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于农民工职业道德培养与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农民工职业道德培养与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论文摘要: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总体素质是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根据我国城市化水平低,农村人口多的特殊国情,要加快城镇化进程,较大规模的扩大城市人21的比重,就必须让农民向城镇转移,加快实现农村人口城镇化,而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成为城市人口的排头兵。农民工职业道德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民工能否融入城镇,走进企业,实现农村人口的有序转移,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论文关键词:农民工;职业道德:城乡;一体化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人口的总体素质是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根据我国城市化水平低,农村人口多的特殊国情,要加快城镇化进程,较大规模地扩大城市人口的比重,就必须让农民向城镇转移,加快实现农村人口城镇化,而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成为城市人口的排头兵。农民工职业道德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民工能否融人城镇,走进企业,从事经商等活动,成为新型的产业工人,实现农村人口的有序转移,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一、加强农民工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改革开放30年来,亿万农民工以极大的热情和勇气,走出农村,进城务工或在乡镇企业就业,积极投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为城市创造民财富,为农村增加了收入,为城乡发展注入了活力,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农民工工作,近年来制定了一系列保障农民工权益和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的政策措施,十六大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思路,突破了传统的就农村论农村,就城市论城市的桎梏,从制度和机制上把城乡结合起来,将城乡置于同一层次上谋化,统一协调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内涵丰富,包括经济、市场、人口、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生态环境制度的一体化等。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人口的总体素质是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大量农民工在城乡之间流动就业的现象将长期存在,解决好农民工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不可低估。其中,农民工职业道德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一个焦点。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引导农民有序外出就业,鼓励农民就近转移就业,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将是党和国家长期实施的政策和举措。而农民工要真正能融入城镇、企业或从事经商等活动,不仅要具有劳动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目前,农民工是当代较为庞大的城市从业人群,但他们恰恰又是被忽视的群体,他们脑中没有现代职业道德的观念,左右他们行为的是从父辈继承的传统职业理念和人的本能、或所生活乡村的风俗习惯。我国政府有关部门比较重视农民工的技能培训,但对于他们的职业道德培训重视不够。其实,对于农民工而言,技能固然重要,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职业观念更是不可缺少,只有不断提高农民工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修养,他们才能成为适应时代要求的劳动者。作为农民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和要求,适应不同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凭自己的一技之长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在城镇或企业稳定就业,并有序地转变为城镇居民,为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二、农民工职业道德的现状和特点

目前,我国农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4.8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40.31%,初中文化程度占48.0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1.6%,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只占0.5%。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相互联系最重要的桥梁之一就是人们所从事的职业活动。具体职业活动要求不断地去学习、模仿,形成经验,提高能力,使自我不断趋向于成熟和完善。由于农民工的文化素质偏低,这一过程做起来是非常困难:

1、劳动技能低,缺乏进取的意识。一方面,农民工原先祖祖辈辈是农民,他们对传统的农业生产非常熟悉,但现在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工从农业生产领域转移到建筑、运输、经商、饮食等行业中,这些行业对于农民工来说是非常陌生的,要做好新的工作,需要从业者不断学习和实践。另一方面,相当一部份人思想比较保守,小农意识和“守土”观念突出,对外出务工顾虑重重,乐于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也不愿意自觉学习,主动提高自身素质。所以,除能做劳动技能低的体力劳动以外,难以从事技术含量较高的第二、第三产业的工作。

2、现代职业纪律思想有待培养。现代职业纪律是指现代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守的各种行业法规和制度,具体讲,是指与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各种规定。

由于农民工文化素质偏低,一方面,对党和国家关于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不了解或不理解,甚至有误解,不会学政策,不会用政策,另一方面,农民工法律意识谈薄,不学法,不懂法,也不用法,遇到问题不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仅凭经验或意气用事来解决问题,结果,问题得不到解决。另一方面,农民工受骗上当的现象比较多,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比较普遍。长期的农村个体劳动,农村劳动力养成了自由散漫的习惯,对于现代企业严格管理的规章制度,要遵守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因此,农民工外出务工的过程中,难以适应机械化大生产的工作环境,工作变换较大,外流现象比较普遍,要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不断提高农民工的职业道德水平和加大各种技能培训;许多农民工缺乏进取的意识和不断学习的精神,不能适应转移就业的需要。农民工相当一部份人思想比较保守,主观上家长制作风比较严重,听不进去合理的批评和建议,更不愿意接受学习和教育培训。部分务工人员依赖思想严重,竞争意识差,自身素质与期望值反差过大。有的受环境、语言、生活习惯、工作能力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对外出务工遇到的困难缺乏思想心理准备。有的思想走向误区,因情绪一时冲动,不打招呼,离开用工单位,造成严重后果,不从自身找原因,而是夸大企业不足,片面强调客观原因,这些不良的言行和错误的思想,直接影响农民工的形象。

3、部分农民工存在重视职业利益,轻视职业责任的情况。职业是人们由于特定的社会分工而形成的具有专门业务和特定职责的社会活动。它包括四方面的内涵:责、能、权、利。责是指职业所要承担的社会职责,能是指职业能力,权是指社会为了使从业者顺利完成职业责任而提供便利条件,利是指职业利益,即社会对从业者履行完职业职责后的回报。就“责、能、权、利”四方面关系而言,职业职责为职业的首要内涵,是职业活动的实质,职业利益的实现必须建立在职责责任完成的基础上。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职业实质的认识存在误区。就普通的从业者而言,存在重利轻责现象。不例外,部分农民工误认为职业活动的实质是职业利益,履行职责只是获取利益的手段,所以,进入工作岗位后,他们就会不重视职业责任,为利益忽略责任,置职业责任于不顾,损人利己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加强农民工职业道德修养的对策

我国的各行各业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职业活动中,都必须遵循由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原则派生出来的、适用于各种行业和职业的道德规范,这些具有普通意义的职业道德行为标准,构成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体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做出的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为我们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目标,即“大力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它是我们确立新型的职业道德规范的指南。农民工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既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的长期的职业活动逐步形成的。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品质和较高的道德水平,关键在于农民工自己在职业活动能够按照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自觉地接受职业道德教育和培训。

1、必须高度重视农民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工作从业人员的社会流动性强,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工业化的推进和城镇化的发展,全国已有超过1/3的农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农民工能不能被城市、企业和其它行业接受,取决于农民职业道德修养的高低。农民工是中国当代较为庞大的城市从业人群,但他们恰恰又是被理论忽视的群体,他们脑中没有现代职业道德的观念,左右他们行为的是从父辈那儿继承的传统职业理论和人的本能。随着现代职业道德规范、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相继推出,借助于对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我荣辱观的宣传,人们开始更多地关心其职业活动是否符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是否与科学发展相一致,客观上建立起了与现代职业道德规范、科学发展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相一致、突出责任的现代社会职业活动评价体系,为加强农民职业道德教育和培训奠定了理论基础。

2、加大职业道德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引导农民工职业道德建设工作。加强农民工职业道德建设,一要明确侧重点,拓宽思路,注意承传与创新的结合,以企业、社区、县、乡、村人力资源管理为载体,让那些积极的、健康的古朴职业观念得以“活态传承”。二要充分利用电视、电影、报刊等新闻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宣传农民工遵守职业道德的先进典型。三要充分发挥基层党团组织、工会、妇联的作用,开展放电影、普法宣传教育、职业道德教育、防艾滋病讲座、消防知识等一系列公益活动,运用群众身边的事引导和教育群众,让他们切身感受到遵守职业道德的巨大作用以及带来的经济实惠,引导农民工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适应发展潮流,自觉走出家门,走出土地,走出农村,在更大的范围、更广的领域就业、创业,寻求更好的发展,同时,要让现代职业充实农民工头脑,使农民工成为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产业工人。

3、要与时俱进地加强农民工的职业道德教育。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新的行业不断涌现,某些新兴行业不仅人数越来越多(如各种服务业),影响越来越大,从事这些新增行业的从业人员多数是农民工,他们的职业责任、职业纪律的教育培训要与进俱进,要尽量立足现实社会的典型事件,以真实存在的、典型的不道德职业行为,分析它们对国家,对社会、对个人及职业本身的危害性,让受教育者理解遵守职业道德的意义。

4、加大职业培训的力度,全力打造农民工劳务品牌。各相关部门要下决心全面整合培训资源,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优势,健全培训体系,完善培训机制,逐步形成省、州、县三级培训的支撑平台,加大培训资金的投入力度,将培训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分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加大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培训的力度,逐步形成政府引导,行业组织,企业重视、各类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培训的格局。强化农民工职业道德、文明行为习惯、政策法律法规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全面提高农民工的层次、质量。加强乡镇培训基础建设,解决农民工没钱培训和离不开家培训的问题。建立农民工学习激励机制,鼓励农民工参加学习评优活动,培训合格者,能获得合格证书被评为优秀学员的,由企业或相关部门给予一定的经济或物质奖励,切实调动广大农民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5、企业负责具体落实,努力确保培训实效。企业作为教育培训活动的具体落实者,同时是培训的直接受益者,要求企业积极参与。依据“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利用工地食堂或活动场地,用雨天或晚上等业余时间培训,培训内容为维权知识、文明礼仪、道德法制、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等内容。通过培训不断提高农民工的素质和道德修养。

6、农民工要自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一方面,在职业活动中自觉学习立等规范理论和知识,不断进行职业道德修养,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另一方面,自觉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经常检查自己的职业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的要求,自觉纠正不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使自己逐渐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是信用经济,是道德经济。农民工只有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成为一个受社会欢迎的人,成为一个高尚的、对社会对人民有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