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近30年来的中国海外移民:以福州移民为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近30年来的中国海外移民:以福州移民为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百年来,华侨、海外华人被誉为中国现代化的主要推力之一。20世纪70年代以后,海外华人社会发生了两个重大变化:一是以东南亚为中心的传统华侨社会的转型,华侨落地生根,归化于当地,成为当地多元民族之一的华族;二是中国人再次掀起大规模的国际移民潮,这些新移民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尤其集中于发达国家,改变了中国人以东南亚为传统移民目的地的布局,为传统的海外华人社会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使中国与海外华人的关系发生了新变化。本文讨论近30年来中国国际移民的动机、规模及中国政府对国际移民的政策。

一、中国国际移民潮产生的原因

近30年来的中国国际移民潮是二战以后全球国际移民热潮的组成部分。二战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资金、信息、技术、劳动力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从而带动国际移民活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进行,其主流是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大量移居发达国家。根据国际移民组织发表的《2003年全球移民报告》,全球移民人数已由1975年的8400万人增加至2000年的1.75亿人。该组织预测,到2050年,全球移民人数可能升至2.3亿人。在这次国际移民热潮中,中国的移民活动有其特定的内因和外因。

1949―1978年,中国大陆被迫实行锁国政策,对外贸易主要通过香港进行,出国人员大多是因公出国,持续数百年的对外移民活动基本上已停止。1978年以后,中国大陆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允许公民因私出国,乃至移民国外。推动中国大陆人民移居海外的政策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开放和鼓励留学的政策;二是一些地方政府鼓励对外移民,有些地方官员甚至同情和默认非法移民。

根据中国教育部的统计,从1978年至2002年底,中国大陆共有58万多人出国留学,其中85%-90%是自费留学者,他们分布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在北美、欧洲和澳大利亚。这些留学人员中只有15万多人学成后回国,且回国的多是公费出国留学者。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留学生的回归率很低,绝大多数留学人员尤其是自费留学人员都留居海外。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政府曾广泛讨论过留学人员逾期不归导致的“脑力资源流失”(braindrain)问题,但无力控制留学人员不归的趋势,只好转以“在海外储备人才”为由,于1993年提出“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政策,实际上是放任留学人员留居海外。中国学生在留学期间,通常都申请让其家属前往陪读,且大多获准,因此,40多万出国留学不归者连同其家属,数量可达60万-70万人,绝大多数定居在发达国家。这些留学人员及其家属定居当地后,利用发达国家优待家庭团聚移民的政策,再申办各自的家庭成员移民,启动新一轮的亲属移民潮。

中国台湾留学生及其家庭是在美中国台湾籍移民的主体。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将近15万台湾学生到美国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台湾大学是中国台湾省最好的大学,其理科学生赴美留学者高达70%一80%。大约97%的台湾留学生在美定居。美国来自中国香港的华人移民中,留学人员及其家属也占多数。与中国大陆留学生相似,留学美国台、港的人员在定居美国后也为其亲属申办移民。“”对留学人员定居国外的放任导致大批学有所成的专业人员及其亲属成为海外移民。

中国大陆的一些地方政府鼓励海外移民的态度基于以下考虑:移民可缓解当地的就业问题;侨汇可解决当地人民的生计;可通过移民建立与国外直接联系的渠道;可吸引外资和推动本地经济的国际化。相对于中央政府须全盘考虑对外政治、经济等因素后才制定移民政策,地方政府通常仅考虑本地的经济利益。“出去一个人,富了一家子;出去10个人,富了一村子”,这是某些地方官员尤其是县、乡、村官员的普遍想法。2000年以来,中国政府多次重申要严厉打击非法移民活动,但因未得到地方官员尤其是基层地方官员的积极配合而收效甚微。根据笔者和同事对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海外移民最大输出地的福州地区的调查,近20年,福州地区海外移民的数量达70万--80万人,其中通过非正式渠道出国的占40%---50%,约60万人前往美国。这些移民中包括大批镇、村干部。据笔者调查,在广东江门地区、浙江温州地区,基层干部参与海外移民的情况也相当普遍。

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重视利用华侨、海外华人的经济力量和智力资源以及他们在中国对外开放中的桥梁作用,并且通过了《归侨和侨眷保护法》,在法规上给予华侨及其眷属特别的照顾,对有成就的海外华人给予特别的荣誉。政府对华侨、海外华人的重视和当地经济上改善的前景刺激了移民活动,成为华侨意味着社会地位的提升,因此,在中国大陆,能移民海外通常被认为是成功的起点。

吸引中国人移民海外的外因主要是发达国家移民政策的变化。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为了弥补劳动力的不足和吸引专门人才,逐渐淡化原有移民政策中的种族色彩,放宽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移民流人的限制。美国被称为“移民所建的国家”和“移民天堂”,是世界各国绝大部分移民的最终目的地。就移民所追求的个人发展空间而言,美国社会所提供的机会确实是其他国家所难以望其项背的,这也是世界各地的美国使馆中移民申请者众多的原因。对中国移民而言,1965年美国移民政策的变化是导致中国国际移民潮产生的最重要的外部因素。

1965年美国实行了新《移民法》,导致美国移民政策发生变化的原因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美国民权运动的勃兴。1964年,美国国会通过民权法案,正式申明美国国内各族裔无论其肤色如何均享有平等权利,美国联邦政府有权以法律行为保障这种平等权利。民权法案的种族平等原则也落实在《移民法》的修改上。美国1924年制定的移民法所规定的移民配额是根据1890年美国人口的祖籍国比例来计算的,结果,94%的移民配额给了北欧和西欧国家。1965年的美国移民法取消了该项规定,改为给予西半球以外每个国家每年2万名的移民配额,无论其种族和国籍如何。1965年以来,数以千万计的非欧洲人移民主要是亚洲人和拉丁美洲人移民涌人美国。

1965年以来,美国新《移民法》的实施引发了包括中国人在内的非白人移民美国的热潮。该《移民法》规定了移民美国的两种优先对象:一是美国公民家庭团聚,二是美国需要的专业人才。美国根据新《移民法》对六种人优先给予移民签证:美国公民的成年未婚子女(占签证配额20%)、美国永久居民的配偶及未婚子女(占26%)、美国公民的已婚子女(占10%)、美国公民的兄弟姐妹(占24%)、有出色才能的专门人才(占10%)、熟练劳工和一般劳工(占10%)。此外,美国公民的父母、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移民美国不受配额限制。移民美国的中国人主要是到美国实现家庭团聚者和留学生,后者也促进了前者的移民,即以专门人才身份留美,再以家庭团聚为由申请家人移民美国。

美国1965年的新《移民法》给中国的移民配额为2万人,另有600个移民配额给中国香港人。由于当时美国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因此,给中国的移民配额主要为台湾人和自称来自 大陆的香港人所享用。在新《移民法》颁布的前一年,美国的中国移民仅为4769名,而新《移民法》颁布后的1966年,这一数字增加了2.7倍。1979年,华人移民已达28391人,主要来自港、台地区。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政府单给中国大陆2万名移民配额。因此,美国给中国人的移民配额每年共40600名。此外,美国公民在中国的父母、子女以及中国“难民”移居美国者,不在给中国人的配额之内,这些额外名额可能高达正式名额的10%-20%。同时,来自其他国家的华人也不在此限。除了移民配额之外,美国政府通常每隔数年就以各种理由对非法人境和滞留美国的人给予特赦,让他们有合法居留美国的身份。美国境内的非法移民基本上都有工作和谋生的空间。美国政府和社会对非法入境者的宽容态度也使更多偷渡美国的人看到了在美国谋生的希望。

1978年以后,中国大陆地区居民向国外移民的数量迅猛增长,不但发达国家普遍成为移民的目的地,甚至有些发展中国家尤其是能向发达国家再移民的地区也成为移民的目的地,美国是移民的主要目的地。

二、中国移民的分布、移民动机和方式

(一)中国移民的主要分布地区

二战后,中国国际移民的趋向与世界移民一致,即向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移民。各国的移民政策与法律差别很大,接受华人移民的数量也大不相同,大体上,北美国家是华人移民的首选,其次是澳大利亚与西欧国家,再次是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南美国家、南太平洋地区国家也成为部分华人移民的去处,但多数人把这些地方作为向发达国家再移民的中转站。

近30年来,中国向海外移民的数量可能达450万人以上,其中移居发达国家的人数可能在250万-300万左右。20世纪70年代末至1999年,中国大陆、台湾、香港通过正常途径移民发达国家的人数估计为200万人以上,至少还有50万-70万的非法移民,他们大多来自中国大陆。从中国移居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泰国、菲律宾、越南及其他国家的合法、非法移民大约有60万-80万人。

美洲、欧洲、澳洲是华人新移民的首选地,也是容纳华人新移民最多的地区。20世纪70年代以后,华人新移民大都前往这几个地区,其华人总数在近十几年间增长近两倍以上。欧洲接受华人移民不多,却是华人移民数量增长最快的地区。

东南亚国家独立以后均采取禁止华人移人的政策(近年来允许少量的技术和投资移民进人),但近10年来移民东南亚的华人亦有一定规模,其主要移居地为泰国、菲律宾、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除少数技术和投资移民外,绝大多数是通过非正式途径移民的。据称,1980年以后以各种非正式渠道移民泰国曼谷地区的潮汕人可能在20万人以上,以非正式途径移民菲律宾的华人亦有10多万人。大陆人通过非正式渠道移民东南亚的目的在于依托当地华人社区寻求较好的发展机会,或伺机向发达国家再移民。

(二)中国移民的移民动机和方式

近30年来的中国移民中,香港与台湾的移民多属于较理性的稳重选择型,其移民方式、移居地与价值取向比较接近;而大陆的移民则多属于冲动迫切型,带有强烈的冒险性,更注重移民行为能否成功,对移民方式、移居地与价值取向的考虑则在其次。

1980―1995年,香港移民约63.5万人,加上先留学后定居的人,则总数可能达75万人。1995年以前,香港移民的主要去向为:加拿大(约26万人)、澳大利亚(约16万人)、美国(约15万人)、英国(约2万人)、其他地区(约4.5万人)。香港人移民的动机:发达国家更适合专业、实业人才工作;对1997年香港回归后发展前景的疑虑;移居地有香港人社区,生活方便。香港人的移民方式以专业移民为主,其次是投资移民,这两类移民完成后,又以亲属团聚方式进行移民活动。

1950―1993年,台湾移民约为70.8万人,绝大多数为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移民。台湾移民的去向以美国、加拿大为主,约占去往这两个国家的台湾移民总数的70%。台湾人的移民动机为:留学后留居当地以寻求较舒适的工作;配合台湾的对外投资。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台湾向海外投资近千亿美元,有数十万台商及其眷属也随着投资而移居世界各地,仅东南亚就有台商及其眷属10万人以上。到20世纪末,台湾的海外移民达近百万。台湾人的移民方式以留学和投资移民为主。

1980―1999年,由正常途径移居发达国家的中国大陆移民在100万人以上,其中,移居美国者约45万人(至1990年大陆新移民约25万人,再加上每年2万人的移民配额),移居西欧的约20万人,移居澳大利亚的约15万人,移居,日本的约14万人。而近十几年来中国大陆非法移民的数量估计也达百万人,其中进入发达国家的可能达60万-70万人。大陆人的移民动机为:寻求较好的生活与工作条件,求学。大陆人的移民方式主要有:以专业人才身份申请移民,家庭团聚移民,投资移民(数量较少),非法途径移民。

1979年以后,来自中国大陆的移民数量增长最快。在欧洲,来自浙江的移民数量增长最快。在北美的中国大陆移民主要来自广东、福建。除了留学人员转为定居者以外,更多的中国大陆移民是以家庭团聚名义申请移民的。申请家庭团聚的移民不但是为了尽可能地利用美国的家庭团聚优先的签证原则,而且华人重视家庭、宗族的传统也使他们乐于承担为其他家庭成员申请移民美国的责任。20世纪80年代,有84.5%来自中国大陆的美籍华人为父母申请移民美国,他们是美国各类移民中最积极地为父母申请移民的人。其父母一旦来美,他们又开始为其他子女申请前来团聚。根据美国《移民法》,被批准移民美国的人可以携带其未成年的子女。这些子女成年后可以利用婚姻关系再将配偶带来美国,然后再申请让其配偶的父母移民美国。笔者在福州侨乡调查时发现,通常一个于20世纪80年代末定居美国的移民可带出20来个亲属。根据笔者2002年对纽约福州人聚居区的调查,大多数于20世纪70年代定居美国的老华人都带出了数十个亲属。一位于1968年定居美国的福清人带出了100多个亲属。

珠江三角洲是许多老一代美国华人的原籍地,也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赴美移民的主源地。据广东省涉侨部门统计,从80年代初到1996年,广东省合法出国的移民共37.8万人,其中,家庭亲属移民占85%,留学转居留人员占10%。在广东省的出国移民中,源自江门市(即美国华人的主源地五邑地区)的有18.24万人,其中80%是工人和农民,60%是中年人。在江门市的出国移民中,前往美国的有87008人,前往加拿大的有52315人。

20世纪90年代以后,福州人成为中国大陆赴美移民的主力。1991―1996年,仅长乐市(福州市下辖的县级市)合法移民国外者就达22300人,绝大部分前往美国。而长乐市通过非正式渠道移民美国的人数更是惊人,有“世界怕美国,美国怕长乐”之说。根据笔者在长乐进行的移民调查,截至2003年底,有将近20万长乐人定居美国。

三、合法移民和偷渡:中国国际移民的主力军福州人

二战前,中国输出移民的地区主要是闽南和广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际移民则出自中国各地,以福建福州地区、浙江温州地区和广东江门地区为最。温州地区的外出移民主要前往西欧;江门地区的外出移民主要前往美国西部,其移民拉力主要是二战以前就移民西欧和美国的众多乡亲。福州地区的国际移民网络几乎是20世纪70年代后才建立的。近30年来,福州人以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主要移民目的地,并在短短数十年间建立起了移民美国、日本、欧洲乃至南美洲的网络。1978年至2003年,中国大陆向海外移民约250万-280万人,其中福州籍移民约70万-80万人左右,且高度集中在美国,美国的福州籍移民约有60万人。福州并非传统的移民输出地,在如此短的时间里输出了远超过其他传统移民输出地区输出的人口,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建立了一个非常有效的移民网络。同时,福州偷渡客也让发达国家防不胜防。

最早赴美的福州籍移民是所谓的“跳船者”,“跳船”指船舶到达美国后船员非法滞留美国。在二战以后的20年间,有一小批受雇于香港船运公司的福州籍海员“跳船”留居美国。在笔者对纽约福州人的调查中,这种移民方式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已存在。

20世纪60--70年代,这些“跳船”到美国的福州人往往能通过勤勉工作得到雇主的青睐,再由雇主替他们申请绿卡(长期居留证)。80年代以前,非法滞留美国的中国人较少,通常这些人只要有雇主的担保,办绿卡不太困难,他们有了绿卡以后,再以家庭团聚为由让家人合法移民美国。1972年以后,中国政府在福建和广东侨乡开放侨眷(包括港、澳同胞的眷属)出境探亲,很多福州人移民香港。不少原本有香港护照的“跳船者”的家属先移居香港,再从香港合法移居美国。少数男性到香港以后,因没有美国亲属帮助其申请赴美,仍选择“跳船”的方式。当这些福州人成为合法的美国居民以后,就开始以亲缘、地缘为主的连锁移民,出现了福州人大规模移民美国的浪潮。

1979年中、美建交后,开始了福州人直接以家庭团聚为由申请移民的初潮。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后,美国的福州籍移民人数激增,亲缘关系的连锁移民效应大规模显现,以家庭团聚为由从福州直接合法移居美国成为福州人移民美国的主要方式。根据2002年10月底在福州地区所做的侨乡人户调查,有一个人带动了200多人移民美国。

组建在美福州乡亲的互助网络是福州人能大规模移民美国的重要条件之一。互助网络包括安排新来者的居住地、提供有关留居美国的信息和工作机会,乃至提供赴美费用的无息借贷等。新到美国的福州籍移民一入境,通常能马上找到亲戚或乡亲得以留宿,然后通过亲友的介绍找到工作。能迅速找到工作对于新来者至关重要。早期以“跳船者”为主的美国福州籍移民几乎全在餐馆工作,到20世纪80年代初,他们大多已经自己开餐馆,亲戚的餐馆、乡亲的餐馆乃至美国当地人的餐馆就成为新来者的容身之地。新来者不但马上可工作赚钱,而且餐馆一般能提供免费食宿,这样,他们就能迅速还清出国费用,甚至还能有所积蓄,从而再帮助国内亲友来美。

纽约成为福州籍新移民的聚居地。早期福州籍海员通常在纽约“跳船”,然后就在纽约落脚。作为大都会的纽约向来是外国移民的首选之地,纽约曼哈顿的唐人街居民原本以广东人为主,但规模不大,而福州人落脚纽约后,人数激增,纽约曼哈顿唐人街的规模急剧扩大,还在曼哈顿以外的各区形成了新的唐人街,并扩展到整个纽约州。

最近10年,移民美国的福州籍移民的数量超过了广东籍移民的数量,成为美国最大的华人新移民群体。尽管迄今尚无关于福州籍移民人数增长的统计数据或相关研究问世,但基本上可以肯定,福州籍移民人数的激增是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的事情。虽然有人认为,大部分福州籍移民是通过非正式渠道进入美国的,但不少通过非正式渠道进入美国的福州人后来取得了合法身份,从而使福州籍合法移民的数量激增。至迟在1995年以后,美国福州籍合法移民的数量已超过来自中国其他省区的移民。

表1是中国4个地区的居民在中国办理合法手续后移居国外的人数统计。北京、上海是中国高校集中的地方,其移居国外的人中很多是留学人员。近10年来,福建移居国外的人中以福州人居多。福州籍移民的主要去向是美国,少部分前往日本。20世纪80年代末迄今,通过非正常途径出国的福州籍移民人数可能更多,这些人主要前往美国。1996年,在美国夏威夷举行了一个关于中国非法移民的会议,参加者有美国国务院、移民局、大赦组织、海岸警卫队、警察局的官员,以及媒体、大学、非政府组织的代表等。与会者对来自中国的非正式居留者的数量做出了不同的估计,认为其数量为每年1万人到10万人不等。美国白宫组建了跨部门工作小组以监督华人人口走私活动,该小组的统计表明,“人口贩子每年将5万华人带进美国”。美国官方和学界通常认为,偷渡来美的华人中福州人占大多数。1993年6月震惊世界的“金色冒险号”(GoldenVenture)载着260多名偷渡者冲滩纽约海岸,这些偷渡者主要是来自福州地区的人。2000年6月19日,在英国多佛港发现58名偷渡者被闷死,他们都是来自福州地区的人。近年来,中国边防抓获的偷渡者大多数也来自福州地区。

2002年3月-2004年5月,福建省侨办和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对福建新移民的情况进行了联合调查、研究,共调研福州地区7个乡镇26个村庄1805个家庭,三明市明溪县3个乡镇6个村庄297个家庭,晋江市2个镇3个村278个家庭,取得了2380份调查问卷,每份包括14个表格和几百个数据。

根据调查的初步结果,福建省新移民估计有90万-100万人,约占中国大陆新移民数量的35%以上。福建省新移民输出地高度集中在福州地区,数量达75万-80万人,其中约60万人移民美国。福建省新移民中通过非正式渠道出国的占40%-50%。20世纪90年代以前,在移民美国的福州人中非法移民所占比重较大;90年代以后,在美国的福州籍移民中,合法移民逐渐增加,约占一半。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大一部分非法居留美国的福州人获得了合法的身份,又申请其亲属合法赴美,因此,福州人移民美国的规模不断扩大。移民美国的福建人主要源自闽江口地区,其中长乐市人18万-20万人,连江县人8万-10万人,福州市人(不含所辖县、市)约15万-16万人(主要来自郊区的亭江、马尾、琅岐)。

在美福州人的年总收入约为100亿美元左右。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进入福建的侨汇每年至少在10亿美元以上,相当于2001年福建省财政收入423亿元人民币的1/5,接近福州市全市一年的财政收入。根据福州侨乡调查的不完全数据,1990年前后偷渡费为2.5万一3万美元,1996年前后偷渡费为3.5万-4万美元,2000年前后偷渡费为5.5万-6万美元,2002年偷渡费高达6万-7万美元。如以2000-2002年的平均偷渡费6万美元、偷渡数量每 年2万人来计算,这3年的偷渡费共计高达36亿美元。这些偷渡费除部分落入国内蛇头手中外,大部分被揣人了国外蛇头的腰包。

根据在长乐的调查,在934户家庭的总计5401名成员中,出国人员有1982人,比例高达36.7%。在这些出国人员中25--45岁的青壮年居多,其受教育程度多数在初中以下。

1980年,纽约大都会区的华人约为13万人,旧金山的华人约为14万人。当时,美国这两个最大的华人聚居城市中的华人都是以广东人为主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来自中国各地的新移民不断涌入美国,广东不再是在美中国移民的主要来源地;普通话也取代广东话,成为很多美国华人社区的通用语言。从1965年到20世纪90年代初,每年移民美国的华人约有1/5―1/4定居纽约。20世纪90年代以后,每年有数以万计的福州人涌人纽约,纽约华人中福州人的数量增长最快。福州人在纽约建立了社区,其亲友互助网络在纽约也最为有效,因此,后来的福州人也多前往纽约。近10年来,纽约成为在美福州人的大本营。

前往美国的福州籍移民原先多为农民,相对于其他籍贯的华人新移民,他们的受教育水准低,且不少人为非法居留者,因此谋生不易,只能从事低收入的工作。只有大都市纽约才可能提供较多的低收入工作机会和就业信息,这也是福州籍移民高度集中在纽约的原因之一。纽约不但是福州籍新移民的聚居地,也是美国东部地区华人餐馆业、服务业的采购和配货中心。漫步在纽约曼哈顿的东百老汇大街,如同置身于福州市的商业街。东百老汇大街有主要供福州籍移民乘用的大巴士往来于纽约和费城、波士顿、华盛顿、金斯顿(Kingston)、奥尔巴尼(Albany)之间,其中,到波士顿的班车每天有7班,到华盛顿的班车每天有6班。由于纽约福州籍移民的流动性大,且非正式居留者的数量较多,因此很难估计纽约福州籍移民的准确数量,即使是纽约福州籍移民社团,也只能大概估计纽约福州籍移民的规模。笔者倾向于认为,纽约及其周边地区(包括新泽西州和康涅狄格州的部分地区)的福州籍移民可能在30万人以上。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纽约福州籍移民的数量及其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来自中国其他地区的移民。2002年3月,包括113个华人社团的“纽约华人社团联合总会”通过新会章并按省籍侨团数量推举新成员,其中,福建籍华人社团多达50个,广东籍华人社团有40多个,江、浙等省籍华人社团有十多个。而在1998年,福建籍华人社团只有十多个。其他华人同乡社团通常只组建到县市一级,而到2002年,纽约的福州籍华人社团已组建到乡村一级,如长安、西边、猴屿、象屿、泽里、南乡、东岐、长柄、营前、浮歧、洋屿、琅歧、岐下等,各有数百到数千名会员不等。纽约福州籍华人社团甚至发展了县及乡镇中学的校友会,如美国连江二中(璃头)校友会、美国长乐五中校友会、美国亭江中学校友会等。美国连江二中校友会有会员3000多人。亭江中学号称在美国有校友1.7万人。

四、结束语

经济全球化导致世界范围的人力资源重新配置,客观上造成了对移民的需求。20世纪70年代以来形成的中国国际移民潮是全球国际移民潮的组成部分,是经济全球化的后果之一,但中国并非输出移民的主要国家,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0%,而中国的国际移民仅占世界移民的1%。就中国而言,台湾和香港的海外移民比例远大于大陆的海外移民比例,但中国大陆是近10年来输出移民最快的地区。中国海外移民主要由留学人员和出自乡村的劳工组成,这些劳工一部分以家庭团聚的理由合法移民,另一部分则通过各种非法途径进人移民目的地。由于移出地与移人地巨大的收入差距以及中国政府对合法移民的鼓励,在可预见的将来,大陆移民的人数将继续增加。

(庄国土,教授,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厦门,36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