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于J―曲线效应的理论实证分析综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J―曲线效应的理论实证分析综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F01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11-002-01

摘 要 本文从Magee1973年对J―曲线效应的分析开始,叙述了从这一时期开始到2007年为止一些国际国内主要的对J―曲线效应的理论实证分析,并对目前中国如何应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提出一些意见。

关键词 J―曲线效应 协整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 马歇尔―勒纳条件 需求函数 贸易平衡 贸易收支

对J―曲线效应的一般解释是:由于进出口需求在短期内缺乏弹性,需求量变化不大,因此本币升值(贬值)时的价格效应会导致本国出口额增加(减少),进口额减少(增加),贸易收支顺差增加(减少);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需求量开始得到调整,贸易收支顺差也随之减小(扩大)。若以时间为横轴,贸易收支为纵轴绘制图形,可以得到一条类似英文字母“J”的曲线,此为J―曲线效应的由来。

一、国外对J―曲线效应的理论实证分析

Magee1973年对J―曲线效应进行了较细致的分析,分析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平衡产生滞后影响的微观原。Dornbusch 1976年:如果考虑货币贬值效应的时滞问题,因汇率变动引导金融资产价格的变动可在瞬间完成,而其引导的全球贸易和国民收入的变动相对迟缓,故货币贬值可能导致贸易收支项在短暂恶化后在逐步改善。Bahmani-Oskooee,1985\1989:对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分析表明相对软弱的金融体系和封闭的经济运行、长期和严重的贸易逆差、较高的进口需求刚性往往导致汇率变动的J―曲线效应弱化或变形。Meade1988年认为汇率浮动机制较为灵活和经济开放程度较高的国家汇率变动的J―曲线效应比较明显。保罗霍尔伍德等1996年提出如果事先考虑回归性预期,那么即使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本币的贬值和扩张也不一定能带来J―曲线效应。Ahmad 与Yang(2004)分析中国与西方7国集团之间的双边贸易,协整分析和因果检验的实证结果并不支持人民币贬值的J―曲线效应。

近年来,随着协整理论的提出和计量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一些新的方法被应用到其中。如VAR模型(Demiden and Pastine,1995),VECM模型(Hacker and Hatemi-J,2003)被广泛采用。

二、国内对J―曲线效应的研究

张兆勇(1996)的结论是汇率变动并非贸易平衡决定的Granger成因,因而认为我国1991年至1996年的贸易收支中不存在J―曲线效应现象。唐兴国(1999)对我国1982-1995年间的贸易收支决定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计算1994年人民币贬值对1997年和1998年贸易收支的影响,通过J―曲线效应探讨人民币升值的利弊。伟等(2001)通过进口需求函数、出口需求函数和贸易平衡项函数分析人民币的J―曲线效应,发现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出口和贸易收支影响存在3个季度的时滞效应。李晓峰、王相宁(2006)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对1995年以后的人民币汇率是否存在J―曲线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贬值对贸易收支改善的效应时滞在1-2个季度。

三、如何应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自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以来,在我国强大的经济增长态势的支撑下,在不断扩大的对外开放程度的推动下,人民币的汇率水平稳中有升。人民币升值与汇率稳定舆论突出,我国人民币升值负面压力扩大。面对这一压力我们不能盲从,通过以上对人民币的J-曲线效应的研究我们看到我国目前仍然属于贸易合同均以美元表示的、贸易依赖程度较大的开放经济;从而在进出口价格弹性符号短期内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不会显示反J-曲线效应。因此在人民币升值压力较大时,应选择基准汇率浮动范围较小的汇率改革。

参考文献:

[1]Magee SP currency contracts pass through and devaluation.economic activity.1973.

[2]Junz Helen and Rudolf Rhomberg.Price competitiveness in export trade among industrial countri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3.

[3]Miles M A.the effects of devaluation on the trade balance and the balance of payment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79.

[4]Bahmani-Oskooee M.Devaluation and the J curve:some evidence from LDCs.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85.

[5]Demirden T and Pastine I.Flexible exchange rates and J-curve:an alternative approach.economic letters.1995.

[6]钟伟,胡松明,代慧君.人民币J-曲线效应的经验分析.世界经济.2001.

[7]李晓峰,王相宁,人民币J-曲线效应的统计分析.数理统计与管理.2006.

[8]保罗•霍尔伍德等.国际货币与金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9]李治国,徐剑刚,曾利飞.人民币升值压力下存在J-曲线效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