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唐代的组佩玉饰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唐代的组佩玉饰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西安亮宝楼艺术博物馆在为市民进行义务鉴宝活动中,有一位民工闻之后回去将家里前辈基建时发现的玉器带来鉴定,其中有几件属珍贵玉器,现介绍如下:

素面玉佩饰,又称梯形玉佩,一组四件,均为片状,玉质青灰色,坚硬。分为二式。I式三件(图1),上边长11.5厘米,下边长12厘米,宽5厘米。上边中部为三连弧形,中有一孔,两侧边斜直,下边平直,近梯形。Ⅱ式一件(图2),上边长10厘米,下边11.7厘米,宽5.2厘米。造型与工式相似,顶中部为三连弧,中有一孔,两侧边呈弧形,底边平直,两侧边斜直,近梯形。均为组佩件饰。唐代

白玉铊尾(图3),长4.8厘米,宽4厘米。白玉质。圆首近方形,面光素无纹,另一面有三组对穿小孔,用于固定在革带上,边为斜面。唐代。

革带玉扣(图4),长5厘米,宽3厘米。整体呈“C”形,两端下为圆短柱,其是装扣轴。“C”形玉扣为五棱面,白玉质,均有玻璃光,雕刻精细。唐代。

上述的玉器虽然不是整套,但反映了当时佩挂玉及佩玉品种。据考古发掘资料得知,在西安地区发掘的2000多座隋唐墓,极少发现有玉器,说明隋唐墓葬出土玉器少。其实唐代盛行厚葬,特别是皇族和高级贵族等墓内不仅有精美的彩绘壁画,还随葬大量的陶俑、瓷器、三彩器和金、银、铜、铁器等,玉器偶有发现。如陕西省内隋李静训墓、礼泉县唐越王李贞墓、乾县永泰公主墓都有玉器出土。在传世品中隋唐玉器也罕见,反映了隋唐时期,特别是唐代社会文化与经济发展了,人们思想意识的改变,用玉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出土玉器的纹饰、器型与前朝大不一样,从商周秦汉以来的传统纹饰与器型基本上消除,传统的玉礼器,失去往日辉煌。例如“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不朽”的随葬玉及其观念没有了,新的趋向世俗的纹饰增多,花卉、动物、人物等均为写实,诸如石榴、牡丹、葵花、荷花、、卷草、鸳鸯、凤鸟、龙纹、狮子、鹿、飞天、胡人等,雕刻有很高的艺术水平,表现得生动活泼。品种主要是艺术品和装饰品占主流,西安博物院收藏的6件唐白玉头饰步摇(图5),上面刻有花朵、鸳鸯凤鸟等。素面玉器也流行,均是典型品。另外器皿增多,如盒、杯、罐、盘等,有的带有外来文化特征,玉长杯就是一例(图6)。唐代玉器是在继承传统玉雕的基础上融合同时期的绘画、雕塑、瓷器、金银器加工的表现手法,并吸取外来文化艺术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关于佩玉,早已出现,经过商周至唐以前,特别战国到汉代盛行,据文献记载:“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这时是中国玉器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时期,佩玉是社会上层人物的时尚。考古发掘资料证实,佩玉不仅是为了美观,更主要是表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例如西汉时期南越王墓出土组玉佩十一套,数量多、雕刻精、纹饰美。随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玉器发展的一个低潮时期,考古发现的玉器很少。在东汉末年,由于长年战乱,周秦以来的佩玉制度与佩玉风俗“消失”。到了三国魏时又出现,《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载:“时旧仪废弛,与造制度,粲恒典之。”注引挚虞《决疑要注》日:“汉末丧乱,绝无玉佩。魏侍中王粲识旧佩,始复作之。今之玉佩,受法于粲也。”从上段记载可以看出这一段时期极少佩戴玉,魏晋后的玉佩和以前的玉佩有所不同。1965年江苏省南京市富贵山东晋墓出土玉佩饰,即玉珩(图7),长7.1厘米,片状,雕刻外形如同蝙蝠展翅飞翔状,上部与两侧弧鼓,顶为四连弧,并有一孔,底平有两个小凸弧状,并各有一小孔,用于穿系佩戴,通体光素无纹。南北朝时期的玉佩与此相似。在山西省寿阳县贾家庄村北齐库狄回墓出土玉佩,也称玉珩(图8),长9.7厘米,宽4.3厘米,片状,呈蝙蝠形。正面刻一展翅凤鸟,空间云纹,背面火焰状云纹。顶为五连弧形有一孔,两侧弧形,底边,中有一凸弧形,共有三个小孔,其孔系佩用,玉质乳白色。太原南郊玉郭村北齐娄额墓出土相似玉组佩,一件玉珩(图9)、十二件玉璜,其是南北朝时期的代表性玉佩,虽然一个是北朝,一个是南朝,但两者大同小异,玉珩为云头形,上部弧鼓,下部平直,也有近似梯形。其上部正中有一小孔,下部有两个或三个小孔,和珩相配,珩在上,璜在下,组成佩玉饰。特别引人注意的是玉璜中部无孔,而只在两端有小孔,佩挂时一端朝上,另一端朝下,竖直佩挂,也有可能为两端朝上佩挂。西安市博物院同样收安市小寨南出土的玉佩饰三件(图10),分为三式,均为片状,光素无纹,青灰色玉质。I式两件,宽6.3厘米,长12.8厘米,蝙蝠飞翔形,顶中部为三连弧,两侧边为凸弧形,底部为内勾云形,中有一缺,顶上有一孔,底边有三孔。Ⅱ式一件,宽5.5厘米,长13.2厘米,顶为三连弧形,丽侧边为斜直边,两侧边斜直,底平,上有一孔。据上交人带来的残陶俑片看应属北朝末至隋或唐初期。在陕西省乾县唐永泰公主墓、礼泉县兴隆村唐越王李贞墓均出土玉佩饰。李贞墓出土的玉佩饰为一组,共有六件(图11),均为青玉,片状,分别为云形佩,称珩,如蝙蝠飞翔状。上部顶三连弧形,中间高,上有一孔,两侧弧形,各有一孔,底中部三连弧如尾状,中有一孔,内两侧各有近半圆镂空。小云形佩,造型同上,略有差异,两侧无孔。梯形佩顶上部五连弧,两侧边内弧形,底边平直,上中有一孔。其余三件为璜型,两端各有一孔,其中一件残缺,两端无孔。从陕西乾县唐代章怀太子墓石柠线刻女官画中,两个女官腰部所佩玉组佩(图12),可以了解唐李贞墓出土玉组佩的佩戴形式。1951年南京市江宁县冬善桥祖堂山五代李Z墓出土有青白玉佩(图13),片状,呈梯形,上顶部为五连弧形,中间高连弧中有一孔,两侧为斜直边,底边平直边,有残缺,光素无纹。应是组佩的下部玉佩饰。

从上述的论证看出,从三国两晋南北朝至唐代的玉组佩形制相近似,到了五代时期还在使用这种玉佩,这段时间代代相传,延用组佩略有改变。其玉组佩上为一件蝙蝠飞翔状型,也称珩,上有一孔以系丝绳,可以挂在腰间,下有三孔,中间孔系丝绳,下连梯形饰片,梯形顶上有孔可以佩系。玉珩底两侧孔分别是悬挂串珠,其中间系玉璜,玉璜两端各有一孔,竖挂,在串珠下悬一较大珠。上述介绍的玉饰四件从造型与孔来看为唐代末期至五代时期。其分别是组佩饰的下面梯形玉饰件。

玉铊尾(图3)的造型与西安博物院藏的唐代玉铊尾(图14)雷同,特别是边角的处理,孔的钻法等工艺是一致的。一条完整革带由靼、镑、铊尾和带扣四部分组成,唐代有严格的用绔制度,以玉为贵,皇帝、亲王及三品以上官员才能佩带玉,等级越高,数愈多。《新唐书・车服志》载:“以紫为三品之服,金玉带十三;绯为四品之服,金带十一;浅绯为五品之服,金带十;深绿为六品之服,浅绿为七品之服,皆银带九;深青为八品之服,浅青为九品之服,皆B石带八;黄为流外官及庶人之服,铜铁带七。”西安地区曾出土唐代玉带,分别藏于陕西省博物馆与西安博物院,多数为出土器,上面刻的纹饰有:人物、花鸟、动物形象,雕刻技法别有特色,采用压地隐起的手法纹样在中部隐起,以阴线勾勒细部与五官,并用细密短阴线加工,产生立体效果。玉铊尾(图3)与玉带扣(图4)是唐代三品以上官员使用革带上的玉饰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