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探索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探索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的父母外出经商、务工,把他们留在原住地交给其祖辈或其他亲戚照料。这部分儿童由于长期亲子分离,得不到父母面对面的教育和关爱,存在严重的亲子教育缺失,往往会引发安全问题、心理问题、行为问题、生活问题和学习问题。这些问题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应当引起我们学校、社会和家庭的高度重视,积极寻求解决途径,把“留守儿童”教育好,管理好,让他们健康成长。

关键词 “留守儿童” 教育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1-0109-01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程度加深,城市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来发展经济,而农村大量廉价的劳动力正好补其空缺。由于种种原因,农民工又不能把儿女带在身边,于是就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未成人年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在一起。 近日,本人对我校的儿童进行了一项调查:我校有456名儿童,在被调查的儿童中,父母双亲外出务工的儿童有110人,占被调查儿童总数的24%;单亲外出务工的儿童有130人,占被调查儿童总数的28%;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中成绩优秀的不足4%,85%以上成绩中等或偏下。在240名“留守儿童”中,有95人被托付祖辈照管,占39 %;有15人被托付给亲戚照管,占6%;有70人是由母亲在家照管,占29 %;有60人是由父亲照管,占25%。也就是说,“留守儿童”托付祖辈照管居第一位,母亲照管居第二位,父亲照管居第三位,亲戚照管居第四位。这些“留守儿童”和爷爷奶奶生活,他们正处在受教育的年龄,由于远离父母,心理和生理成长都面临着许多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社会问题了,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源源不断地涌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下降、中途辍学的现象也日趋严重,它将直接影响农村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应当引起家长、学校、政府、社会等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政府大力推进各种制度的改革,如城乡就业制度、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医疗及住房制度等等,从而消除农民工城乡流动的制度壁垒,给农民工及其子女真正的市民待遇,从政策上鼓励更多的农民工将其子女带在身边,让他们也能像城市学生一样平等地就近入学,从而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 政府可以因地制宜,大力引进工业企业,为农民工就近提供就业机会,也可以加大对农民工的技术培训,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为回乡创业的农民工提供优惠的政策待遇。让广大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在家门口也能就业,在家也能劳动致富,减少外出务工的农民工的数量,从而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让父母成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主体。

2.实行“留守儿童”寄宿制。确保在时间和空间上对孩子的有效监管,解决对“留守儿童”管理监护不力、管理不到位的实际问题。父母不在家,学校的作用就变得非常重要。在寄宿制学校中,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生活和安全责任实行全方位管理,教师既做到教书育人又扮演“父母”身份的角色,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较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直接关心和临时监护人无力辅导功课等问题。

3.注重“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把关爱留给儿童。“留守儿童”从小缺乏父母的关爱,这就需要长辈、老师与他们进行情感上的沟通,要尽量寻找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扬他们的特长,并适时加以引导;要注意谈话的技巧和方法,美的语言。做到这些,不但可以更好地传授知识,而且还可以陶冶孩子的情操,净化孩子的心灵。在与留守儿童进行情感沟通时,脸上一定要有微笑。微笑是一种自信、一种教养,是良好的风度、成熟的心态;微笑是对成功的赞许,对失败的鼓励;微笑是朵朵小花,应绽放在“留守儿童”寂寞的心田。

4.净化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政府各职能部门加大净化学校周边环境的力度,坚决禁止网吧、游戏厅、歌舞厅等等游乐场所向青少年,特别是“留守儿童”开放。

总之,“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很复杂的社会问题,是教育工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它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广大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稳定关系,关系到农村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要充分协调和发动学校、家庭和社会力量,共同关注并切实解决好“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更好地推动我们的社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