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现代陶艺语言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现代陶艺语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现代陶艺作为一门新的艺术形式出现在中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至今已有二十几年的发展历史,其艺术语言逐渐从幼稚走上成熟。本文主要阐述了现代陶艺语言的独特性,即泥性、肌理以及火的艺术。这是区别于其他艺术形态的、现代陶艺所特有的艺术语言。现代陶艺语言应不断朝着由以上三者组成的独特艺术语言的方向发展,使现代陶艺语言逐渐成熟和完善。

关键词 陶艺语言,泥性,肌理,火的艺术

1引 言

艺术的生命贵在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于变化,即艺术语言形式的探索。现代陶艺作为从陶瓷母体分离出来的一种新的艺术形态也应该如此。现代陶艺的创新,也在于其艺术语言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泥性、肌理以及火(烧成)是其独特的语言形式,是现代陶艺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特有艺术语言,也正因为陶艺语言的独特性,使得它在艺术门类中具有鲜明的个性。

2泥 性

制作陶艺,首先要从认识泥土开始。泥在陶艺家手中,就像国画家的墨和宣纸、油画家的画布和颜料一样重要。泥土随处可见,我们通常用于陶艺创作的泥土有瓷泥、陶泥等,这些泥土都具有一定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如泥土的可塑性、收缩性、结合性、烧结性等,对陶艺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我们称这种特性为泥性。

我们通过掌握泥性中的可塑性,对形体进行自由的创作,可以产生丰富的形式美感,来表达创作者的思想与情感,同时要掌握泥的收缩性、结合性和烧结性容易出现的问题(如开裂、倒塌等),对其进行控制,避免问题的出现。不同的泥土,其泥性也不一样,如果不对其泥性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掌握,所创作的陶艺作品则不能充分表达作品的形式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情感。根据作品反应的主题思想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泥质进行创作,这样在创作过程中,通过对泥的揉、扭、擦、划、皱、拍、摔、印、压、推或切割等手法,充分把泥土的泥性发挥出来,以达到泥性的极致。

泥是陶艺创作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也是陶艺创作的物质载体。黄焕义教授的《土说》系列(见图1)采用泥团扭曲的成形方法,使作品的表面产生自然的、扭动的、龟裂的表面肌理,充分展示了泥性的独特魅力。台湾陶艺家翁国珍的作品《雏形》(见图2),为追求自然的效果,以特殊工艺语言将拉坯的坯体布满龟裂、粗糙、斑驳的形态,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及带给人们内心的随想,同时也充分展示了泥性的特征。

3肌 理

任何物体表层都有一层“肌肤”,有着各自的纹理形态特征,其中有些是自然形成的,有些是人为的,陶艺作品也不例外。陶艺作品的表面艺术肌理是陶艺家经过精心的创作设计而制作出来的纹理形态,是利用陶瓷技艺和陶瓷材质制作出的陶瓷装饰艺术,是陶艺家对生活的感知,是经过思辩产生的一种思想和形式的载体。肌理在古陶瓷中也有运用,但充其量只是偶然出现,没有有意识的肌理装饰手段出现,而只是辅助成形或工艺过程使用的工具所留下的工艺痕迹。古代的绳纹陶和篦纹陶中的绳纹与篦纹就是典型的在成形过程中使用工具所留下的工艺痕迹。

在现代陶艺创作中,肌理作为陶艺独特的艺术语言,是一种有意识进行装饰表达的形式和内容。肌理从属于陶艺的主体形式,与主体形式融为一体。在此条件下,肌理要运用好对比、统一和重复等艺术规律,结合主体形式,寻求变化,以达到新的艺术效果。肌理不但要与主体形式相融,还要能表达创作的内容、陶艺家的情感,不光是为形式而制作肌理,还要辅助表现作品的主体思想。肌理主要有自然肌理、制作肌理和釉面肌理三种。自然肌理是指一种自然的、不需要任何制作而形成的一种视觉效果。如一些仿生的陶艺作品,直接拿布纹、石头、树枝等直接翻模印坯而得到的肌理,还有利用泥性制作留下的自然肌理。

制作肌理是陶艺创作语言中最为常见的,是指陶艺家为了更好地表现创作主体,在作品上有意地人工制作一些肌理,为主体服务,以达到视觉传达的效果,进而丰富了作品的形式和内容。如姚永康教授的作品《根》(图3),采用泥条作为表面肌理,其肌理完全为形体的结构服务,丰富了作品的形式,表达了作者质朴、憨厚的内心情感世界,更好地使作品的形式和内容统一。黄胜老师的作品《女人和梦》(图4),采用泥片作为表面肌理,其肌理完全从属于主体形式, 表达了作者在创作中所存在的一种欢快、轻松的状态 ,丰富了作品的形式和内容。

釉面肌理是指经过高温由釉所引起而产生的一种表层肌理。这种肌理具有一定的视觉效果。如台湾陶艺家吴让农的作品《粉绿斑驳釉碗》(图5),其表面肌理是典型的釉面肌理之一,给人以一种岁月斑驳的感受。

肌理作为陶艺独特的艺术语言,与陶艺的材质有着密切的关系,陶艺家只有充分去了解、掌握陶艺材质的特性,才能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肌理。

4火的艺术

在陶瓷生产过程中,陶瓷烧成是最为重要的环节,是获得完美产品的关键技术。陶艺也是如此,要想获得一件好的陶艺作品,必须对烧成(也就是窑火)有相当的认识。

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对陶瓷制品的烧成质量要求也大幅提高,窑炉也随之改进。严格控制窑内的气氛、温度,追求产品的均一化和批量化生产,会导致窑炉的火焰无生动的痕迹,这正是有些陶艺作品在烧成过程中会留下遗憾的原因。为了弥补这种遗憾,许多陶艺家正在不断地丰富火在陶艺作品中的艺术语言的表现力。陶艺作品对火的要求不仅仅是把作品烧结,而且要对作品的肌理产生影响,能够对作品的艺术语言进行拓展,充分展示火的创造力。

现代陶艺在烧制过程中,除了用梭式窑烧成之外,还有一批陶艺家为了寻求火的艺术性,先后出现了柴烧、乐烧、熏烧等陶艺作品的烧成手法。柴烧是古老的烧陶方式,它以木柴为主要燃料,燃烧后的木炭灰烬与釉面进行化学反应,使陶土和釉色产生无限变化,散发出一种浑厚、质朴、古拙的美感。如台湾陶艺家刘建和的陶艺作品《石湾的花朵》(图6),颜色质朴、大方,流露出泥土的气息,表达了作者对回归自然的渴望;乐烧是一种非常独特的烧成方式,是起源于日本十五世纪茶道器皿的烧法,乐烧以其特有的方式、极有表演性的过程以及精妙的表面效果而风靡陶艺界。陶艺家把上好釉的陶艺作品放入特制的窑中烧制,窑温上升到1000℃以上时,釉面开始熔化,随后打开窑门,陶艺家和参与者穿上特制衣帽,用手套式的特殊工具把灼热的陶艺作品抱出窑门,放入由易燃材料垫放的金属盖器皿中,在烟雾腾起、火花四溅的过程,陶艺作品在空气中急剧降温,同时氧化和还原的作用使作品釉面发生窑变,形成不同色彩与肌理效果。如香港陶艺家黄美莉的作品《低温釉烧陶》(图7),颜色丰富、自然,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憧憬;熏烧是用谷糠、枝叶等熏料进行熏烧,是无法精确控制的、自然天成的烧制工艺。在这个烧制过程中,形式与内容相互揉合,使人的灵性与感思得以淋漓的发挥,从而使作品呈现出亲切、脱俗、富于热情以及对无限佳境美好向往的意向。如英国陶艺家简・帕瑞门的作品《放亮的罐》(图8),色泽斑驳、丰富、有非人力可为的自然美感。

由陶艺家李见深主持的三宝国际陶艺村,陆续建立起了柴窑、馒头窑、龙窑等陶瓷烧成窑炉,为陶艺作品在火的环节中提供了广阔的艺术平台,是对火作为陶艺的一种特殊语言进行的探索,为陶艺语言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创造了条件。

5结 束 语

陶艺作为一门新的艺术门类,在其艺术语言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殊性,即泥性、肌理和火的艺术,正是现代陶艺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重要的、特殊的语言。只有陶艺家们不断挖掘和探索新的艺术语言,相信不久的将来,陶艺一定会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面貌。

参考文献

1 姜 波.现代艺术状态中的中国当代陶艺[J].中国陶瓷,2002,38(5)

2 李 玮.为现代陶艺呐喊[J].景德镇陶瓷,2003,13(1)

3 程 幸.陶艺的历史发展、流派及其他[J].景德镇陶瓷,2003,13(2)

4 徐 岚.谈陶瓷表层的艺术肌理运用[J].景德镇陶瓷,2003,13(2)

5 臧 珂.陶艺随想[J].江苏陶瓷,1999, 12 (4)

6 冉卫红.论陶艺创作和“感性表现”与“理性表现”[J].陶瓷研究,2000,14 (4)

7 戴玉俊,周瑜萍.现代陶艺与传统[J].中国陶瓷,2002,38(3)

8 孙伯春,高俊.简论陶艺创作的语言、风格和形式[J].江苏陶瓷,2000,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