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星野摄影的后期处理技法(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上一期,我们介绍了星野摄影中后期处理的基本原则、流程、常见工具以及星轨的后期处理技法。本期重点介绍使用PTGui进行星空全景拼接的详细方法,探讨如何使用Photoshop和Lightroom提升星野摄影的表现力,并以银河拱桥为例对二者的结合应用进行概述。
使用PTGui进行星空全景拼接
全景影像利于展现星空恢弘广袤的气势,颇受爱好者欢迎,其拼接合成可以借助多种工具完成,如Photoshop自带的“Photomerge”功能就可以实现较为简单的拼接。但Photoshop毕竟并非专业工具,对星空图像的识别率不高,常常无法完成拼接,而且功能过于自动化,少有人工介入进行调整的余地。因此,我们一般使用专门的图像拼接软件―PTGui来生成星空全景影像。
PTGui是一款运行于Windows与Mac OS X平台的全景摄影图像拼接软件,由New House Internet Services BV开发并维护。最初PTGui是为图像拼接工具Panorama Tools开发的图形化用户界面程序,如今它已经成长为一款优秀的拼接软
件,其功能包含图像拼接与混合,支持从鱼眼到长焦等不同焦距镜头所拍摄的图像,支持手动设定控制点,并提供多种投影方式供使用者选择和调整。PTGui拼接的成功率高,过程可控,因此成为全世界星野摄影爱好者的常用工具。
PTGui界面简单,主面板上只有三个按钮:加载图像、对准图像、创建全景图。
进行拼接时,首先点击“加载图像”按钮,将素材图像载入。在这一过程中,软件会自动从图像Exif信息中读取相机和镜头参数供拼接使用,如果遇到无法识别的情况,就需要进行手动输入。
素材全部载入后,点击“对准图像”按钮,PTGui开始计算图像之间的位置对应关系。如果拍摄时图像重叠合理、细节丰富,软件一般能够自动识别出不同图像中相互重叠的“特征点”(称为控制点),并分析出素材图像之间的位置对应关系,据此进行拼接和混合后,在“全景图编辑器”窗口里生成全景图的预览效果。
控制点的手动添加
全景图的成功拼接依赖于控制点的识别和对应,而星野影像往往较为暗弱,特征不突出。因此在“对准图像”的步骤中,PTGui有时并不能自动识别部分图像之间的控制点,这时需要手动进行添加,将图像之间的位置关系“告知”软件。PTGui要求两张有重叠关系的图像之间至少要有3个控制点才能实现拼接,一般以5个以上控制点为好,手动设定更多的控制点可以提高拼接精度。
按照“控制点助手”的提示,在控制点选项卡中选取两张有重叠关系的图像进行手动添加。左右的窗口是需要关联的两张图像,用鼠标在左右两图上各点击一下,就设定了一对控制点,设定好的控制点会以序号标示在图片上。当鼠标移动到图像上,会浮现一个局部放大的小窗口,用于观察鼠标位置的细节情况,在按下左键的同时,还可以拖动鼠标进行特征点位置的微调。在窗口下部中间位置有缩放比例按钮,通过调整缩放比例,可以更好地观察两张图像的对应情况。
手动添加控制点的关键在于找到两张图像中的匹配点,我们一般选取在形态上有突出特征的点,比如建筑物的拐角、树枝、
山尖等。对于星空图像来说,除了地景以外,较亮的星点也是很好的特征,如拼接银河时经常会使用织女星、天津四(天鹅座α星)等作为控制点;星空虽然繁杂,但通过相邻几颗星之间的位置关系来寻找,一般并不难将控制点对应上。最初的两三个控制点需要完全手动进行指定,后续添加控制点的时候,PTGui会进行辅助计算,在其中一张图像上添加好控制点,鼠标指针会自动移动到另一张图像上相对应的位置附近,如果位置正确就可以直接点击鼠标确认,否则可以用按下左键移动的方法进行微调。在手动添加控制点后,可以点击“优化器”的选项卡对拼接进行优化,这一过程一般不需要修改默认参数设置,直接点击左下角的“运行优化器”即可。
上述工作完成之后,就可以预览和生成全景图了,点击初始面板上“创建全景图”的按钮或直接进入相应的选项卡,可以对图像尺寸、文件格式、存储位置等参数进行设定。生成全景图之后,还可以将本次拼接的方案保存为pts格式的文件,这样只要原始图像没有删除或移动,以后就可以直接打开这个方案对拼接的全景图进行各种调整,而不必重新完成上述过程。
投影方式的选择
全景拼接可以将超过180?视角收入同一个画面,这个过程实际是将球面上的影像投射到平面上,类似于从地球仪到世界地图的变换。PTGui在全景图预览窗口里为这种变换提供了多种投影方式,常见的有直线、柱面、等距圆柱这三种。在不同的投影方
式下,画面会有不同的形状变化,可以根据图像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
1.直线投影方式:普通广角镜头的投影方式,这种方式下透视感最强,但是对于视野范围特别大的全景图,这种方式生成的影像畸变很大,较少选用。
2.柱面投影方式:适合水平方向视野特别大,而竖直方向视野不算很大的情况;拍摄银河拱桥的时候常常用到这样的投影方式。
3.等距圆柱投影方式:也叫球面投影方式,适合水平和竖直方向视野都很大的情况。
除了这三种常见的方式外,其他十余种投影方式也都各有其适合的情况,读者在拼接时不妨进行尝试,通过实践直观了解不同拼接方式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选择“小
行星”的投影方式,可以直接创建近来流行的小星球效果的星空全景图,较之使用Photoshop的极坐标转换方式更加方便。
除了不同投影方式的设定,在编辑器中还可以用鼠标左键拖动图像来改变投影的角度和位置,或者用鼠标右键拖动图像来进行旋转,再配合水平与竖直两个滑块控制视场范围,对影像进行相当大范围而灵活的调整,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使用Photoshop和Lightroom增强星野影像
Photoshop和Lightroom都是主流图像处理工具,在星野影像的后期方面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体现在对RAW文件的精雕细琢上。拍摄RAW文件对星野摄影来说是必须的步骤,因为它保存了相机记录的原始数据,可以在后期中以无损画质的方式进行多种调整;并且包含着更多的信息,如RAW文件每个色彩通道通常采用12bit来记录,信息量是JPG文件(8bit)的16倍,预留了很大的处理空间。
对RAW文件的处理是整个后期工作的第一步,也是决定最终图像质量的关键。由于Photoshop的Camera Raw插件和Lightroom在界面和功能上都非常相似,下面统一以Camera Raw为例进行介绍。
色温的设定与曝光调整
初学者拍摄星空的时候常常会纠结于白平衡的设置,若使用日光或自动白平衡,画面常常呈现为暖调,使用白炽灯白平衡的话则呈现为冷调,白平衡的设置对画面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其选择也给很多人造成了困惑。
实际上,如果拍摄时采用RAW格式就不会有这种烦恼,在Camera Raw的“基本”选项卡中可以很方便地将图像设定为各种白平衡模式,还能够利用“色温”和“色调”两个滑块进行更精细的调整以寻找自己最满意的组合,并且这种调整是完全无损的。一般而言,大家更习惯用偏冷的色调来表现星空,这就需要将“色温”滑块向左移动,也就是降低白平衡色温值,相应使画面整体色温获得提高。
曝光同样有很大的调整空间,在Camera Raw中可以通过调整“基本”选项卡中的曝光、对比度、高光、阴影、白色、黑色等滑块以及“色调曲线”选项卡中的曲线来对画面整体以及不同亮度的区间进行精细设定,并且这些调整都直接反应在右上角的直方图上。其中“曝光”滑块用于调整整体的曝光量,“高光”滑块用于调整画面的
亮部,“阴影”滑块用于调整暗部。星野摄影拍摄的场景中大光比很常见,比如无月夜天空比地面亮很多,或者地面的灯光比周围环境亮很多,后期处理往往需要解决画面反差过大的问题,这时就可以通过增大“阴影”滑块的数值以提亮暗部,同时减小“高光”滑块的数值以保留亮部层次,效果非常明显。
降低噪声与镜头校正
降噪是星野影像后期处理的首要工作,除了多张叠加取均值的方式以外,对单张图像噪声的精细调整控制也是不可或缺的。Camera Raw提供了强大的降噪能力,在功能面板上的“细节”选项卡中,包含了锐化和降噪这两个方向相反又密切联系的重要功能,调整“减少杂色”相关的滑块可以进行降噪处理,同时调整“锐化”相关的滑块,会让画面细节更丰富,两者相协调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这方面调整时,应将图像放大到100%或更高比例,以便清晰观察。
星野摄影经常使用超广角镜头和大光圈拍摄,凸显了镜头的畸变、暗角和色差,这些问题在Camera Raw的“镜头校正”面板中可以轻松地解决。由于常见的镜头在数据库中都有相应数据,直接勾选“启用镜头配置文件校正”选项,软件就会根据所存储的数据来校正镜头的畸变和暗角,校正量还可以通过下面的滑块进行调整。而点击“颜色”子选项卡进入色差校正界面后,可以根据情况校正镜头的紫边、绿边等色差,有效改善画面质量。
使用渐变滤镜
星野摄影中经常遇到天空和地面的亮度差异很大的情况,如果通过高光/阴影滑块的调整仍然难以达到良好效果,还可以利用工具栏中的“渐变滤镜”功能,对画面进行分区处理。这一功能模拟的是实体渐变滤镜,但提供了比实体滤镜远为丰富的调整参数,还可以设定渐变区域的范围和方向,并且支持多个滤镜同时使用。
文件同步和批处理
星野摄影经常需要对在同一场景下拍摄的多个图像进行统一处理,例如星轨、全景拼接和拍摄延时视频,文件数量或可多达上千个,这时我们会希望对其中一张图像所做的处理能够应用于所有的图像上,这就要用到Camera Raw的同步或者Lightroom中的批处理操作。
在Camera Raw中,如果同时载入了多个RAW文件,在界面的左侧会显示出所有载入文件的缩略图,此时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文件进行调整,在所有的调整完成之后,点击文件列表上方的“全选”按钮,将所有的文件选中,然后点击“同步”按钮,此后会出现一个界面用来选择需要同步哪些设置,确定之后,软件就会所选的设置应用到每一张图像上,非常快捷方便。需要注意的是,同时载入大量文件对计算机的性能有一定要求,如性能不足可分批处理。
银河拱桥的前期准备与后期处理
银河是星野摄影中最受欢迎的拍摄对象,要将这横跨天际的壮观景象收入画面,必须进行全景拼接,在常见的投影方式下,银河会在画面中呈现出优美的拱形,被爱好者们形象地称为“银河拱桥”。
想得到完美的银河拱桥图像,必须从前期拍摄开始进行准备。一般而言,6到8月份的入夜后银河高度适中,是拍摄的良好时机,而秋天银河在入夜后已经升起很高,拍摄难度增大。为减少工作量,拍摄时应选用24毫米以下的超广角镜头;如果使用竖画幅就能将银河最高处与地面同时放入画面,那么只需要竖幅拍摄一圈就可以了,而当银河较高或镜头不够广,以至于竖幅无法同时容纳下银河与地面时,就需要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进行拼接,一般使用横画幅在不同高度上拍摄矩阵式的若干张。
为了减少后期工作量,拍摄时要保持每张图像的参数基本相同,因此需要将相机调整至手动模式,来设定焦距、光圈、快门和ISO等,使与曝光相关的参数保持不变,而白平衡等其他设置可以放到后期工作中再调整。为了保证拼接的顺利和高效,拍摄时需注意保持相邻图片之间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有1/4左右的重叠,同时要尽可能保持云台的水平。当拍摄过程持续较长时,星空在这段时间内的移动已经不能忽略了,为了防止星空移动造成后期拼接出错,在拍摄的时候就应该首先尽快拍完地面附近的部分,然后再拍天空中更高的位置。
在后期处理的时候,应首先挑选有代表性的一张图像,使用RAW文件进行仔细
调整,调整时一般遵循下列顺序:镜头校正―设定色温和色调―调整曝光和饱和度―降噪,此后往往还需要使用渐变滤镜对天空和地面进行分别处理。基准图像调整完成后,把它的设置同步到其余图像上,再对各个单张进行微调以达到最佳效果。全部图像处理并导出后,载入到PTGui中进行全景拼接,这一过程中控制点的精确设定是关键,投影方式则可以根据画面视角的大小来选择,通常以圆柱投影居多,若是水平和竖直方向视角都很大,也可以选等距圆柱投影。导出拼接生成的全景图之后,一般还需要再利用Photoshop等工具进行从整体到局部的精细加工,至此,一幅银河拱桥的作品就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