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学新生课堂现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学新生课堂现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03年以来,位于南卡罗来纳大学新生第一年经历与转换国家资源中心(theNationalRe-sourceCenterforTheFirst-YearExperienceandStudentsinTransition)发起第六次、第七次、第八次全美高校新生研讨课调查。这三次新生研讨课调查分别始于2003年10月、2006年11月、2009年10月。调查的对象主要是获得认证且有本科生高校的首席学术负责人、首席行政负责人、首席学生事务负责人以及下属的部门。分别有771所、968所、1019所高校参与了调查,三次调查概况可参见表1。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这三次调查结果来试图把握当前美国新生研讨课的发展状况与特点。

一、全美高校新生研讨课现状

(一)新生研讨课目标与主题:适应性与学术性兼具我们将三次美国高校新生研讨课的类型及相关情况归纳为表2。从表2可以看出,目前美国高校的新生研讨课主要有:拓展性、适应性研讨课,内容统一的学术研讨课,不同主题的学术研讨课,专业前或与学科相关的研讨课,学术技能研讨课,以及混合型的研讨课。从内容来看,这几类研讨课大体可以分为适应性研讨课与学术性研讨课两大类,前者旨在让新生适应学院生活、适应同学。后者旨在让学生尽快进入高校学习、学术状态。这也印证了国内研究人员的两分法,如张彩霞[2]、孙志凤[3]、黄爱华[4]等人的研究。拓展性、适应性研讨课始终是主要的课程类型,这反映了课程对象的特点以及开设新生研讨课的初衷。在此,我们要关注到的是混合型研讨课。三次调查表明,提供混合型新生研讨课的高校依次为51所、167所、199所,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混合型的研讨课把几类新生研讨课进行整合,构建课程体系,追求课程目标的多样化,成功的典型是南卡罗来纳大学101项目,该项目被誉为全美高校新生研讨课的标杆[5]。表3反映了美国高校新生研讨课的目标与主题。三次调查均设计了新生研讨课“三个最经常被提到的目标”问题。调查表明,“形成学术技巧”、“让学生适应学校资源与服务”是一贯的目标。而2009年调查结果表明“与学校建立联系”成为最经常被提到的目标之一。努力让学生认同学校、服务学校,毕业后鼓励校友反馈母校是美国大学的传统,这个传统在新生研讨课中也有了体现。一定的课程目标需要相应的课程主题。对于“五个最重要的课程主题”,三次调查结果表明,主题完全一样,只是在顺序上有所区别。“五个最重要的课程主题”分别为形成学术技巧、批判性思维、校园资源、学术计划与咨询、时间管理。可以说,美国高校新生研讨课的主题内容已趋于稳定、成熟.从表4可以发现,不少学校新生研讨课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把新生研讨课纳入课程体系,注重课程之间的互动,以构建学生的学习社区。服务学习是提高学生服务社区意识与能力的学习,在美国高校普遍存在,并以课程的形式学习,这是美国高校培养学生公民意识与公民参与的方式。这与美国高校普遍追求“公民责任与服务意识”价值观有关[9]。从2006年、2009年调查结果来看,把服务学习纳入新生研讨课已经较为常见。

(二)新生研讨课指导:多元队伍专业、团队指导关于新生研讨课指导的调查结果见表5。从指导教师来源看,一方面,新生研讨课主要由教学人员指导。但其来源又不是单一的,学生事务专业人员、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其他校园专业人员广泛参与了新生研讨课指导。其他校园专业人员包括学术事务管理者、图书馆工作人员,以及其他有硕士学位且对新生教育感兴趣的行政人员。这里我们要注意包括学生事务专业人员在内的行政人员,这是一群专业化、职业化的人员,他们既具有很强的专业行政能力,也具有教育能力,他们是教育者。参与新生研讨课指导的高年级本科生是经过严格选拔的,既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也要有较好的学分绩点。而研究生主要是学生事务管理或其他高等教育专业的学生,参与新生研讨课指导是他们专业实习课程的一部分。高年级本科生与研究生主要是担任教师或行政人员的助教。这也就是一些学校所采用的新生研讨课团队教学方式。新生研讨课指导教师培训是影响课程质量的重要因素。三次调查均表明,大多数学校为指导教师提供了该课程培训,且一半左右的学校视培训为研讨课教学的先决条件。其实,在美国高校,教师的教学培训非常受重视。几乎每所大学都设有教学与学习中心(TheCenterofTeachingandLearning)或类似机构,旨在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三)新生研讨课管理:措施严密表六是关于新生研讨课学分与考评的统计。调查表明,大多数学校的新生研讨课是有学分的,且学分主要分布在1到3学分。从学分归属来看,更多的学校趋向于把新生研讨课学分归为通识教育学分。这意味着,新生研讨课更多的是被作为通识教育的一部分,培养学生基本且通用的能力与素质。至于新生研讨课考评,绝大多数学校采用分数制。这相对于其他考评方式来说,更能激励学生的学习投入。许多学校有专门的新生研讨课项目奖励,学生的成绩是评奖的一个重要标准。表7是关于新生研讨课管理的统计。新生研讨课的管理部门多种多样,没有固定的模式。学术事务办公室承担管理任务比较普遍。这和诸多学校强调新生研讨课“形成学术技能”的目标与主题是吻合的。事实上,新生研讨课内容多样性及课程指导来源多样化,需要多部门的协作。不少学校会有全校性的委员会协调,如南卡罗来纳大学的101项目评审委员会。在是否要求大一新生参加新生研讨课问题上,各学校差异较大,但绝大部分学校要求部分或全体大一新生参加。当然,还有不小比例的学校对大一新生不作要求,这与部分学校把该课学分归为选修课学分有关,也与美国大学“学习自由”传统有关。2003年、2006年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校该课实行小班教学,25人及以下是新生研讨课的常见班级规模。2009年调查开始区别私立与公立学校新生研讨课的班级规模。调查结果表明,私立学校更加强调小班教学,这个结论与私立学校尤为注重质量相吻合。这样的班级规模是开展“研讨”的必要条件。事实上,“研讨”并非是新生研讨课特有的授课方式,在其他课程中很常见。三次调查结果均表明,每隔三年或更少,大多数学校对新生研讨课进行正式的评估。课程评估是课程建设的一个环节,是保证课程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检验课程功能的有效方法。因此,三次调查对开展评估的学校又进行了课程功能调查统计。(四)新生研讨课功能:学校与学生双赢三次新生研讨课功能调查(参见表8)是以对该课开展正式评估的学校为调查对象的。调查结果表明,虽然每次调查结果的排序有所不同,各学校对新生研讨课主要功能的看法完全一致。新生研讨课功能主要有提高学生保留率(即减少退学或转学率)、促进学生之间联系、提高学生学校满意度、促进校园服务的利用、促进师生课外互动、提高学生参与校园活动的水平、增加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提高学术能力、提高学生的学分绩点、提高学生毕业率。从这个调查结果来看,新生研讨课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投入。1985年,美国学者艾斯汀首次提出“学习投入”概念,认为学生学习成果与其投入校园经验有关,越投入校园环境,越能获得认知和情感的发展。[10]1991年,帕斯卡雷拉等人认为校园经验包括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参与校园活动的水平、学术经验的强度等。[11]按照学习投入理论,新生研讨课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投入,促进学生的学习成果,如提高学生保留率、学术能力、毕业率等。

二、全美高校新生研讨课的特点及启示

首先,美国高校开设新生研讨课已经较为普遍。新生研讨课是新生教育的一种方式,新生教育是大学协助新生顺利转换到大学环境,以提升学生成就的做法[12]。目前美国大学新生教育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新生日或新生周模式(TheFreshmanDayorWeekModel)。1923年,缅因大学第一个发展新生周活动,以大型集会的方式,强调分享资讯、测验、注册、参观校园、休闲活动和社区服务。二是注册前模式(ThePre-registrationModel)。1949年,密西根州立大学设置大学前临床讲座(Pre-CollegeClinic),这是二至四天的暑期方案,包括测验、咨询、信息宣传和入学服务。三是新生课程模式(TheFreshmanCourseModel),新生研讨课为新生课程模式所普遍采用。[13]1999年,美国学者研究发现,当代美国大学生的人口特质发生了转变,如少数民族学生增加、女性学生比率超过男性学生比率、兼职学生增加、25岁以上学生增加、各种身心障碍学生比率增加、学生的性取向更加开放、国际学生增加。除此以外,还发现美国大学生价值观更加功利化、身心健康恶化、学术能力下降等问题。[14]这些变化带来了学生主观需求与客观需求的变化,以及学生之间差异的增加,因此,促进学生学院生活适应、学生之间适应、学术适应的新生研讨课具有存在且扩展的生命力。反观我国大学,90后的学生构成我国大学生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代人的人口、性格、价值观等均表现出时代的特点,个性化、多样化成为突出的标志。因此,我国的高校也需要开设新生研讨课。

目前,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不少研究型大学已经开始尝试。其次,美国高校新生研讨课兼顾生活适应与学术适应。美国学者指出,成功的大学生活大多取决于新生的第一年经验。[15]有研究表明,美国大学新生辍学或转学的原因为:不符合期待或未具备基本学习技术产生的学术性厌倦;教师未说明大学经验的价值和用处,使学生觉得所学的与未来的就业无关;学校未协助学生发展对大学的适切期待,以致被新环境的要求击败;未主动协助学生建立学习的基本技术,学习准备度不够;面对新环境的要求与挑战,产生转换或适应的困难;主修或生涯方向的不确定;学校招生不当,致学生与学校不相融。[16]总体来看,主要是生活适应与学术适应的问题。在美国高校生源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为了提高学生保留率、促进学生成功,新生研讨课的目标与主题将会趋于稳定。三次调查结果也表明,提高学生保留率是当前新生研讨课最主要功能之一。对于国内开设新生研讨课的高校而言,确定课程的目标及主题非常重要,而确定的方式应是建立在新生需求、新生发展状况调查基础上的,否则缺乏针对性的新生研讨课将难以得到学生的认可。最后,美国高校新生研讨课建设方案比较完备。任何一门课程的成熟与发展都需要完备且长期执行的课程建设方案。课程目标、课程主题、课程体系、课程管理、课程指导、教师培训、课程评估构成了课程建设的一系列流程,缺乏任何一个环节,将无法保证课程质量,也将无法带来课程的持续发展。新生研讨课尤其如此,因为以适应为指向的新生研讨课使其与一般以知识为指向的课程相区别,我们要对新生研讨课的课程建设给予特别的关注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