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教学机智从哪里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教学机智从哪里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前段时间,我参加了全区“希望杯”课堂教学比赛活动。选择的课题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乘法》中的第三课《队列表演》(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

一、案例回顾

在课堂中,本着“先学后教”的原则,学生们尝试探索之后,我就安排了展示交流、生生互动的环节。第一位学生的方法是:

先把12分成10和2,然后分别用竖式计算14×2=28,14×10=140,再用竖式计算140+28=168。有位男学生站起来说:“她的方法很好,但是有点麻烦。可以把三个竖式合并成一个竖式。”

我一听,这位学生的发言一语中的,发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连忙请他上台来给大家介绍他的竖式和方法。当他把自己的作品拿到展示台上公之于众时,我的眼睛直盯着大屏幕,脑袋当时就蒙了,大脑真空30秒。当时台下的老师也都坐直了腰板,窃窃私语了起来。

学生既然已经上来了,我就只管先让他把方法讲完再说!由于学生有些紧张,语言也比较邋遢无序,没有把自己的方法讲解清楚,然后我就追问学生:“他的方法你们听懂了吗?”大部分学生一脸迷茫地直摇头。紧接着我又问:“还有不同的算法吗?”另外一位学生介绍了自己的方法。

这位学生的算法正确,讲解还比较清晰准确,我还请他结合点子图再讲一遍竖式中的每一步的意思。然后我就让学生们进行比较:哪一种方法更容易理解,更容易掌握。学生都说第二种。

于是,我就直接评价了:两种竖式计算的方法都是正确的。比较而言,第二种方法更符合我们的思维习惯,所以我们通常是利用第二种算法来进行竖式计算的。

二、赛后反思

赛课之后,我反复地在思考这个算法。为什么第一种算法学生们不容易理解掌握?为什么这种算法不符合我们的思维习惯?在细细琢磨这个竖式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个竖式第一步的计算是4×12=48,但在整个竖式中的计算是这样的顺序和模型:

这与我们以前学习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顺序和书写格式很不一致,我们总是把两位数写在上面,把一位数写在下面,然后再进行计算。

这种计算顺序和书写格式与我们原来的学习经验正好相反,容易混淆,势必会影响到我们的判断和计算,就会容易出错。所以,我们是不是还是应该按照统一的标准、一致的顺序来计算会更好一些呢?

也可以在原题上进行这样的处理,把14和12的位置调换一下,是不是就更加容易明白和理解了呢?

三、感悟思考

重新调整过引导评价的方法后,我再一次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追问。为什么我们总是无法很好地引导、处理课堂中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和突发生成?我想可能有以下这些原因:

1.备教案多,备学生少

在准备一节课时,我们总是习惯先去收集各种资料素材,力求完成一份完美精准的教学设计,为此我们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询师访友,查阅资料,深夜伏案,奋笔疾书。诚然,这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和前提。但是对于学生的情况又花费了多少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去熟悉呢?学生的原有经验有哪些,以前都学过关于这节课的哪些知识,学到了什么程度?这是知识经验。学生的生活经验又有哪些,生活中有没有与之相关的活动或事物,学生熟悉和了解的有多少。另外,学生的思维水平如何,学习起来可能会出现哪些状况,而每一种状况你的引导应对策略又是什么呢?如果我们把学生备透了,把每一个问题,学生的各种状况和反应都预设到了,并且把应对策略也设计完美了,课堂中出现的任何情况我们都能够做到胸有成竹、应对自如,那么这就是一节鲜活的、真实的、有生命力的课堂。这就需要我们做足准备,下深功夫、下细功夫、下久功夫、下真功夫!

2.教学陋习多,突破创新少

在平日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总是习惯按照课前准备的教学设计,一成不变地走完全程,即使课堂中出现了意外情况或生成,考虑到40分钟的课堂时间,我们常常是简而化之,努力地往自己的教学设计上拉,牵引的习惯和痕迹太重,久而久之,自己应对突况的能力和水平就会减弱。很多时候都是一些积重难返的教学陋习支配着我们的教学行为,比如,会习惯性地问学生“明白不明白”“好不好,对不对”等。

3.顾虑杂念多,冷静专注少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基本上是可以做到冷静专注的。但是当有人来听课,或是外出赛课,上公开课的时候,教师本人在上课的时候考虑的因素就比较多。正是这些担忧和顾虑影响了教师的情绪和状态,使得我们无法清晰冷静地聆听学生的发言;对于课堂中出现的问题,无法快速及时地做出准确判断;有时候甚至会使我们遗忘一些明明准备很充分的内容和环节。所以,在赛课时保持冷静的头脑、理性的思维、平和的心态,非常重要。

“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学机智的练就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个厚积薄发、水到渠成的过程。需要我们功夫下在平时,下在课外。

一堂赛课,几番多磨;思索良久,收获颇多!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文化路第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