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唤醒 共生 成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唤醒 共生 成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机制是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开拓并落实这一途径,需要强化管理,有序进行;深入研究,提高实效;领导参与,加强指导。

关键词:校本教研;教研机制;教师专业化成长;加强领导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17-0016-02

教师是学校创造性劳动的主体,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和实践者,也是现代教育的开拓者。教师的教育观念、知识水平、教育技能和创新精神直接影响着学校教学质量这一生命线,影响着学校办学目标的实现。所以,培养一支学习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面临的首要任务。基于实际、立足校际的校本教研是实现这一任务的有效形式。

在近几年的课改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的真正成长不只在于岗前培训,也不只在于过程中的脱产培训,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能力提升归根结底是在于教学实践中。新的教育思想,必然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中产生;新的教育观念,也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的探索之中逐步确立。因此,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机制是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强化管理,有序进行

校本教研是以人为基础的,追求的是学校、教师、学生发展的和谐统一。全体教师是校本教研的参与者、行动者和研究者,提高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是实施校本教研、提高教研质量的前提。为了落实校本教研,鼓励教师积极投入,我校首先规范校本教研管理体系,促使校本教研活动正常化、制度化。

1.学校教务处主要进行校本教研的总体规划和管理工作,加强指导力度,组织教师开展理论学习和校本课题研究;学科教研组则从教师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研究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分工具体,责任明确,保障校本教研有序化、常规化开展。

2.从学校教研发展的实际出发,逐步形成校本教研的一套管理制度,主要有:教师培训制度、课题研究管理制度、学校教研活动制度、学校教科研评价与奖惩制度等,并把校本教研成果纳入教师的考核。这样,既有健全的制度保证,又有科学的评价激励,促使教师参与教研由被动消极变得主动积极,尤其是一部分中青年教师在校本教研中迅速成长起来。

3.对于每一次的校本教研活动,我校要求做到:

(1)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

(2)积极探索校本教研的形式和手段。

(3)保证时间和人员两到位。

(4)校本教研经验与交流要到位,保证“研”出成效。

二、深入研究,提高实效

校本教研,要立足课堂,以本校教师为主体,以课例研讨为载体开展教学研究,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以实现教学工作实效性的提高和教师专业化素质的整体提升。

1.扎实开展集体备课,提高教师教研能力

根据县教研室关于集体备课的要求,本着“务实、高效”的原则,我校落实了集体备课制度和集体备课考核方案,创新了集体备课的模式。每个年级集体备课组长先制定学期集体备课计划,带领本组成员统览教材,理清教学目标。每次集体备课时,严格按照五个流程操作:

①个人钻研。主备人备出完整详细的教案,提前发到集体信箱。

②集体研讨。主备人进行教材分析,阐述设计思路、教法与学法,成员对教学设计提出意见和建议。

③进行试上。主备人依据调整后的教案上课,成员边听边思。

④再次研讨。根据试上的情况,全组成员再次对教学设计进行研讨交流,修改教案,形成定案。

⑤个性复备。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班级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修改调整,备出有自己个性风格的教案。

为了实现资源共享,我们建立了集体备课公共邮箱,各组要把主备人的教案发到邮箱里,便于让教师点击查阅。

2.坚持研训结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青蓝工程。导师通过指导备课、听课、上课示范、交谈等方式,与徒弟形成一种传承关系,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达到“老带新、新促老”共同成长的理想效果。

(2)专题讲座。不定期邀请专家名师、教学骨干来校作专题讲座,以此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丰富教育信息,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3)观摩学习。经常组织教师外出观摩各种类型的公开课、研究课、示范课,到外地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回校后通过上汇报课,促使教师更好地内化吸收。

(4)校际交流。为增进校与校之间的友谊,互相交流经验,沟通教学信息,加强了与县城、周边乡镇学校的沟通,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5)项目培训。根据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需要,组织课程培训、新课标研讨、说课、演课等短期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6)上课评课。每学期各学科教研组通过举行不同形式的听评课活动,如磨课、同课异构等。同时在教师中广泛开展“我听人人课,人人听我课”活动,大家切磋交流,互相启发,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7)课题研究。学校提供课题鼓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要求教师通过学习并依据一定的教学理念,结合自己的教学,收集资料数据、分析结果、开展研讨、撰写论文,以此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而促使教师学习教育科学理论,掌握教育科研方法,开展专项课题研究。

3.加强自我反思,促进专业成长

教师只有不断反思才能将分析的结果与个人的成长、研究结合起来,在每个活动阶段结束后,都要求教师全面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形成书面教学反思材料,或者撰写出自己的典型课题,提供给大家,让大家一起评析研究。反思的主要内容有:教学设计是否切合实际,行之有效;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是否解决现实问题;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等。反思的目的在于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养成教师对自己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性见解,真正成为教学和教研的主人,鼓励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反思进行理论总结,论文撰写。这个阶段是教师教学理念和业务素质的提升阶段,真正起到促进教师专业化个性化成长的目的。

4.开发校本课程,增强教师研发能力

校本课程的开发在本质上要求教师具有研究教育行为的能力,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够提升教师的反思能力。由于教师是课程的主要实施者和课程设计的参与者,因此,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尤显重要。教师应通过对校本课程开发实践过程的不断反思,从而不断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在课程开发和建设的实践中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三、领导参与,加强指导

学校领导及教务处、教科室主任坚持深入教研第一线,以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和教师一起探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支持教师大胆实践,勇于创新。通过领导与教师一起搞教研,加深了领导与教师的交流,让领导及时了解教师的心声,了解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并及时给予帮助,促进了校本教研的不断深入。

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对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使我校教师转变了教育、教学理念。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反思,学会了完善自己、丰富自己、发展自己,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