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河南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河南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河南作为我国入口和农业大省,由于其农村中存在的大量剩余劳动力,造成了就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错位,这严重地制约着河南农业现代化和经济结构高级化的实现。实践证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直接影响着河南经济增长的速度,因此,应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劳动力的转移,以此为契机加速河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关键词:剩余劳动力;二元经济;产业结构;人力资本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厅2006年软科学计划研究项目(061301330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赵翠红(1963-),女,河南襄城入,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7.61;F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7)03-0073-04 收稿日期:2007-01-02

在“二元经济”社会中,由于农村中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致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严重落后于城市。所谓“二元经济”(Dual Economies),主要指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在实现产业结构转换和工业化过程中,由于部门间生产函数与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区域间或区域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等原因导致的经济性两极分化现象。从经济学研究的历史线索来看,关于二元经济的思想很早就受到关注。早期重农学派,以及以李嘉图、马尔萨斯等为代表的古典学派都有过相关论述(古斯塔夫・拉尼斯,1988)。但第一个明确提出、并在现代意义上使用这个概念的是荷兰经济学家J.H.伯克(J.H.Boeke,1953)。真正掀起二元经济研究热潮的是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W.A.Lewis,1954)。随后二元经济理论模型经拉尼斯(Gustav Ranis)和费景汉(John C.H.Fei)、乔根森(D.Wjor-genson)、托达罗(Michael P.Todaro)等人的修正和发展,形成当展经济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分支。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对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有着较为深刻的影响,成为不少经济学家研究的出发点。陈吉元和胡必亮(1994)基于农村工业的异军突起,提出了包括农业部门经济、农村工业部门经济、城市部门经济构成的三元经济结构理论。John.Z.Ma(1999)、赵阳(2000)在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时分别提出了双二元结构,即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的二元性同时也伴随着各自内部经济成分的二元性。高立金(1997)、周天勇(2001)等结合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实际情况对托达罗模型进行了适当的修改。对二元经济结构的研究,其目的在于尽快消除二元经济现象,促使经济快速、协调发展。因此,如何消除经济中的二元结构现象,是落后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必须要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其实质在于采取什么样的发展路径和制订什么样的政策手段,使经济以最低的成本和代价,尽可能快地步入到“同质”的现代化经济中。

河南作为农业和人口大省,在近年来以中原城市群的快速发展为标志引领中部崛起的同时,农村中仍然存在着数量巨大的剩余劳动力,属于比较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这对河南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严重制约着就业结构进而影响经济结构的高度化。本文从实证分析的角度,用最新的数据论证说明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对河南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缓慢造成就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错位

1.河南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状况

区域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部门之间的产值结构波动是由各部门的增长速度决定的,而增长速度又受投入要素增长的影响。劳动力作为一种重要的投入要素,如果在产业均衡协调发展的情况下,其变动应与产值结构变动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吻合,但在河南的发展过程中,虽然二者在变动趋势上表现出大体一致,而在产值份额上却表现出明显的错位(见表1)。

产业结构偏离度是指产业的劳动力结构与增加值结构之间的一种不对称状况,反映了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利用结构转换偏离度模型,可以对河南劳动力投入结构与产值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其模型如下:

ELij=Cij(GDP)-Cij(L)

D=∑|ELij|

式中Cij(GDP)代表第j年第i产业产值增加值占当年GDP总量的比重;Cij(L)为第j年第i产业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ELij表示第j年就业结构的产业错位值;D代表整个经济的结构偏离度。

从理论上讲,产业结构及其转变应与就业人员(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分布相一致,即各次产业相应比例的劳动力应创造相应份额的增加值。但现实中并非如此,GDP产业结构与劳动力产业结构之间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即产业结构错位值ELij≠0产业结构错位值具有以下涵义:

(1)如果各次产业之间内在的劳动生产率相同,而且劳动力充分就业(实际劳动生产率与内在劳动生产率相等),则不存在产业结构错位,Eij=0。反之,如果各次产业之间内在劳动生产率相同,且ELij<0,则表示j年第i产业存在剩余劳动力;产业错位值大于零ELij>0表示j年i产业劳动力短缺,在业劳动力超负荷劳动;ELij=0表示j年第i产业劳动力充分就业。

(2)对于某一产业i,ELij≠0,则各次产业间的实际劳动力生产率存在着差异。当ELij<0,表示j年第i产业的实际劳动生产率低于其他某次产业;当ELij>0,表示j年第i产业的实际劳动生产率高于其他某次产业;当ELij=0,表示j年第i产业的实际劳动生产率等于本产业的内在劳动生产率。

(3)不同学者实证研究表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对应于一定的产业结构和错位幅度(如表2)。

根据产业错位值的涵义(1)和(2),产业结构与劳动力就业结构存在着错位,主要原因是各次产业的内在劳动生产率存在着差异以及存在剩余劳动力。根据国际经验,结构偏离度的一般趋势是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不断下降的。偏离度的绝对值越小,说明劳动力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的吻合越

好。

3.河南的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

根据以上关于产业结构偏离度的模型可以测算出河南(1978~2005年)的结构偏离度(见表3),并通过比较分析出河南GDP产业结构与劳动力就业结构的错位幅度变动,以此揭示说明在河南产业结构转换中的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作用。

对河南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就业结构的比较分析发现:

(1)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河南GDP产业结构变动和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动基本遵循克拉克定律,即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但从表3可以看出,二者之间的错位状况仍显著存在,且随着时间的变动幅度不大。

(2)整体来看,在1978-2005年间,河南的产业结构错位幅度是渐趋缩小的,但整个偏离度下降不多。尤其是农业错位幅度反复性强,基本上没有下降。按照上述模型,以河南现在的人均收入水平,产业结构的错位幅度至少应与人均1000美元的结构相似,但除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比重差距近几年来有所减小达到模型所述外,其他产业错位幅度调整并不明显。

(3)单从各次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偏离度从1978年的40.8%下降到2005年的37.5%,但偏离度绝对值仍然很大,年下降幅度很小;第二产业的偏离度在改革初期迅速下降,1985年已经降到22.7%,在随后的15年里,虽有波动但一直变化不大,处于一种稳定状态。这显然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第三产业的正向偏离度与第一产业的变动过程一致,表现为明显的波动变化,2005年河南第三产业正向偏离度为7.5%,表明对劳动力的吸收不够。

(4)对比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偏离度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可以知道,在劳动力转移快的时期,总偏离度下降也快,反之亦然。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质就是劳动资源在社会不同部门之间的再配置。劳动力从低效益的农业部门向高效益的非农业部门的转移,势必提高劳动力的总体收益率,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1.模型

一个比较简单的测算模型可以从总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公式中得到。总产出V为总劳动生产率Y与投入的总劳动力数量L之积:

V=L*Y

(1)

由(1)式可以得到总产出的增长率GV为投入的全部劳动力的增长率GL与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之和:

GV=GL+GY

(2)

如果将生产部门只划分为两个部门即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的话(分别记为i=1,2),总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可进一步进行如下分解:

GY=(P1GY1+P2GY2)+(P1Gr2+P2Gr2)

(3)

式中Pi=Vi/V为不同部门在总产出(GDP)中的比重,Gyi代表不同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率,Gni代表不同部门就业比重的变化率。(3)式表明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率GY由两项因素构成:一是劳动者人均产出的部门增长率的加权平均数,即不同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加权平均数,记为B(y);二是具有不同劳动生产率的部门之间的劳动力流动。可见,第二项代表了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之间就业变化对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影响,视其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再配置效益,记为A(y)。因此,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总劳动生产率增长和总产出增长的贡献分别为

Eay=A(y)/Gy

(4)

Eav=A(y)/GV

(5)

在具体测算中,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率是通过(2)式由总产出(GDP)的增长率与总劳动投入的增长率之差决定的;同时,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再配置效益A(y)是通过(3)式由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与分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的加权和之差决定的。

2.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

农村剩余劳动力再配置效益的表现是,劳动力从低效率的农业部门转向高效率的非农业部门导致全社会总体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带动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事实上,剩余劳动力从低效益的农业转向高效益的非农业,不仅可以提高全社会总体劳动生产率,还可以提高农业部门自身的劳动生产率。

由表4可以看出改革开放后,无论是农业部门还是非农业部门,或者是全社会总体劳动生产率,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表5列出了河南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的资源再配置效益对河南经济增长的情况。

从表5可以看出从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时期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劳动生产率及经济增长的贡献情况:

(1)1979~1998年GDP年均增长11.2%,劳动力增长2.9%,劳动生产率增长8.0%。劳动力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为25.9%,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GDP增长的贡献为71.4%,两者共同作用的不可分解因素的贡献为2.68%。可见在这期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河南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而在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中,由于劳动力由低效益的农业转向高效益的非农产业带来的贡献约为31.4%。因此,在河南的GDP增长中,源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的贡献率约22.43%。

(2)1999~2005年,是经济发展的平稳时期,河南GDP的年均增长率上升为11.1%,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为9.5%,对GDP增长的贡献为85.69%。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中,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部分占23.8%;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GDP增长的贡献升至20.4%。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在河南经济增长中起到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因为这种资源再配置效应尤其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1979-1998年问,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的速度较

快,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和GDP增长率的贡献率分别为31.4%和22.4%。而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最低的1986~1990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和GDP增长率的贡献率仍分别为17.9%和11.5%,二者相比差距是相当大。

三、政策建议

1.加快以户籍制度为中心的制度变革

户籍制度一直是造成城乡分割的壁垒,而以户籍制度为基础形成的就业制度、社会福利制度等进一步强化了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局面。这些制度因素形成了城市与农村间劳动力市场“屏障”,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形成制度约束。虽然随着改革的深化,制度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约束有所放松,但是由于客观存在的制度惯性和部门利益冲突,使得近几年的制度变革难以推进,甚至有时出现制度变革中的“旧病复萌”态势。而从市场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消除制度因素对劳动力转移的阻滞作用,加快推进制度变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不仅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要,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张桂文,2005)。

2.从深度和广度推进现有城市化水平

户籍制度的放开只是第一步,重要的是要给进城的农民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因而加快以第二、三产业和扩大内需为特点的城市化建设,进一步提高现有城市的城市化水平是必不可少的选择。

就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城市化具体方针应该是合理发展与改造大城市,重点发展中心城市,适度发展中小城市,增加城市的就业岗位,增强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轨迹看,第三产业不仅是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主体,也是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部门。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压力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农村第三产业不仅总量小,而且结构不合理,专业化、社会化水平低。一方面不仅制约了农村第一、二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容量。因此,应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投资,促使第三产业加快发展,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

3.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加快人力资本形成

提高农民素质,使之能适应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规则是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因为即使户籍制度放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没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农民也只能望“工”兴叹。随着现代化产业的加快发展,知识、技术更新速度不断加快,这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农村劳动力要想顺利实现转移,必须达到现代化产业发展所必需的素质要求,否则就会出现低素质的农村劳动力供给与高素质的城市劳动力需求之间的矛盾,形成城市就业的“素质门槛”与城乡人力资本鸿沟,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产生不利影响。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水平,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保证。为此,应继续改革农村教育投资体制。同时,应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农民技能培训的财政投入,加大对落后地区农村教育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确保农村教育经费的按时投入和农村教师工资的按时足额发放(李勋来、李国平,2005)。

(编校:书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