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优势外贸长期发展毕业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优势外贸长期发展毕业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中可以看出我国比较优势变化的大致脉络,勾画出我国外贸发展的轨迹。

比较优势的变化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变化

1.出口商品结构转变。随着开放政策的实行和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①工业制成品出口在我国出口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工业制成品出口所占比重从1977年的46.4%迅速上升到1989年的71.3%,到80年代末期基本完成出口商品结构由初级产品为主向制成品为主的转变;90年代以来,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稳步攀升,到1997年已达86.9%。②出口产品高附加值化和多样化取得重大进展。90年代以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向精加工、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明显上升。机械及运输设备出口所占比重从1977年的4.9%升至1997年的23.9%;机电产品出口所占比重超过30%,取代纺织和轻工产品,成为第一大类出口商品。③劳动密集型产品成为出口主导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所占比重从1978年的31.1%上升到1993年的56.8%;仅农产品、矿产品这类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就从1978年的53.2%降至1993年的9.2%。与此同时,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从1978年的15.2%逐步升至1993年的28.8%。

2.进口商品结构变化。我国进口商品结构一直以工业制成品为主、以初级产品为辅,但其间也有一些起伏波动。从“六五”、“七五”、“八五”时期,初级产品进口比重从24.1%降到17.4%和16.0%,工业制成品进口所占比重则从75.9%升至82.6%和84%。初级产品中,国内短缺的矿物燃料、动植物油进口所占比重从“六五”时期的0.5%和0.4%,分别上升到“七五”时期1.9%、1.1%和“八五”时期的4.2%和1.2%;而食品饮料、非食用原料进口比重则明显下降。工业制成品中机械及运输设备和杂项制品进口比重有明显上升,而化学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进口比重则趋于下降。1993年以来,进口结构出现一些新变化,初级产品进口特别是国内短缺原材料和农产品进口增长相对较快,比重明显上升;工业制成品进口比重有所下降,包括普通设备和先进适用技术设备进口增长显著放慢,先进适用技术设备进口比重下降非常值得关注。

3.进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反映我国产业升级重大进展。纵观近20年的实践,我国发展和重建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采取了两种途径:一是通过对现有国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以及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我国轻纺消费品工业;二是通过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实现我国出口导向工业化,重建面向国际市场的轻纺劳动密集型产业。从总体上看,这两条路子都是成功的,通过努力,我国原的工业基础和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迅速转化为出口优势,促进了我国出口的迅猛发展和出口商品结构的高度化,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又大大加快我国产业升级的总体进程,表明我国出口竞争力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竞争力有了显著提高。在对外开放过程中,我国原有工业结构调整也经历了巨大的阵痛,但这是我国工业走向现代化必须付出的代价。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按照国际标准和参与激烈国际竞争的需要,重塑具有静态和动态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并将我国的产业、优势转化为出口优势、实现出口产业的不断升级,是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扩大对外开放和深化改革的国策指导下,正视我国国有大工业参与国际竞争能力和意识的不足,通过进一步开放市场把更多的国有工业企业推上国际竞争第一线,在技术、产品开发、市场营销和经营管理上全面创新,使大工业的优势真正转化为竞争优势和出口优势,在我国出口结构升级中真正发挥主导作用,使我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水平分工中掌握更大的主动权,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同时,也逐步拆除加工贸易和外商投资经济与原有大工业的隔层,使其更好地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取长补短,消除现存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形成整体合力,有力加快我国工业现代化的进程,为我国最终奠定比较成熟的开放型经济格局打下良好基础。

(二)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比较优势分析从工业制成品出口在出口总额的比重及工业制成品出口内部构成的变化可以看出,我国工业制成品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比较优势逐步显现。

1.贸易竞争指数。据计算,1992年我国有三类工业品具有比较优势,它们是:04类:食品、饮料、酒及醋、烟草及其代用品;08类:生皮、皮革、毛皮及其制品、旅行用品、手提包等;11类:纺织原材料及纺织制品;1995年又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类产品,即09类产品:木及木制品、木炭、编结材料制品、柳编品等。根据1998年国际贸易标准分类,我国初级产品竞争指数总体为负数、除食品及活动物外,其他也均为负值;工业制成品总体上为正数,其中化学制品及有关产品为-0.32,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为0.02,机械及运输设备为-0.06,杂项制品为0.8。按若干典型商品划分,纺织品为0.04,服装为0.96,机电产品为0.02。这说明我国初级产品比较优势明显下降,而工业制成品比较优势则有较大增强;作为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机械及运输设备虽仍为负值,但已降到很低水平,机电产品的情况也基本相似,表明这类商品的竞争优势已有显著加强。纺织品竞争优势指数下降较多,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在亚洲金融危机不利影响的前提下,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在相当程度上遭到损害。

2.进出口价格比。根据前述项目测算,1995年几类主要产品的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比较情况是:出口价格接近或高于进口价格的有化学品类、制革及木草制品类、纺织品类、服装、贱金属等;出口价格低于进口价格的有建筑材料、机械电子产品类等。这说明从1995年情况看,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等的质量竞争力较高,而建材和机电类产品则明显处于劣势。

3.工业制成品内部结构变化。据计算,1980——1995年工业制成品内部构成也不断优化。技术和附加值相对较高的机械电子及运输设备类产品占工业制成品出口的比重从9%上升到25%,1998年又升至30.8%。机电产品内部的出口结构也不断改善,技术相对密集的机电产品及成套设备占机电产品出口额的比重1995年已达87.5%,而劳动相对密集的金属制品在机电产品出口中的比重下降为12.5%。这反映我国制造业结构的升级和出口产品结构的优化趋势。

4.改革开放以来大类商品贸易竞争指数变化。据计算,从80年代中期起,我国初级产品的贸易竞争指数(表1)开始持续下降,到1995年变为负值,近年来负值进一步加大,表明其现在总体上已不具备比较优势。我国机械设备产品的贸易竞争指数,从总体上看一直呈现提高之势。第一阶段为80年代前期,该指数在1983年达到-0.355的最高水平,但此后几年又有所下降;从1986年以后我国机械设备产品的贸易竞争指数呈现持续改善,1995年提高到-0.252,1998年升为-0.06。这表明我国机械设备产品出口正逐步具备比较优势。其他工业制成品的贸易竞争指数,从1985年以来一直稳步上升达0.27,1998年进一步升至0.3,已经具备明显的比较优势。有专家据此认为,这种贸易结构的重大变化可能预示着我国已从发展中国家经济阶段转变到新兴工业化初级阶段。

表11980—1998年中国三大类出口商品贸易竞争指数

竞争指数TC1TC2TC3

年份

19800.134-0.7170.014

19810.12-0.6870.137

19820.137-0.4350.132

19830.247-0.355-0.009

19840.329-0.381-0.08

19850.447-0.909-0.238

19860.332-0.878-0.049

19870.314-0.7870.06

19880.177-0.7160.031

19890.124-0.6490.07

19900.234-0.4210.207

19910.197-0.4650.186

19920.125-0.4060.206

19930.08-0.4930.144

19940.09-0.4030.25

1995-0.021-0.2520.271

1996-0.07-0.210.23

1997-0.09-0.090.31

1998-0.05-0.060.30

注:TC1、TC2、TC3分别表示初级产品、机械设备、其他工业制成品的贸易竞争指数。

资料来源:《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金碚主编,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6月;1996—1998年数据海关统计计算。

(三)亚洲金融危机后我国出口商品比较优势新变化利用出口优势变差指数分数(表2)来分析主要出口商品类别自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比较优势格局的变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出口商品未来动态优势的走向及存在的问题。该指数是将各类商品出口增长率与出口总额增长率进行比较,以确定一定时期内何种商品具有更强或更弱的出口竞争力。其表达式为:

i商品的出口优势变差指数

g=(Gi-Go)×100

式中:Gi为i商品出口增长率;Go为出口总额增长率。根据g的数值,可以区分为4类:

第1类:g>10,为强竞争优势;

第2类:0≤g≤10,为弱竞争优势;

第3类:-10≤g≤0,为弱竞争劣势;

第4类:g<-10,为强竞争劣势。

从1998年的情况看,列入弱竞争劣势的出口商品主要是我国传统上曾有一定优势的纺织品、服装和鞋类、钟表、陶瓷等轻纺类产品,而列入强竞争劣势的产品主要是钢材、水泥等基础工业产品和竞争力较差的汽车、机床等机械工业产品。列入竞争优势(包括弱竞争优势和强竞争优势)的出口商品主要是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以及少数新兴轻工类产品如家具、灯具等。与1997年出口优势变差指数相对比,1998年出口中从强竞争优势和弱竞争优势变为弱竞争劣势的商品有:服装、陶瓷、纸制品;降为强竞争劣势的商品有汽油和汽车。而从强竞争劣势和弱竞争劣势变为有竞争优势的出口商品主要有电话交换机、有线通信设备等高科技产品和电视机、录音机、电风扇等家电类商品和灯具、自行车、轮胎、集装箱等部分轻工类产品。

上述情况表明,面临一系列外部竞争压力特别是受亚洲金融危机后形成的特殊国际竞争格局的影响,我国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进入一个较为剧烈的变化期,对我国产业升级和外贸长远发展具有极为深远的象征意义。它既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的结果,是我国向新兴工业化中期阶段迈进的标志,同时也一定程度上预示着我国外贸未来发展的方向。

成因及潜存因素

(一)亚洲金融危机:出口比较优势变化的表层原因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东亚有关国家、地区货币大幅贬值,并引发全球性货币贬值,随着去年以来东亚乃至世界经济的复苏,已对我商品出口形成全面的竞争压力。

1.东亚货币贬值与出口商品价格下降情况。据统计,东亚货币兑美元汇率最低时贬值幅度达20%~85%不等。从去年以来,东亚货币有所回稳,但到4月份跌幅仍为15%~72%不等。根据中银集团一份研究报告测算的数据,由于本币贬值及激烈竞争,东亚有关地区以美元计出口价格较危机前大幅下跌,从15%到30%不等。这一数据表明,这些地区出口相对价格竞争力也相应上升15%~30%不等。根据中银集团的研究,以内地出口香港产品和经港转口产品价格指数计算,两者在1999年1月的指数分别较亚洲金融危机前下降9.6%和6.4%,也就是我国出口价格较亚洲金融危机前下降约6%~10%,说明由于国内各种因素使我国出口竞争力提高6%~10%。据测算,我国1997年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为98.6%,1998年为92.6%,由此可知1996~1998年,我国出口商品价格总体下降9%左右,一般贸易价格下降12.3%,与香港统计的我国出口商品价格下降情况相近。

表21997-1998年主要工业制成品出口优势变差指数分类

年份19981997

类别

第一类家具类、灯具、轮胎、集日用瓷、美术陶瓷、

g>10装箱、显像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器、家具、

强竞争优势电线电缆、蓄电池、起重铝材、汽油、塑料、

机械、电话交换机、计算染料、船、蓄电池、

机、有线通信设备、空调计算机、照相机、空

器、吸尘器、音箱。调器、吸尘器、录像

机、音箱、电动工具

第二类帽类、计算器、玩具、铝

0≤g≤10材、塑料、染料、农药、服装、玩具、纸制品

弱竞争优势医疗器械、船、发电机、、汽车、电线电缆、

照相机、自行车、电风起重机械、发电机、

扇、录音机、电视机、各种锉和刀

录像机、电动工具、

锉和刀

第三类纺织品、服装、日用瓷、纺织品、鞋、灯具、

-10≤g≤0美术陶瓷、地毯、鞋、铜材、医疗器械、

弱竞争劣势纸制品、钟、表、铜材、金属切削机床、自

抗菌素药、各种钳行车

第四类绸缎、地毯、帽类、

g<-10绸缎、钢材、水泥、汽钟、表、钢材、水

强竞争劣势油、化肥、汽车、金属泥、化肥、农药、

切削机床轮胎、抗菌素药、

集装箱、显像管、

电话交换机、有线通

信设备、电风扇、录

音机、电视机、各种

资料来源:根据海关统计计算。

2.相对其他国家的出口竞争力状况。从东亚地区货币贬值与竞争力提高的系数关系看,除印尼因发生恶性通货膨胀,出口竞争力提高幅度不到货币贬值幅度的一半以外,其他都超过50%,新加坡、台湾甚至超过100%,平均为80%。而实际上欧盟、日本、拉美、大洋洲、中东欧等地区的货币相对于美元也普遍贬值10%~40%,除拉美一些国家存在一定程度通货膨胀外,其他国家物价增幅总体上低于东亚,欧盟和日本物价涨幅更低甚至是负增长,因此其货币贬值对出口竞争力的刺激效应应当高于东亚。即使按最保守的方法,即东亚的简均系数估算,其出口竞争力提高幅度也均在8%~30%之间,出口竞争力平均比我国高10%以上。

去年年初以来,国家采取包括提高出口退税率在内的一系列措施来增强出口商品竞争力,出口商品退税率提高5个百分点和物价下降等项因素,大约弥补了我国出口商品价格竞争力差距7%~8%,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我国出口商品在价格竞争力的不利处境;同时,尚存的价格竞争力差距则需通过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和提高出口商品技术含量、附加值来弥合。

(二)我国出口比较优势变化内在原因

1.机电产品贸易竞争优势的增强。由于我国机电产业的发展,近年来机电产品贸易竞争指数出现转折性变化。1980年和1986年该指数分别为-0.60~0.77,说明那时机电产品出口从整体上还非常不具备比较优势,但1991年以来该指数不断趋于改善,1997年指数为0,1998年指数为0.02,说明机电产品已经开始成为我国有一定竞争优势的出口大类产品。

2.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变化。90年代以来,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表现出高成长的特点,按去年调整后的口径1991-1998年年均增长32.1%,比总体出口增长高一倍;按调整前的口径(1998年出口112亿美元),年均增长21.4%。去年前3季度,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70.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6%。

从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竞争指数变化趋势看,近年来也有明显改善。该指数1991年为-0.53,1993年为-0.55,表明此时还是强竞争劣势部门,但以后逐年改善,1998年为-0.18,已接近成为有比较优势的出口商品。另外,从该类商品出口在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下仍能保证高速增长和其在出口中所占比重(表3)上升看,其出口已具备一定竞争力,将逐步成为我国有比较优势的出口产业门类之一。

表3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占进出口总值变化(%)

年份1991199219931994

类别

出口占商品出4.04.75.15.2

口总额的比重

出口占工业制5.25.96.26.3

成品出口比重

进口占商品进14.813.315.317.8

口总额比重

进口占工业制17.415.917.720.8

成品进口比重

年份1995199619971998

类别

出口占商品出6.85.15.311.0

口总额的比重

出口占工业制7.95.96.112.4

成品出口比重

进口占商品进16.513.613.920.8

口总额比重

进口占工业制20.316.617.424.9

成品进口比重

资料来源:科技部

3.对外开放是我国新兴出口产品比较优势增强的重要动力。外商投资企业是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重要动力。外商投资企业占我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从1988年和1990年的7.3%和12.6%,稳步提高到1998年的36.2%,外商投资企业机电产品出口在机电产品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提高更快,1998年已达60.3%。与国际市场接轨程度较高的加工贸易出口快速增长是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的另一动力,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从1986年和1990年的18.2%、40.9%提高到1998年的56.9%,而加工贸易中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提高更快,其技术档次和附加值明显高于一般贸易出口,目前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比重已超过40%。

另外,通过技术引进和多种形式的对外技术合作与交流,很多国有企业提高了技术水平,加快了产品更新换代步伐,促进了国有企业新兴产业出口的扩大。从去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统计看,采取加工贸易方式出口148.3亿美元,占87%,三资企业出口129.3亿美元,占75.9%,也说明对外开放在促进出口产业升级中的作用。

4.制度与政策因素的影响。从更广范围考察,一种经济体制或具体管理制度将对一国的贸易环境优劣和交易成本大小有着重要的影响,我国通过改革开放从总体上为增强出口竞争力创造了日益有利的条件。但由于各方面因素影响,我国贸易、投资环境、也有不少不尽如人意之处,“三乱”问题更是直接增加了交易成本;近期某些政策的调整在磨合期也客观上给出口企业带来不便,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也尚待进一步提高。东亚及有关地区货币大幅贬值对我国出口形成冲击,也凸现我国有关政策还缺乏应有的出弹性。这方面因素的负面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抵销了我国某些传统产业的贸易竞争优势特别是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尽管我国劳动力成本比绝大多数东亚国家、地区低甚至很多,但不少轻纺出口产品在与相关国家竞争中已处下风。

出口竞争力的突出问题

(一)国内企业和产业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能力较差比较优势是由一国资源禀赋和交易条件决定的静态优势,是竞争优势的基础;但比较优势只有最终转化为竞争优势,才能形成真正的出口竞争力。只有同时发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才能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而竞争优势是国际竞争中更具能动性的因素。

不少国内企业和产业尚欠缺足够的竞争优势。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主要甚至完全依赖价格手段,非价格竞争能力极为薄弱,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能力更低。要重塑国内企业的竞争优势,除要大力推进企业的制度创新之外,还必须相应推进各类企业的组织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国际市场营销创新,逐步走上品牌化和差异化经营轨道。非价格竞争包括商品质量、档次、品种、花色、款式、服务、信誉、市场适应性和销售网络等方面,而这些最终都体现在产品的品牌上,创出一大批名牌企业和名牌出口商品是增强我国竞争优势重要举措;增强非价格竞争力也要求各类出口企业逐步走上以质取胜的轨道。

(二)加快出口产业升级仍面临艰巨任务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技术革命蓬勃发展,知识经济初现端倪,世界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发达国家科技与产业飞速发展,据OECD统计,其主要成员国的知识经济已占国内生产总值50%,高新技术产业在制造业的比重不断提高,目前已接近30%;出口商品结构逐步转到以高新技术产品为主的方向,OECD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目前已接近40%;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发展迅速,到2002年OECD国家此类服务出口将占其服务出口总额的一半左右。根据世界银行《1998年世界发展指南》的资料,1996年一些新兴市场高新技术产品占工业制成品出口达到相当高水平,新加坡为71%,马来西亚为67%,爱尔兰为62%,韩国为39%,墨西哥为32%,以色列为30%,而我国台湾省目前已接近50%。世界科技革命及全球产业结构的深刻变化,使我国面对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市场科技与产业巨大优势的竞争压力,是影响出口的一个深层次原因,表明我国长期出口竞争力将面临外部严峻的挑战。

因此,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加快我国出口产业的技术创新,全面增强国内出口企业的竞争优势,是我国外贸跨世纪发展的重大课题。当前,我国应加快相关政策的调整,全面深化贸易制度和相关体制的改革,并将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结合起来,全面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振兴和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新的国际竞争格局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三)传统出口产业比较优势被削弱需引起重视根据我国资源禀赋条件,未来相当长时间内,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依然存在,在加快发展新兴出口产业的同时,尽量保持传统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的稳步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多方面的意义。目前,传统出口产业比较优势的削弱一部分是由于外部因素导致,另一方面也与国内贸易投资环境和政策选择有关。这些都不是不可改变的。首先,要正确认识和对待这一现象,充分认识到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在我国存在的必然性和长期性,决不要因为强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而对其置之不理,应为其创造必要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其次,要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加快传统出口产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步伐,并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传统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加快产品更新换代,不断增强传统出口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第三,应大力优化贸易和投资环境,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政策部门的效率,完善外贸信息服务促进体系,为各类出口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第四,在相关进出口政策的安排上。要兼顾传统出口产业发展的需要,为其调整和升级创造必要的过渡期,使其既能感受到市场竞争的压力、杜绝新的重复建设,又能顺利转型。

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对外贸易又一次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为适应知识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的需要,我国外贸发展战略从比较优势导向转向以竞争优势为导向的轨道,实为必然的选择,相关外贸制度与政策设计有待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我国外贸发展理论也正面临一次重大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