道路两旁植物进行规整,补植,形成群芳吐艳的骑行路径。

(5)C段

c段位于基地中部,围绕现状水塘布置,设计利用林间空地新建绿道,采用碎石路面,局部布置亲水栈道,并在湖边设置木平台,供游人休憩停驻。

(6)D段

D段位于基地西南侧,现状为香樟苗圃基地,自然条件良好,两侧大树成荫,利用现有道路进行改造,形成碎石路面,绿道宽约2.5米,形成宜人的景观效果。

(7)远翠台

为增添绿道乐趣,在D段设置趣味观鸟景点,保留现状广玉兰,利用林前为空地,设置儿童活动区、绿道驿站和观鸟台三个活动场所,让小朋友体验活动的乐趣的同时,全家人享受亲近自然的乐趣。其中绿道驿站为一层建筑,观鸟台为局部三层,占地面积107平方米。

(8)碧湖乐钓

该景点位于场地的西北角,中心水塘的最北边,为提高该区域的游乐功能,设置垂钓场地,创造集休闲、娱乐、游玩于一体的景观效果。

(9)E段

E段位于基地北侧,设计新建绿道与整个片区相连,宽约3米,新建绿道长约500米,道路两侧植物以观赏草为主,配以高大乔木,形成时而开敞、时而封闭的道路。

(10)F段

位于基地北侧偏东,现状地势平坦,植被长势较好。设计利川现有道路基础,建造绿道,宽约3米,保留部分现状植物,搭配开花地被,采用碎石路面,打造一条绿树成荫、花香四溢的牛态绿道。

三、专项设计

3.1 服务设施分布

服务设施的设置充分考虑游人游玩的需求,在适当的位置设置垃圾桶、休息点等。结合各项设施的服务半径,自行车租赁点、厕所、驿站主要分布在入口及基地中部。

3.2 标识排设计

1.绿道指示标识:

指示绿道出入口方向、位置、距离,设置间距以500米为宜。

2.绿道信息墙:

提供区域信息服务,可作为引导、解说、指示功能的载体。

3.3 垃圾桶、自行车停车点设计

全园每隔平均100米设置一个垃圾桶,在主入口、次入口、碧湖乐钓等景点,每隔30米设置一个垃圾桶。垃圾桶采用方形原木形式,与周边环境氛围协调一致。

另外,每个驿站都设置一组自行车停放点,自行车停放点均采刷休息、停放两用的方式进行设置。

3.4 休憩点设计

全园每隔300米设置一个休憩点,采用木质廊架及坐凳两种形式进行布置。

3.5 路面做法

基地内改造以及新建绿道均采用碎石路面,突出透水、生态环保的特性,符合海绵城市对园林建设的总体要求。

四、结语

柏泉绿道的设计是一个比较有挑战性的工作,如何处理好新建绿道和苗圃地本身的关系成了一个难题。在本次设计中,我们重点强调从城市到田园的过渡,并尽可能的将本地文化融入其中,使规划中的绿道和谐自然的在场地中存在。而在下步实施中,需要更细致的针对现场地形地貌进行修改设计,以力求实现规划中那条通往“梦想田园”的景观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