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学生的需求,数学教学的起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学生的需求,数学教学的起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一家公司的信条――“始于客户的需求,终于客户的满意。”只感觉这家公司宗旨准确,思想现代。随即便想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教学不也应是始于学生的需求,终于学生的满意吗?由此,引发了我一定的思考。

新课程实施中,教师们已清晰地认识到:数学教学应建立在学生需求的基础上,也就是说,数学教学的起点应是学生的需求。但是,究竟什么是学生所需求的呢?为什么要以学生的心理需求作为数学教学的起点?怎样的课堂教学才是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的呢?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学生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学生有了解更多数学知识的心理需求,有玩耍、娱乐、活动的心理需求,有希望与小伙伴合作解决问题的心理需求,有希望自己能发现什么新问题或解决问题的心理需求,有体验成功快乐的心理需求,等等。

以前,经常听到老师们在上课前对学生说:“希望大家好好配合老师。”课上老师严谨的教学,学生精彩的发言,只感到学生配合老师真好,其实是老师在演戏,从始至终是老师在唱主角,学生在唱配角。这个主角唱得时间还不短,自己怎样想就拉着学生怎样想,最终导致课堂死气沉沉,学生的才能得不到彰显,潜力得不到发挥,个性得不到张扬。如今,课程改革风吹八方,老师们终于也改口了:“老师会好好配合同学们的。”角色转换了,学生想学什么老师就指导什么,学生需求什么,老师就帮助其获得。课堂活跃了,能言善辩的学生多了,有能力的学生多了,不用多言,新时代需要的就是这样有个性、有能力、有学识的学生。是啊,我们要以学生的需求作为教学的起点,事实也证明,学生在有内心需求的时候能学得最好。

数学教学始于学生的需求,就要求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方法,应考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从学生的心理与实际出发,以此作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起点,并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心理需求进行课堂教学。正如奥苏伯尔所说:“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

那么如何做才是符合学生的需求呢?下面结合一些实践,谈谈几点体会。

一、课堂应是趣味的游戏场

学生的学习由“趣”产生,只要是学生觉得有趣味性的内容,就有兴趣去探究学习。而喜欢游戏是学生的天性,是他们最熟悉、乐于参与的活动。他们在游戏中认识事物,并在其中汲取生长所需要的知识与经验。所以,教师在呈现学习内容或组织活动过程时,应以“趣”字为首,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创设有趣的游戏情境,组织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学有收获,而且能体验到学习所带来的乐趣。

我们经常发现在低年级数学课堂中组织一些吸引人的游戏活动,如“钻山洞”“开火车”“找朋友”等,其实,中、高年级也可以创设一些有趣味的游戏情景,组织有趣味的游戏活动,只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即可。如学习了“数的意义”后,教师组织学生做一个猜电话号码的游戏,教师提供一些“神秘”的信息,如第一个数字是最小的质数,第二个数字是最小的自然数等等。学生猜号码饶有兴趣,不仅促进了学生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又检验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把游戏引入课堂,寓教学于游戏中,不仅满足了学生的需求,又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课堂应是生活的多棱镜

课堂教学曾一度被视为特殊的认识活动,把课堂与生活割裂。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应还课堂以本来面目,应时时刻刻洋溢着生活的气息。教师应选择一些生活素材,创设一些生活情境,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课堂中来展现丰富的生活情景,反映课堂是一个“生活场”,从而折射出丰富的生活经验,在生活经验积淀下来认识或研究新的数学问题。

如在教学“简单的数据整理”时,讨论哪种牛奶口味最受同学们欢迎的问题,对学生的牛奶口味喜好统计整理,统计的是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内容,学生很有兴趣。又如在本堂课中,还统计了每一小组作业优秀率情况,学生交流时,不仅汇报了作业优秀情况,还交流了根据统计情况而想到的问题。如一个学生说:“我们一小组中的某某,要加把油,赶上其他同学。”这样的教学,已不仅仅是完成数学任务了,更自然地流露出了学生的情感。所以,生活是学习的起点,也是学习的终点,学生的数学学习必须是现实的。

三、课堂应是活动的好场所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既然学生有渴望成为探究者、发现者的需求,如果教师不提供材料,那么学生对知识的兴趣也会渐渐消失的。教师需要不断地扶植和巩固学生想要成为发现者的愿望,并通过一定的活动来实现他们的愿望,尤其是在学生需要动手时,活动显得尤为重要。

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学生拿到了圆规,第一件事便是用圆规画圆。教师了解到学生的这一心理需求,就请学生在利用圆形物体和圆规画圆,从而在画圆过程中产生一些数学问题,“为什么有的圆画在这儿,有的圆却画在那儿?”“为什么有的圆大有的圆小?”再通过一些演示活动,折纸活动等来认识圆的特征,把画圆与认识圆融为一体,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要始于学生的内心需求,让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既要让学生经历学习的全过程,了解知识获得的来龙去脉,又要让学生的思维发展留有一定的空间。如何更有效地在课堂实践中做到这一点,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与实践。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洛社中心小学)

责编 /齐鲁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