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在《感悟》中感受精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在《感悟》中感受精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感悟》是作曲家尹晓星十二年前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于2001年2月在《歌曲》杂志上发表。

据作曲家尹晓星自己感言:“《感悟》这首词,极富哲思美,字里行间灿射着一种高尚人格魅力的生命之光!像‘名利终是一幅镣铐’,‘走出困境,是非恩怨一了百了’,‘人生路程千里迢迢’,‘心中自有云淡天高’,‘付出的何需回报’等诗句,其内涵有着深邃的艺术境界和超越时空的审美精神。”

“在酝酿为其作曲时,觉得这首作品应力求具有深沉而真切的艺术内涵,且有着如梦初醒的警觉和憬悟,其音乐语言必须大气而富有思辨性,在表现与抒发内心情感方面,必须以质朴而真切地运用有着独立品性的把握与拿捏艺术境界的方式,力求大气而不俗气,有深度地开掘文本的底蕴……”

纵览全曲,作曲家在创作这一作品时确实推出了一种高雅脱俗,平中见奇,淡中见妙,意中见情的音乐语言,在表达的过程中,始终在“转与变”中保持了音乐风格的一致性和音乐形象的鲜活性。作曲家如果不熟悉西洋传统的作曲技法,不学习和研究上世纪三十年代和“五·四”以来我国优秀的艺术歌曲的创作手法,是难以做到这些的。我之所以能在此曲的旋法结构、节奏布局及和声内涵感觉到我国艺术歌曲的前辈和大家的身影,恰恰证明了作曲家尹晓星在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形成的审美情趣和孜孜不倦的追求。

一、边缘化的旋律风格和音调特点

《感悟》的旋律是一种浸透中国宫、羽调式交替的旋法和音调元素,又果断地从中脱出而采用西洋大小调体系的结构方式而成。是一种全新的、边缘化的“中国大小调”风格的创作思维。在操作中要做到这种自然的交融和结合是有一定难度的。为什么?我们知道,中国清乐调式尽管是属于五声化的七声调式,其音阶排列与西洋自然大小调的音阶排列完全一样,但是在旋律的运行方式上与西洋大小调却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在清乐调式中“偏音”的使用是谨慎而有节制的,并且它是以“辅助音”与“经过音”的形态出现在旋律的弱拍,不会在强拍上停留或作过多地强调,而《感悟》在这方面却打破了这种传统的处理方式,旋律的风格既保留了五声化的特点:

又大胆地采用了典型化的西洋调式的属到主再到下属方向进行方式:

这句旋律我们如果还按照中国调式的调性转换的八个字:“清角为宫、变宫为角”的分析原则,必然会处在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而作曲家尹晓星将此句安排在A段“起、承、转、合”的第三句“转”的位置上,是通过第二句的尾音向上大二度过渡来的,然后在第四句的第一小节通过Ⅲ级具有中性的双重和声功能的“5 6 7 3”这一桥梁完成了“合”到第四句五声化旋律的风格上来,这一调性转换处理得十分协调与自然,完全没有唐突、生硬之感。这与作曲家的创作初衷“力求在独唱旋律中蕴含有和声内涵,旋律色彩与调替的三种逻辑存在”是吻合的。

另外,在词与曲的关系方面,他不但注重保持个性化旋律的音调特点,以汉语的逻辑重音与语调四声关系为前提,注重旋律表达的强弱起伏、停顿及气口的把握,包括先现音的设计都体现了某种语调习惯,比如:

二、老道的结构布局

浏览作曲家尹晓星的很多音乐作品,经常可以看到他喜欢运用变换拍子这一结构模式,初看起来,好像是一种不受曲体限制、自由展开的结构模式,其实是作曲家在把握作品的“思辨性”而独具匠心的一种精心安排。请看A段中的四个乐句的节奏与节拍安排:每个乐句是由3个拍子加入一个拍子构成,也就是说:四个乐句的每个乐句的节拍时值是9拍,是均衡对称的。只是第四个乐句的最后一小节的弱拍有一个侵人性的连接句“啊”。而B段四个乐句却是以拍子为主体,奇数每一句加一个拍子,偶数每一句加两个拍子,节拍模式为:

8拍+10拍+8拍+10拍

A、B段的乐句关系是方整性和对衬性的,但乐句内部节拍关系却不是均衡的。A段的拍子的加入也不在每个乐句的固定位置,从而使音乐的强弱变化处在一种“游移”和“可控”状况,这样,音乐就有了“运动感“和“鲜活性”,对歌唱者的情感表达提供了一种无形的空间,从而使旋律更有了“思考”和“警醒”的作用。

三、创作的新思维和娴熟的音乐技术

作品不大,却用很好的、简练的、娴熟的音乐技术进行完美的处理,使之具备高品位的艺术水准。这是我在看完这首作品后留下的深刻印象,请看音乐前奏的第一句:

已经把全曲的音调特点,旋律风格的进行方式及节拍关系展现出来,三连音作为一个重要的“警醒”动机在歌曲中得以很好的贯穿,全曲在不同的位置出现了7次,而A段的弱起小节也很好地体现了那种思考中的“感”与“悟”,特别是A段每句停顿音(包括旋律进行的和声内涵)都较多地建立在Ⅵ级Ⅱ级和Ⅲ级的小三和弦上,使旋律本身就有了“柔”与“美”的元素。进入B段旋律进行方式与和声内涵突然有了质的改变,旋律有了“精气神”,豁然明亮起来,原来:

旋律的和声内涵注定托以明亮的主大三和弦和下属大三和弦,怎么不明亮和豁然开朗?特别是:

主调向上的纯四度移位是十分有力度的,而“ ”到“ ”的逆行是一种现代的复调技术,在这里处理得也是十分贴切和自然。第一段和第二段的结尾分别为:

材料上也是节省的,第二次仅翻高8度和运用延长音的效果就达到了高潮,而这种“变格”的终止又体现了中国旋律音调的“柔美”特点,当然最后结束的旋律在和声上还提供了可以处理成属十一和弦的正格终止,同样可以达到音响上的另外一种高潮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