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区域经济的第四个亮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者简介:朱志砺,企业战略咨询师,产业评论家
研究中国的区域经济,东莞、昆山、芜湖是已经成功的亮点。而未来第四个亮点在那里?
我们认为,人口规模近2亿的华北市场,必将吸引企业巨头谋划新的产业布点战略;而区域经济的第四个亮点,必将在德州、沧州、唐山中产生。
从企业战略角度探讨区域经济规划
国目前的区域经济研究,主要是由两部分人在做,
一是经济学家,二是地理学家。由于经济学是中国
的“显学”,经济学家拥有较大的话语权,所以主要是他们在唱主角。
但是,从经济学,尤其是从宏观经济学角度研究区域经济,有一个很大的缺陷,那就是主要从增长指标、生产要素这些角度出发,研究结果对区域经济的实际操作价值不大。
从企业战略角度探讨区域经济的规划,才是有实践指导意义和操作价值的。
2005年春,德州市青年企业家协会组团到珠三角考察,我跟带队的张恒志先生说过,“德州企业家来珠三角考察,主要是学珠三角的市场意识与比较平等的政企关系;但是更应该到安徽的芜湖去考察,把芜湖作为德州的参照系来研究。”
为什么?因为德州与珠三角的区位环境差异很大,而跟芜湖则有类似之处。两者具有直接的借鉴性。
从已经成功的经验来看,中国经济除了珠三角和长三角两大热点外,还有三大亮点:东莞、昆山与芜湖。
东莞与昆山具有类似性,它们都处于三角洲的中心位置;二是都受益于经济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东莞得益于深圳,昆山得益于上海。改革开放初期,大量外资涌入深圳、上海等城市,但由于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投资额度与环保等因素限制,一些投资者最终选择了进入门槛远低于深圳、上海的东莞和昆山。
这些投资者进来后,由于这两个城市的投资环境较好,就产生了集聚效应,先来者吸引来大批的后来者。尤其是东莞,台商及其家属达到了10多万人,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台商子弟学校也办了起来。从东莞、昆山企业的资本结构看,主要是外商独资与合资。
芜湖在区位优势的利用方面,与东莞、昆山有着显著差别。
芜湖位于长三角的边缘地带,是紧靠发达地区(江、浙轻工业发达地区)的不发达地区:距离南京只有2个小时车程,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成本、运营成本低廉;再加上本身有一定工业基础,配套能力非常强,供应链较短,因此成为大型企业的战略布局的理想选点地址。
芜湖模式的借鉴意义
90年代中期,珠三角的大型企业普遍都面临着供应链成本的难题,原因是旺季铁路运货的货期没法保证,而公路长途运输成本太高。而企业上规模后,就必须考虑市场布局与制造点的战略布局问题。
最早迈出第一步的是科龙老总潘宁,他当时提出一个“铁三角”概念,即在总部以外收购产能,设立制造基地。而他当时定的点,一是成都,另一个是营口,对华东这个消费能力巨大的市场,关注不足。
最早进入芜湖的珠三角大型企业是美的。美的在兼并了芜湖空调厂之后,在运营中发现投资环境不错,于是又在芜湖开设了一家微电机厂。至此,集聚效应与马太效应开始出现,包括科龙等一大批珠三角大型企业开始进入芜湖。最近,日立、西门子、川崎也在芜湖建立了制造基地。
大批优秀企业进入芜湖,使得区域经济进入高速、良性发展的轨道。
从经济指标上,我们可以看出来:
2005年,芜湖市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00.65亿元,比“九五”末翻一番,年均增幅12.5g;累计实现财政收入235.3亿元,是“九五”期间的2.3倍,年均增幅21%;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8亿元,是“九五”的2.4倍,年均增长24.4%。其中,仅芜湖经济开发区2005年就实现工业产值270亿元。
大量国际、国内优秀企业的进入,还为芜湖带来了巨大的隐性收益:为芜湖带来了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经验,营造了一个良好的产业氛围,培养了一批技术、管理人才和熟练工人。这后一点为芜湖本土企业的崛起,以及整个区域经济的持续成长,奠定了良好基础。
正是得益于这个隐性好处,芜湖的本土企业也获得了巨大发展,形成了包括奇瑞汽车在内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的本土工业体系。
总结芜湖的成功经验,客观说,与当地政府营造良好投资环境有关;但更重要的,芜湖模式主要依赖于国内、国际大型企业的产业布点战略。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在区域经济的战略思维上缺乏对企业战略考量的思维盲点,成功具有偶然性,带有巧合的成分。
只有从跨国公司、大型企业的战略布局,来设计和规划芜湖的区域经济战略,才能使芜湖的区域经济战略更清晰,后续的发展更科学,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
谁是中国区域经济的下一个亮点?
从企业战略布局的视野研究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律,在这个基础上,我们预测,继东莞、昆山、芜湖之后,第四个区域经济亮点会在唐山、沧州和德州中间产生。
我们的理由是:
一、华北是仅次于华东的大市场,这个市场有将近2亿人口,对大型企业集团来说,是谁都无法忽略的。
二、华北的经济中心是京津。其中,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它的区域经济只能是以服务业和 IT产业为主;天津是传统工业基地,面临产业升级压力非常大。因此,对制造企业来讲,京津两市在投资额度、技术含量和环保指标方面的限制比较多,进入门槛较高。这就为京津周边地区的中小城市带来了机遇。
三、从珠三角大型企业集团的产业布点战略看,是循着先西南、东北,再华东的路径走过来的。西南、东北是要解决运输问题,华东则是解决市场问题,而华北市场基本是通过华南、华东、东北基地来辐射的。
随着这些企业规模扩张,在华北市场的销量增加,运输问题、市场反应的灵敏度问题,都逐渐暴露出来。因此,客观上已经到了需要考虑在华北设立制造基地的时候了。
因此,随着华北市场在大型企业集团产业布点战略中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对德州、沧州、唐山三市来说,幸运女神即将惠顾。
这三市一来离中心城市京津两市均在2小时车程,交通非常便利;二来有一定工业基础,同时经济又欠发达,运营成本低具有后发优势;三是有一定工业基础,可解决配套问题,区位优势非常明显,理所当然成为这些大型企业优先考虑的重点。
至于谁能抓住机遇,并最终形成集聚效应和马太效应,成为中国区域经济中继东莞、昆山和芜湖之后的第四个亮点,关键是看德州、沧州、唐山三市谁能做出更好的区域经济战略。
这个区域经济战略,不是基于经济学的,而是基于企业战略。而区域经济的强弱,归根到底,取决于这一区域内企业的数量、质量和规模。
E-mail:chinacbr@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