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选择适性教育,让孩子的人生更精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选择适性教育,让孩子的人生更精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适性教育就是根据学习者的差异有选择地进行教育,也就是根据学习者的个性、人格、兴趣和能力的差异,灵活地选择教育方式和方法的教育。

我接手田x所在的班级时已是四年级,孩子十一二岁的年龄,正是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田x生活在一个五口之家,爸爸妈妈生他时已经是三十几岁,老来得子的父母对其简直是呵护备至,疼爱有加;爷爷奶奶更是极度溺爱,一群长辈所有的事都依着他,就连他说话结结巴巴的坏毛病,家人从来都听不出来,看着他就像是欣赏着一朵漂亮的眼前花。就是在这种环境里长大的一个孩子,田x不仅没有一点受挫的能力,还经常无缘无故地乱发脾气。见到他的第一天,我的眉头就不禁皱了起来,但是我知道,作为班主任,我不能这样对他。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发现田x极其喜欢画画,上课画,课间画,书上画,作业本上画,可以说达到了着迷的地步。因为严重影响了学习,各科作业都无法按时完成。针对这样的孩子,我该如何进行有效的教育呢?批评教育、请家长共同教育.....在一切努力都无果后,我没有气馁,面对一个如此特殊和有才华的孩子,反而激发了我的工作热情,我决心找到适合他的教育方式,转变他的现状,把他引入正轨!我首先依据自己学习的教育学、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知识把他的行为进行归总,又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和教育专家请教,把大家的建议总结在一起,我决定运用“多元智能”和“赏识教育”为理论支撑的教育学、心理学,为田x搭建一个教育空间,让他愿意走进来,我将陪伴他一起成长。

平日里,我认真寻找教育契机,挖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一次语文课上,我在讲读课文,孩子们不时传来整齐的读书声,我有些陶醉于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里。此时,我发现田X又在画画。这次,我没有立刻要求他坐好,而是悄悄走到他身边,并站在他身边看着他画。他全然不知,教室里一时鸦雀无声。当他高兴地放下笔,举起画欣赏自己的作品时,却看到正竖着大拇指对他微笑的我,他不好意思地笑了。我当场把语文课变成了欣赏漫画课,全班孩子一起看他的画,不时,孩子们发出“哇塞”的声音。当场让他讲解画面的意义,他更是滔滔不绝(连平时说话结巴的毛病都没有了)。原来他画的漫画不仅有主题,而且很有教育意义。我用中肯的语言说:“田x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位最伟大的漫画家!”班里响起热烈的掌声。“我们现在可以继续上课了吗?田x同学?”略带着批评意味的话语让他不好意思地笑了。这次的有效引导,让孩子有了价值取向。后来我俩促膝而谈,我告诉他要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改掉不良的行为。为此,我俩共同制订了一份评价表,用制度严格要求他,只要他认真上课就奖励参与画班级板报;每周还可以免写一次语文作业,腾出时间画漫画。

田x的评价表

[时间2014.3\&思想品德情绪\&各科学习状态\&参与各项活动\&奖励绘画时间\&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第四周\&\&\&\&\&]

就是这样,一年多来,田X在我的关爱和帮助下,由家长协助共同填写上面的表格,在校内外有规律地学习和画画。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年下来,田x完成了自己精心设计的漫画作品:以安全篇,环保篇,孝敬父母篇,节约篇为主题的单元漫画,并在六年级学生毕业典礼上,向母校,老师,家长和同学献上了一份教育意义浓厚、正能量满满的漫画展览。请看,下面的这些作品,就是他令全年级师生叹为观止的精美大作。孩子虽然已经毕业,但我一直关注他画画的进展,关注着他的学习和成长。

显然,我对这个孩子教育找到了适合他的教育方式,他能接受老师的严格要求,能够主动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成为一个能找到自身价值的学生。他现在就读于大兴七中,是班里的宣传委员、小组长。回想起他的成长,我觉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的真正体现离不开老师的潜心研究,不断探索,努力实践,更离不开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以及家长的协助。

通过这个教育案例,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老师,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学生,都要做倾注于心的教育。每一个学生都是有差异的,选择的教育方式不能一刀切。我常常会想起龚自珍的《病梅馆记》,他对违反生命规律的“病梅”深恶痛疾,认为“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我常常会引发这样的联想,我们今天的教育是否也在为了这学习的“重价”而强制制造着不适合学生特长和个性发展的“病梅”?“病梅”制造者是绝对不会考虑生命本身的发展欲望与成长规律的。而在我们“适性教育”的理想境界中,尊重学生是第一位的,也就是说,适性教育首先要尊重学生自身的个性和发展学生已有的特长。

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是适性教育的归宿。适性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更好地发展学生,尊重与顺应学生的目的,不是“放任”学生,而是促进学生自由而充分地成长。所以,教师的“适性引导”是关键的要素,在这个案例中,我没有抹杀孩子的梦想,断送孩子的发展潜能,而是因势利导。因此,适性教育呼唤着教师全面素养的提升,在自由而愉快的活动中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力,让每一个儿童顺着其个性与天赋成为最好的自己,创造精彩的人生。

作者单位:北京大兴区第五小学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