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教学过程与反思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教学过程与反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2009年9月24日我到南宁市友爱南路学校参加了城区教研室举办的一节新人教版七年级的数学比赛课:《1.5.3近似数》。本节课以学生课前收集的生活数据引开,使学生获得了直观的体验,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认识到生活中存在着准确数和近似数,在了解近似数以后,启发学生“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用到近似数?”并通过教师自己设计的情境使学生认识到有时是因为客观条件无法或难以得到准确数据,有时是实际问题无需得到准确数据。

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体验探究的教学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自学、动脑、观察、归纳出近似数、准确数、精确度和有效数字,体验知识的形成及解决问题的过程,力求体现"主体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指导引探"的教学理念。以下将教学过程作简要回述:

整个教学过程主要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先引入新知识、学生自学寻找概念,我采用“引导、自主归纳思维模式”教学,第一阶段:创设情境――请同学们举出几个生活中的例子,收集数据;第二阶段:形成概念――让学生观察这些收集到的数据的共同特点,得出概念;第三阶段:应用概念―――让学生识别哪些是近似数,哪些准确数,并说出为什么?第二部分是利用近似数和准确度,探索精确度的问题,采用由浅入深、有一般到特殊,体验探究的教学方式,首先由常见的圆周率π入手,让学生分组讨论,按四舍五入法完成教材46页的填空,要求学生掌握精确度的两种说法;再让学生按照例题6的要求掌握一些数的近似数。并观察1.8和1.80的区别,提出难点问题:通过有单位的一些数和科学记数法的精确度问题,让学生应注意些什么?并由学生独立思考归纳出相类似的一些数的精确度问题。第三部分通过引导学生给出有效数字的概念,强调概念中的关键字词。然后让学生理解、掌握例题中有效数字的一般找法。特别注意前面有0和后面有0的数要小心。然后提出难点,采用设问的引导方式,总结出对有单位的数和科学记数法的数的有效数字的找法。最后是巩固与提高,通过小结和补充练习,加深对精确度和有效数字的认识和掌握。

教学反思

这是我在城区教学中上的一节数学比赛课,经过城区教研小组的听课、评课活动,我虽然取得一等奖,但是这一过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也使我在课堂教学中多了些体会和思考:

《近似数》这节课的学习,我主要采用了体验探究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自学的机会,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经验、知识、方法去探索与发现新知识的概念,使学生直接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在自学和讨论中对抽象的数学概念获取感性的认识,进而通过教师的引导加工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获得新知,使学生的学习变为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同时让学生学到获取知识的思想和方法,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为学生今后获取知识以及探索和发现打下基础。

回顾本节课,我觉得在一些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的把握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不能正确的把握学生自学及讨论的时间,没有达到应有的学习效果。作为教师所提出的自学题目的难易程度,应和所给的讨论时间成正比。学生难以掌握的问题,应多给点时间,反之则少给点时间。这样既保证了对所给题目的有效性,又不至于浪费时间。但在探索新名词定义的时间过长(用了8分钟),而且课堂总是很安静,没能使学生讨论活动真正起到好的效果。

2、学中没能注重学生思维多样性的培养。数学教学的探究过程中,对于问题的最终结果应是一个从“求异”逐步走向“求同”的过程,而不是在一开始就让学生沿着教师预先设定好方向去思考,这样控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如在研究精确度问题的过程,我是步步指导,层层点拔,惟恐有所纰漏,使得学生的思维受到了限制。

3、 补充例题以生活实际为背景,不过数据有些大,学生容易出错,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

4、鼓励学生去查资料,收集资料,培养数感。当数据较大或较小时,适宜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据,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同时使学生能深深地体会到我们生活在数的世界中。

5、学生合作讨论时,没能使学生讨论的答案不再统一在教师事先限定的框框中,学生讨论的结果可能会有很多是老师始料不及的,但也可能是精彩独到的。

最后,我曾经听到有这样一种说法:你我各一个苹果,交换之后,你我还是一个苹果;你我各有一种思想,交换之后,你我却有了两种思想。这很形象地说出了合作学习的好处。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思维的过程还给学生,问题在分组讨论中得以共同解决。正所谓:“水本无波,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只有真正把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落到实处,才能培养学生成为既有创新能力,又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公民。

从这节课是我懂得了,作为教师,要想真正搞好以探究活动为主的课堂教学,必须掌握多种教学思想方法和教学技能,不断更新与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态度,在课堂教学中始终牢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也必须体现学生的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