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转码的那些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转码的那些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数字视音频和传统的模拟视音频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实现了直接的文件数字化,而不必像传统模拟视频那样需要专门的采集过程进行A/D模数的转换。模拟视频可以借用各种采集输入设备转变成不同格式的文件,这需要一整套采集输入系统。而现在几乎全部都是数字视频的天下,那么,问题就来了,数字格式只是一个大的范畴,其实,各个厂家各种产品之间,由于技术设计和市场定位不同,会采用不同的视频编码进行数字化记录,由此,产生了纷繁复杂的各种编码,而这些编码之间又是不兼容的,或者说,多格式编码混编虽然是非编厂商所大力宣扬的,但怎么都不如统一的编码放在一条时间线上来得爽快。

因此,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完成大量剪辑合成中的多层特效等任务,把不同的视频格式统一转化为非编软件最能发挥优势的编码,这就形成了转码的第一个实际需要。那么,我们剪辑完成之后,输出成什么格式的文件,采用什么样的编码来适应各种播出媒介平台的标准,这就是第二个需要转码的必然过程。一前一后,我们都需要对视频的编码进行加工,由此产生了各类别的转码技术。

什么是编码

谈转码之前,应该了解一下编码的概念,由于数字视频是采用不同的帧内和帧间压缩的方式,相当于把大量的摄像机和传感器获得的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打包,是一个一个打包,还是一捆一捆打包,压缩的程度如何,这些就是编码的作用。最后,用什么统一的口袋进行封装,就形成了各种格式。

这里涉及的技术术语,比如视频的码流有多大,是指视频文件记录的带宽有多宽,一般广播电视级别的常用有50Mbps和25Mbps两种码流,高清则为100Mbps甚至更高。记录下来的码率越高,文件体积越大,当然画面质量越好,相对来说,这类编码多采用I帧独立压缩算法,对于后期剪辑来说很方便,精确度极高,那么,解压缩也相对容易一些,此类文件封装格式大多为AVI或MOV。

而另一种常用的编码形式则为长GOP组合,IBP帧结合,多帧之间用一定的编码规律进行计算压缩,这样,在保证画面质量的前提下,却可以大大降低码率,它的算法中,会适当忽略重复的画面信息,用相关联的信息补足,而对于肉眼来看,几乎看不到那些被压缩掉的数据。这种编码在现在主流的非线性剪辑平台都是可以实现实时剪辑的,因为计算机的速度弥补了在解压缩计算中的因为复杂运算带来的速度迟缓。此类编码格式有MPEG-2、HDV等。

再有就是传输类型的编码,就是时下比较流行的MPEG4之类的格式,这些编码采用了更加大比例的压缩算法,通常使用H.264之类编码标准,它的最大优势是,可以在极低的码率下,以最小的文件量,传输高出本身码率数倍的画面数据,在广播电视数字化和网络传播中,它的应用非常普及。尤其是在家庭高清视频摄制中,这种编码更加适合,但是,由于H.264编码的压缩和解压缩过程相当复杂,那么,一般性的剪辑系统应对起来稍显吃力,要是多层叠加剪辑,码率如果加大,几乎成为不可能的事情,这时候,转码成为第一步要做的事情了。

其实,无论采用什么样的编码,上载到非线编平台之后,软件都要把各种编码进行解压缩,然后暂时放置在缓存中,这个解压缩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硬件资源,解开后的视频数据再进行加工,之后,再打包输出为各种类别的编码进行传播。可以看出,这个过程,解压缩是转码的关键,一个编码是不是容易解开,就决定了它的实践工作效率有多高。而我们所说的转码,其实就要在实际上线剪辑或者输出时,事先把不好处理的编码进行“容易化”,就是这么简单。

常用的转码工具

转码当然需要工具,那么,硬件转码和软件转码是最基本的方式。硬件转码是指,在计算机或者独立的视频服务器上,利用专门的已经固化了某种编解码芯片的板卡,实时对输入的视频数据进行重新的解码和编码,并实时输出给下一个端口需要的视频编码数据。这类板卡在专业的视频制作机构和广播电视播出系统得到大量应用。但它的弱点也非常明显,对于编解码的格式支持不是很多,通用性稍差一些。

更多的转码,是通过各种软件实现的。我们DV剪辑中,高标清都有相应的软件转码解决方案。普通家用的一些软件,现在也提供了转码的功能,比如常见的暴风影音、格式工厂等娱乐软件也都涉足了转码领域,这类软件操作简单,可以很快把视频格式转化为需要的其他编码格式,比如把全高清视频转为标清或高清流媒体格式等等,用于低端硬件上的流畅播出。

相比家庭级别的转码软件,我们专业DV工作者,最好采用专门的非线性剪辑软件进行转码的操作,并能同时在非编软件中进行更加详细的设置,以自定义更加符合最终需要的编码数据。所有的非编软件都支持各种编码的转换,只是支持的封装格式稍有区别,或者需要添加格外的插件来提高兼容性。

如果对转码后的视频质量要求很高,或者高清视频要转码后实现磁转胶上院线播放,那么,就需要使用高端的软件编码器把制作好的文件输出为序列帧,就像一张一张连续的每秒24张图片一样,这种转码的特点是具备了极高的画质,缺点是,文件量巨大,并且需要更高端的后期平台进行处理。

常用的编码转码设置

那么,我们就以非编软件的内置转码功能进行简要介绍,看看我们通常在转码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哪些设置会影响到最后的画面质量和文件大小。

第一,预置文件格式的设置

预置文件是指当你剪辑一个新的工程时,需要第一步设定最佳的也就是最符合最终输出的文件框架,工程设置也有技巧,一般来说,以所具备的素材编码为前提,尽量符合素材的格式标准,这样在剪辑过程中,文件不需要转码可以直接上线。如果是工程设置和素材源码差距较大,会在剪辑当中,实时进行缓存编解码的过程,无疑增加了电脑的工作负荷,甚至影响工作效率。如果是多格式素材混编,可以工程设置为最终要输出的标准。

以非编软件PREMIERE PRO CS5为例简单介绍一下工程设置:

可以看到,软件启动之后,新建立的文件编码列表,其中,除了自身带的工程设置之外,如果想支持更多的专业编码格式,PREMIERE PRO CS5需要额外挂接专门的编码支持插件:MainConcept,通过这个插件,才能支持列表中所见的诸多专业格式。

打开MainConcept及其他编码设置,可以在右面说明栏目中看到相关的基本数据,这些数据是可以再进行自定义设置微调的。

当然,工程也支持目前比较流行的多媒体格式,比如在IPOD之类的移动终端上播放。

我们以MPEG-2全高清格式为例,深入看一下编码设置情况,进入这个选择后,点击常规选项。

这里面就是一些常规的技术数据,我们可以更改画面分辨率大小、帧速率、音频采用等,如果电脑硬件过硬,建议以最大数据位数深度和最高渲染品质进行设置,因为这样会更加有利于高清画质的实时监看。

再看看另一款常用软件EDIUS 6的工程设置方法:

启动后,EDIUS会列出常用的高标清格式,勾选下面的自定义,可以进一步进行细化设置。

比如我们选择HD全高清格式,自定义数据左面板是常规选项。右面板是编码的渲染格式等。

我们一般选择软件自身带的编码,这样剪辑过程会更流畅,这里我们选择CANOPUS HQ编码,软件自带了最佳、很好、标准等规格,越高质量的编码画质越好,但是文件体积也越大,这需要灵活根据硬件配置和工作需要进行选择,一般标准的也可以达到播出要求,最佳的编码适合多次再加工使用,画质损失也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