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小学语文是小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效的语文课堂建立在师生开展有效互动的课堂模式之中。本文简述了现行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经验,从增强互动意识、转变互动方式等几个方面,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策略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师生互动 策略探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9-0098-02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

1.教师缺乏互动意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逐渐地接受全新的教学理念。然而,部分教师仍然没有创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尤其是一些教学时间较长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缺少新的教学理念,缺乏互动意识,致使师生之间的互动效果并不理想。即使一些教师具有创新意识,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能够有效抓住互拥幕会,操作的效果并不明显。

2.教师互动方法陈旧

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是构建和谐教学氛围的重要途径,但并不是实际教学中的每一堂课都适用互动教学。很多教师都追求新颖的教学方法,盲目地进行互动教学,在互动教学中教师将自己处于权威者与领导者的地位,导致学生进行互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高。此外,师生之间的互动方法比较单一。互动一般以提问为主要的形式,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逐渐失去互动的兴趣与积极性,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心理具有倾向性,学生被提问的机会是不均等的,从而打击了学生互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教师难以准确把握互动时机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需要教师准确地把握互动的时机。教师如何把握互动时机,需要具有一定的经验与感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包括很多的类型,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类型把握不同的时机,否则就会取得相反的效果。教师在学生进行探讨与讨论的时候,随意地打断学生的对话进行互动,学生会产生不耐烦的情绪,互动不能够产生良好的效果。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有效途径

1.教师应增强互动意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若想提高师生之间互动的有效性,教师要增强互动意识,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与互动。例如在学习《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的时候,由于这篇课文的故事性很强,教师可以创设相应的情境,引导学生朗诵、表演、情景再现等形式进行互动,引导学生逐渐地了解故事情节,深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丰富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与情感表达能力。另外,教师的教学理念与互动观念也需要不断地转变,牢固树立师生在教学中地位平等的观念,增强学生的个体观念,意识到自身在互动过程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进行互动的积极性与自主性。

2.教师要转变互动方式

小学生的心理年龄与认知水平并不成熟,不能直接消化语文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小学语文的教材内容,不断深化理论知识,促进学生加强对语文学科极其功能认识。教师需要恨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采取互动教学的方式,在这种互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互动方式有很多种,例如语言上互动、情境中互动等形式,教师要将各种互动方式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发展,增强学生进行互动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不断提高。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互动方式要丰富多彩,灵活多样,调动学生进行互动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加强言语上的沟通与交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需要加强交流与沟通,这种沟通需要体现在课堂中的提问。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实际的教学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提问、交流与沟通例如,在学习“我选我”这篇课文的时候,课文中国的主人公王宁推荐自己当班干部,这与中国传统习俗中的谦卑的思想不符合,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两种做法进行讨论,探讨这种做法的意义。对学生的思想与行动进行积极的引导,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升学生白训既括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4.教师要学会倾听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师生互动,要求教师从三尺讲台走向广大学生,学会倾听。倾听的对象就是学生,听学生如何读书,听学生如何讨论,听学生如何发言。教师在倾听中要做到诚心、耐心。教师在倾听中,要放下自身的权威与领导心态,带着平等的态度进行互动学习,引导学生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另外,在互动学习中尽量避免倾向性,不要仅仅听取优秀学生的意见与建议,要采取成绩较差学生的看法对学习互动进行全面的、细致的观察,以此为依据全面地进行互动教学。

参考文献:

[1]杨云霞.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研究[J].考试周刊,2013,(74).

[2]杨靖东.浅析小学语文教学师生互动的语言沟通[J].中国校外教育, 20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