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生态化教育视角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微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生态化教育视角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微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中物理课堂如何实现高效?笔者认为如果把课堂看成是一个系统,那么,这个系统则是由学生、教师、课程、环境等要素共同构成的,其中教师和学生是课堂中的生态主体,同时重要的信息载体,对于物理课堂而言,教师应该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或实验情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运用知识实践探究,自主发现规律就构成了高中物理生态课堂.本文就该话题谈几点笔者的看法.

1 生态化教育视角的课堂特点

课堂生态与自然生态相似,又有一些不同,在生态化课堂中,师、生双方均具有主观能动性,而且生态系统中不同的学生个体存在个体差异,这些个体动态相互作用的结果是难以预测的.生态课堂是一种新型的课堂范式,与传统课堂有其独特的地方,总体而言强调:共生性、开放性、协变性和整体性,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 和谐自然

这与自然生态是一样的,强调课堂环境(氛围)的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实现生态化教学的基础条件,只有身心和谐,环境宽松,学生才能放飞思维,大胆表达,最终实现对生命本体的超越.

1.2 生命灵动

生态课堂是关注人的课堂,关注学生、关注教师,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健康的人格,生态课堂是以人为主体,不仅仅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更关注人的成长,即师生共生共长,伴随着生态课堂人的生命价值获得提升,生命潜能得以充分挖掘.

1.3 整体、发展、开放

目前基础教育阶段的知识都是系统化的,生态课堂的教学内容也应该系统化,知识与知识间应该有所联系,先学的知识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即知识教学呈现出整体性和发展性.同时知识的获得过程又不拘一格,应该具有开放性,让学生自己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来学习.此外,教学的对象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应注重班级群体的发展.

2 高中物理生态化课堂实施策略

2.1 注重教案、学案设计

教案是“生态课堂”实施的保证,教案设计要明晰课堂建构思路,设计指导学生自学质疑、组织学生交流展示和互动探究的问题与方法,通过“设问”“疑问”“追问”等问题串,突出教学策略的构建;预设教学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学案中学习问题的解决方法,准备精讲点拨的内容和矫正反馈的练习.学案是“生态课堂”实施的关键,通过教师预设的“问题串”引导学生自学、建构、质疑,为课堂活动的开展提供话题、主题、解决方案等.学案设计要立足学生实际,突出引导功能,符合教学流程,注重“问题串”设计的趣味性、启发性、层次性.

2.2 充分营造课堂生态环境

营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自然与和谐课堂环境,营造自主与合作学习氛围,营造多元评价与个性发展的空间,营造课堂生态环境的基点在于关注学生,注重学情分析.

学生是生态课堂的主体,课堂环境必须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从学生的原有认知经验出发,从学生的个体发展需要出发,结合学生学情来重组教材,尽可能地提升教学的直观性,通过教学内容的重组与优化,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习的社会价值,真正理解教材,饶有兴趣地学习知识,提高学习的效率.

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才能避免将教学内容的难度制定的过高或过低,使教学内容更加适合学生.

笔者认为对于学生的已有知识,我们教师不但要关注,还要将学生的已有知识应用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来.在教学环境的创设上,对于教材的处理不是一味地删减,有时也可以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增添一些教学内容,让学生“跳一跳”就能实现认识的拓展和提升.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除了课堂上充分关注学生,设置适合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的情境、内容和问题外,本研究认为还必须走进学生多听听学生的心声,教师要重视学生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全过程中的地位,学生不仅仅是教材的学习者,还应注意吸收他的建议,让学生全方位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2.3 重视“生态课堂”中的“问题设计”

(1) 确立核心问题.教师对照课程标准和学情在课前精心备课提炼重要问题,分解成有价值的问题、探究活动或习题,以阶梯的形式呈现.即课程标准问题化,问题习题化,习题阶梯化.

(2) 以“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运用生态课堂练学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上课前自学上课时展示、讨论,教师通过激励学生、通过检查展示指导学生自学、思考、质疑、暴露问题.即问题导学、检查导做、展示导思.

(3)以“问题”引领课堂灵动展开.教师在课堂上要以学生解决问题为主线,设计阶梯性的思考问题,通过“设问,疑问,追问”等连续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逐步达成学习目标.把有价值的的问题抛给学生,把解决问题的方法传给学生,把动态课堂的还给学生,让学生形散而神不散的进行展示、交流、查阅、研讨等活动,可以以个人,小组,或全班为单位落实双核课堂.即以学生为核心、以问题为核心,实施课堂的双核驱动.

(4) 以“问题”促进课堂点拨与评价.点拨与评价是教师贯穿课堂的重要活动和任务.要给学生留有消化、思考的空间,切忌灌输.教师通过评价抓住教学之纲,在评价的过程中了解学情发现新问题,用问题检验学生是否达标,用问题促使学生巩固与成长.即用问题评价促学习、评价促互动、评价促生长.评价要有针对性、及时性、层次性和有效性.对迁移应用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矫正,及时进行变式练习.

3 生态化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案例――《曲线运动》的位移和速度方向教学片段

3.1 从学生的学情和生活情景出发设置问题导入

(1)提出问题:我们所学过的物体的运动形式有哪些呢?

(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减速直线运动……)

(2)追问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运动有什么共同点呢?(运动轨迹都是直线)

(3)播放视频:过山车是一种刺激的娱乐设施,从生活到课堂:老师今天带来一个模型,看小车的运动.思考:小车的运动与我们所学过的物体运动形式有何区别?

运动轨迹是曲线……

3.2 设置情境,引导学生逐步探究规律

(1)曲线运动的位移

情境1:描述直线运动时,我们往往以这条直线为x轴,在直线上规定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建立直线坐标系.提出问题:曲线运动特点是运动轨迹为曲线,直线坐标系能否满足要求?

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坐标系?

在建立了坐标系后,位移自然也就可以表征和测量了.

(2)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

情境2:提供多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提出问题:炽热的微粒与飞出的链球,分别沿什么方向运动?

学生会猜想:可能沿切线方向.

便有了验证的需要.

实验探究:利用玩具小车,取一根细绳,系在小车的中间位置,在一个车轮下涂上红色的印泥,细绳一端用图钉定在较大的白纸上,开动小车,小车围绕圆心做曲线运动,运动时烧断绳子,小车离开,在白纸上留下运动轨迹.

学生观察讨论:烧断绳以后小车留下的印迹与圆弧的位置关系?(切线)

继续讨论:该圆弧是一种特殊的曲线,一般地曲线又如何呢?

联系生活中的例子将“切线方向”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