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探讨超声BI―RADS分类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探讨超声BI―RADS分类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超声bi-rads分类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9例患者共56个乳腺病灶行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进行BI-RADS分类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应用超声BI-RADS分类共检出乳腺肿块2类3个(全为良性),3类28个(1个为恶性),4类13个(6个为恶性),5类11个(10个为恶性)。经手术病理证实乳腺癌17个,良性肿块39个。乳腺超声BI-RADS分类对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的敏感度94.1%(16/17),特异度79.5%(31/39),准确性83.9%(47/56)。结论:在乳腺超声检查中,应用超声BI-RADS分类对乳腺疾病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乳腺肿块; 超声BI-RADS分类; 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 R7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20-0071-03

doi:10.14033/ki.cfmr.2015.20.040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1]。近年来,随着女性生理特点出现新变化,我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已占女性恶性肿瘤首位,严重威胁着女性健康[2]。其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是影像工作者的研究重点,也是医院和全社会所关注的重要问题。随着高频超声的发展,超声图像分辨率的提高,超声已成为乳腺疾病的首选方法。本研究通过对49例56个肿块进行乳腺BI-RADS分类,并与手术病理结果作相关分析,探讨乳腺超声BI-RADS分类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8-12月在哈密地区第二人民医院及乌鲁木齐肿瘤医院住院的乳腺病变手术患者49例,共切除56个病灶,均有病理诊断结果。本组全为女性患者,年龄13~84岁,平均43.5岁。临床表现为胀痛,自检或医生触摸到肿块。

1.2 仪器与方法

使用仪器飞利浦IU22、IE33超声仪,探头7~12 MHz,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及腋窝,双手臂上举,自然置于头部。以为中心,沿着乳晕连续做放射状扫查,并结合纵、横、斜切面扫查,同时检查双侧腋窝。对病变部位使用时钟法或象限法定位,描述其大小、形状、边界、边缘、内部回声、后方回声、钙化、周围组织及血流分布情况,应用多普勒超声评价病变部位的血流情况及阻力指数。应用乳腺超声ACR BI-RADS标准及评估,对乳腺病变进行分类评价。

1.3 超声BI-RADS分类标准

根据文献,病变分为7个级别,0级:资料不全,需要结合其他检查再评估(临床有体征,超声检查无征象者);1级:未见异常,常规体检(1年1次);2级:良性病变,建议定期随访(6个月~1年复检1次);3级:良性可能性大(恶性率2%),建议短期内随访,(3~6个月1次);4级:可疑恶性,需考虑穿刺活检以明确诊断(3%~94%的恶性可能性);5级高度可疑恶性(几乎认定乳腺癌,即大于等于95%的恶性可能),做临床处理;6级:病理证实为恶性病变,但尚未接受外科切除、放化疗或全乳切除术等。做治疗前评估[3]。

1.4 超声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标准

主要根据肿块的形状、边界、内部回声、后方回声、纵横比及内部血流作为乳腺超声BI-RADS分类的基础。乳腺良性肿块超声表现,形状规整,呈圆形或者椭圆形;边界清晰,边缘光滑;内部回声均匀一致,呈等回声或低回声,囊性肿块可呈无回声,可伴粗大钙化;后方回声增强,或者侧壁回声失落;纵横比小于1;无血流信号或少许血流信号。恶性肿块超声表现多样化,通过对本组乳腺恶性肿块超声表现及病理结果分析,总结出乳腺恶性肿瘤的超声特点如下:形状不规则,呈蟹足状或细分叶状;边界不清晰,边缘毛糙;内部回声不均匀,可伴成簇的微钙化;后方回声衰减,纵横比大于1;内部血流信号较丰富,能测及动脉血流频谱;部分病例可见肿块周围组织改变(如正常结构分层中断或消失,Cooper韧带增厚变直、僵硬,皮肤水肿增厚、凹陷等),部分伴有同侧淋巴结肿大。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年龄分布

本研究49例乳腺肿块中,≥40岁者为30例,占61.2%,

2.2 超声征象与病理结果

56个乳腺肿块中良性有39个,占69.6%(39/56),其中纤维瘤15个,乳腺腺病7个,纤维腺瘤伴腺病7个,复杂性硬化性增生伴部分导管上皮增生3个,倾向肉芽肿性乳腺炎伴脓肿形成1个,纤维血管瘤1个,复合型腺瘤1个,乳腺导管内状瘤1个,脂肪瘤1个,囊性增生、部分导管上皮增生1个,导管扩张及积乳、脂肪坏死1个。恶性有17个占30.4%(17/56),其中浸润性导管癌14个,原位癌2个,黏液癌1个。

2.3 乳腺超声BI-RADS分类与病理结果对照

BI-RADS分类3类及以下诊断为良性病变,占96.9%(31/32),4类及以上诊断为恶性病变,占66.7%(16/24)。超声BI-RADS分类诊断恶性的敏感性94.1%(16/17),特异度79.5%(31/39),准确性83.9%(47/56)。超声BI-RADS分类乳腺良性肿瘤与乳腺恶性肿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健康意识加强,超声的无创性、方便、经济实惠及可重复性已成为乳腺疾病检查的首选方法。超声检查虽然有较多优点,但是传统超声对于乳腺疾病的诊断,除了给出病理诊断结果,其余结论并不规范,并且缺乏统一标准。BI-RADS分类克服并纠正了传统超声诊断主观性较强的特点,规范了乳腺疾病超声诊断标准,减少了描述混淆,提高了诊断符合率及对病灶良恶性鉴别能力,并且在不同医疗机构之间互认和乳腺超声随访检测及乳腺癌筛选等方面均可发挥重要作用[4]。

本研究中,2类病灶病理诊断恶性为0,3类病灶病理诊断为恶性占3.4%(1/29),4类病灶病理诊断为恶性占46.2%(6/13),5类病理诊断为恶性占90.9%(10/11)。由此可见超声诊断2类、3类及5类的诊断准确率较高,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较高,对于2类病灶只需定期随访、观察;3类病灶可以根据情况随访、观察,并且随访是很有必要的,因为部分不典型病例会因为疏忽或检查医师缺乏经验等原因造成漏诊,但不急于穿刺活检或手术;5类病灶恶性比例较高,建议手术。对于4类病灶诊断符合率相对较低,与Hille等 [5]研究结果一致。BI-RADS分类4类的恶性肿瘤所占百分比为3%~94%,范围较广,因此国内外专家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又将超声BI-RADS分类中4类病灶又分为4a、4b、4c类三个亚组,由于我们目前尚未将4类病灶细化得如此详细,因此考虑良性可能性大的病灶分为4a类,恶性可能性大但又达不到恶性肿瘤分类的分为4类,所以在本研究中表现4类病灶符合率相对较低。

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一直是临床工作中的难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超声图像表现有一定程度的重叠,单纯从超声声像图上对乳腺肿块进行分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时很难明确区分病灶是良性还是恶性,因此在工作中还需结合临床病史、体格检查等临床资料来判断分析[6-7]。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样本量少,对手术之前随访情况缺乏系统了解,没有分析不同医师对分类一致性的差异及超声技术对诊断准确性的影响。在今后的工作中,还需要大样本量病例进行详细统计分析,得出更准确的评分标准,制出合适的评估分界线,与同行们及临床医生达成共识,减少个体主观差异。

综上所述,乳腺超声BI-RADS分类标准有较高的敏感度和准确性, 有助于规范影像学诊断报告和临床上对病灶的处理,并有助于病例随访总结与质量控制,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也有重要意义,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Jemal A ,Siegl R,Xu J,et al.Cancer statistical[J].CA Cancer J Clin,2010,60(5):277-300.

[2]周丽,何志容,殷军.95例乳腺肿块的超声诊断分析[J].西部医学,2012,24(4):726-727.

[3] 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BI-RADS:ultrasound // 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 Atlas[M].4th ed.Reston.Va: 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2003

[4]王竞宇,张恩荣,何莲,等.超声BI-RADS分级在社区乳腺癌筛查中的价值[J].西部医学,2013,25(9):1395-1397.

[5] Hille H,Vetter M,Hackeler B J.The accuracy of BI-RADS classification of breast ultrasound as a first-line imaging method[J].Ultraschall in der Medizin European Journal of Ultrasound,2012,33(2):160-163.

[6] Chen S C,Cheng Y C,Su C H,et al.Analysis of sonographic features for the differentiation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breast tumors of different sizes[J].Ultrasound Obstet Gynecol,2004,23(5):188-193.

[7] Evans A,Whelehan P,Thomson K,et al.Quantitative shear wave ultrasound elastography:initial experience in solid breast masses[J].Breast Cancer Res,2010,12(6):R104.

(收稿日期:2015-03-12) (编辑:黄新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