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多面娇娃”刘芳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她是《还珠格格1》里小燕子的贴身丫鬟彩霞;她在《欢喜姻缘》中,一人分饰两角,扮演同父异母的姐姐仙儿和妹妹灵儿;她是《最美丽的事》里优秀乡村教师钟乾的妻子春兰;她也是《记忆之城》里为爱人周冠忠牺牲的烈性女子的程婉仪;她是《小鼓大戏》里善良贤淑,默默付出,忍辱负重,年龄跨度20多年的桂儿。她被人戏称为“好女人专业户”――她是刘芳毓。
从《记忆之城》中的程婉仪到《最美丽的事》中的刘春兰,再到《小鼓大戏》里的桂儿,刘芳毓把中国传统女性的温柔、善良表演得淋漓尽致。许多业内人士给她的评价是:刘芳毓的形象气质既有传统女性的淳朴善良又有现代女性的知性干练。其不然,这个“传统的好女人”在近期播出的电视剧《闪婚》中,首次挑战暴脾气泼辣女,被观众评价演技到位。《闪婚》中,刘芳毓饰演的“古丽”大大咧咧、没心没肺,总是对丈夫呼来喝去,甚至大打出手,说起话来语调总是高八度,时而又很幽默搞笑,突破了以往的表演风格。
为配合人物性格,化妆组特意为刘芳毓定制了短发的假发套,“市井范”十足。由于拍摄太过投入,刘芳毓“撒泼耍赖”时将假发都甩了出去。她笑着说:“有一场发飙的戏,我当时演得特别投入,晃着脑袋开始撒泼,一晃不要紧,假发差点飞了出去,全场爆笑。”
生活中的刘芳毓谦逊、随和、温文尔雅,说起话来总是轻声细语的。刘芳毓说:
“作为一名演员,每接一部戏,都是对自己的一个挑战,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实力派的演员,而不是凭自己漂亮的脸蛋取悦观众。”
为了让不演戏的日子更加充实,刘芳毓自己成立了一个文化公司,做起了制片人,做起了女老板。她说:“原来做过这样的一个公司,因为拍戏忙,就放下了,现在又有了这个机会,就试着做做。即使自己做了老板,我还是不会放弃演戏,因为我喜欢这个职业,发自内心的。”
演员多面才有意思
现代青年:在大家心目中,你就是“好女人”专业户,但《闪婚》中的角色又是那样的张扬个性,和你以往的角色很不一样,你认什么样的角色更适合你?
刘芳毓:这个我自己都很难判断,其实我最喜欢的角色未必是最适合我,并且能让观众认可的。
《闪婚》里的角色对我突破挺大的,我家人看了后都会很意外。之前很多戏的导演给我定位为温柔善良、知书达理的中国传统女性的正面角色,所以在这类角色的表演上,我还算是驾轻就熟。然而我在《闪婚》里饰演的性格张扬泼辣的“古丽”对于我来说,本色的东西就少些,塑造的成分就多些,演之前,我自己心里也很忐忑,不知道会是什么效果,但是演了之后,首先是得到了王小康导演的认可,其次又有了观众的高度评价,才发现自己也可以很好的诠释此类的草根人物角色,而且越演越过瘾……
现代青年:有没有对自己以后的演艺生涯有个规划呢?
刘芳毓:呵呵,从没想过怎么规划,没想过一定要走红地毯,我只是把它当作一个职业,做我喜欢的事,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至于是否做得出色,还要看我的运气了!
现代青年:演了那么多年不温不火的角色,有没有想放弃过?
刘芳毓:有一段时间放弃过,但也只是一瞬间的想法,因为我太喜欢演戏了。
现代青年:如果给你一次改变自己的机会,你最想改变自己什么呢?
刘芳毓:说实话我还是比较喜欢演员这个职业,不管怎么选择,我还是会选择这个,我感觉现在的生活挺好的,不需要改变什么。
现代青年:做了那么多年演员,感触最多的是什么?
刘芳毓:这个职业让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了,我可以通过角色经历不同年代、不同人物、不同命运的一生。生活中我是一个比较理性的人,所以很多事情容易压在心里,不说出来也不去做什么。拍戏不一样啊,可以淋漓尽致的释放情绪,很过瘾!
爱情可以很勇敢
现代青年:除了拍戏,还有哪些爱好?
刘芳毓:旅游、运动、爬山、做瑜伽。
现代青年:平时是注重生活的人吗?
刘芳毓:在家是有些懒,但比较注重生活品质。
现代青年:如果有天你放弃了拍戏,你感觉会为什么而放弃?
刘芳毓:家庭、爱人,如果他不喜欢我演戏,而我很爱他,也许我就会放弃做演员,但不是放弃事业,我会选择别的职业。
现代青年:你还没有遇到那个他?你怎么看待越来越多的剩女呢?
刘芳毓:这是个大的社会现象,以前说圈里的人剩女多,现在白领也不少,都是女强人,女强人是通过一定时间的积累才变成女强人的,其实我觉得对与爱情,女强人有时候是个贬义词。一开始我的父母很着急,现在不急了,说只要我自己觉得幸福就行,其实我特别想赶紧嫁人。哈哈……
现代青年:是现在的女生要求越来越高了吗?
刘芳毓:我不这么感觉,因为现在女人在社会上也有一定的地位了,经济独立,思想独立,反而一些表层的物质打动不了了,现在的人都太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了。
现代青年:你是一个勇敢的人吗?
刘芳毓:算吧,看什么事情。
现代青年:那你会为了婚姻而将就爱情吗?
刘芳毓:如果我很爱这个人,我会。
我喜欢一个人,是从喜欢这个人的东西开始。这个东西可以指任何,文章、电影抑或是思想。
2007年,对我自身而言,该是有意义的一年,那一年,我开始喜欢电影,也开始热爱电影。朋友说,看看《小武》吧,于是,我认识了贾樟柯,从《小武》开始。
我喜欢《小武》,除了有我熟悉的人和环境,它的整个叙述浑然天成,充满感情又不造作。特别是胡梅梅住处那段:小武让梅梅唱歌,梅梅问想听什么,小武说你最喜欢唱的,梅梅说那你不许笑我。于是响起:我的天空,为何下着雨,我的天空,为何总挂着泪…两人坐在床头,女孩唱着王菲的天空,逆光角度拍摄,那种深层次的画面感使人感动,甚至是因为这镜头才喜欢贾樟柯的电影吧,因为喜欢他的电影,于是开始喜欢他本人,因为喜欢他本人,所以,开始看他所有的影片。
《小武》该是最有意义的一部也是最动人的一部。《小山回家》是对初学者最有鼓励的一部,因为他的拍摄条件让每个人都会感觉自己也可以拍电影,所以不用求全,我们也没必要去做评价。《狗的状况》是最好的短片,而《东》就可以看出贾樟柯的镜头太适合做纪录片了。《公共场所》有些狠,像《中国》,镜头死死盯住对象直到对象不自然甚至有些反抗,虽然残忍,但却也是最能体现现实的镜头。要说最成熟的作品肯定是《世界》和《三峡好人》,这两部电影是教科书,每次看都会有对电影手法理解上的收获。当然,我觉得《三峡好人》最好。可以看出,威尼斯的评委有眼光。这其实是一部“笑里藏刀”的片子,讽刺了当今中国社会的许多现实。这个片子按中国电影评审原来的标准是绝对不能通过审查的。之所以不能通过审查,就是因为真实吗?如果这样,中国人也太爱自欺了。而后来全国公映了,公映难道也仅 仅是因为在国际上拿了个奖吗?
我最喜欢的还是《站台》里淡淡的乡愁,《站台》每次看完的感觉是满怀惆怅长吁短叹却又乐得此般感觉,就像。因为只有导演在讲述自己,才让人觉得有情怀,才让人觉得亲切,感动。因为,自身的生长环境,才让自己感觉如此真实的情景重现,不造作,不虚假。《站台》里,在他们演出路上,看到铁路,向火车招手,当火车走过之后,一群人气喘吁吁地站在铁路上,望着远去的列车(应该是拉的煤)。此时,莫名的感觉涌上心头。往事随着电影慢慢被唤醒……我爱上了贾樟柯,从《站台》开始。
当然,贾樟柯也有不尽如人意的作品:最商业的是《任逍遥》;《我们的十年》可能换个主演会更好;《在那里》完全像个广告。可是,虽然这样,谁又能否认贾樟柯的才情与伟大呢!
好像只有超乎常态的生活才有价值变成电影,而我们亲身经历的饱满现实,却被我们一提起笔来就忘记。贾樟柯没有,从《小武》到《三峡好人》,从《中国》到现在的纪录片《语录》,他都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变成镜头语言来向大家展示出了饱满现实。
青春已走,荷尔蒙犹在
7月9号,我去参加――贾樟柯读者见面会暨《问道》新书沙龙活动。原本晚上7点半的活动,下午5点现场就已挤满了前来的人。这是一个闷热的下午,空间不大的小书店被热情高涨的人群给围了个水泄不通,其中游荡着热烈似火的气流,大家一边满目期待静静等候,一边因为闷热不停挥动自己的手臂,好让这热气腾腾的气流跑开一些,给自己一些喘息思考的空间。从下午陆续到晚上7点半,只见人来,不见人去,就连原本不知道此活动在书店看书的人,也为了见下贾导,而把自己安排的约会搁置,好吧,这些有点在我的意料之外。晚上7点20分,贾樟柯提前出现在了活动现场,旁边的女子唏嘘:这点儿还真不错,不迟到,没架子。
贾樟柯这样描述侯孝贤:有一天在一本旧学报上偶然读到一篇介绍侯孝贤来学院讲学的文章,上面刊登了好几张侯导的照片,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侯导的样子,他的容貌竟然与我想象的非常相近:个子不高但目光如炬,身体里仿佛蕴藏了巨大的能量。既有野蛮生长的活力,又有学养护身的雅致,正是那种一代宗师的面相。贾樟柯除了没有给我一代宗师的感觉,他对侯导的描述正是我看到的他本身。
贾樟柯的最新作品《语路》,由他联合六位年轻导演共同执导,选取十二位有所成就的人士作为拍摄对象,请他们谈谈生命中最黑暗的时刻,他们走出艰难岁月的智慧和勇气,追逐梦想的心路历程。《问道――十二种追逐梦想的人生》一书收录了电影对十二位人物的深度访谈,也囊括了贾樟柯及六位年轻导演的拍摄心得。
不知不觉间,拍出《小武》的贾樟柯,已经年过四十。青春已走,荷尔蒙犹在,已过不惑之年的贾樟柯,仍像年轻时一样,容易忧愁上身,浑身满溢文艺气息。在《问道》序言中,贾樟柯记录下年轻无助的时刻,面对未来的彷徨,他其实很想有个人,可以一起聊聊。而这次的见面会。我们也和贾导一起聊聊,聊聊这部电影,这本书,也聊聊我们正在追逐或早已遗忘的梦想。
这次的新书是对电影《语路》的一个补充,电影往往不能面面俱到地向观众表达所有。他应该也被现场热情高涨的气氛所感动,所以一直说“谢谢,谢谢你们,谢谢你们在如此炎热的晚上聚在这里和我聊聊”,眼神中充满了柔情。他应该是个温柔的人吧,我想。
活动开始前,我略微翻了下这本书,读了他的序言――《忧愁上身》。记得他的那句:“青春虽走,荷尔蒙犹在。”我的青春还没有完全过去,但这句话却似温柔的一击。贾樟柯文字的细腻,早已和他的镜头一样打动着心思细腻的人。
活动开始后,贾樟柯首先由他讲述了他拍《语路》和出《问道:十二种追逐梦想的人生》这本书的缘由。
有梦总是好的
梦想,或许可以说是这次活动的主题。有的人在追梦过程中成功,有的人选择了中途放弃。但是,有梦总是好的,很多人都会这样想。可是真的又有多少人能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之后,仍能紧拽着自己曾经的梦想不放?或许这些至今仍在追梦的人会被认为执拗,可是既然选择了当初的那个梦想,是什么理由让你不去坚持下去?
在他的书和电影中,你都可以在每一位成功者身上,找到那个傻傻追求梦想、坚持梦想,或中途放弃梦想的自己。但是,当你看到影片中黄豆豆在一面巨大的玻璃镜前练舞,背景伴随着他的话语,“但是有一天我突然感觉不再孤单,因为我在练功房发现了另外一个人,就是在镜子里的我……有时候在意念上,你感觉真实的你已经跳不动,躺在地上了,你看镜子里的那个自己还在跳着……”你会不会也会有落泪的冲动,会不会有像他一样的勇气和坚持,会不会有为自己曾想放弃梦想的想法而感觉不堪和羞愧。
就像贾樟柯说的,没事儿多看看书、多写写东西。文字总是美好的。就像电影画面与文字其实一个都不能缺少,当我阅读这段的文字版时,只是有感触,并未有感动。但是当我看着电影中跳动着的黄豆豆,我看到了一个梦想的坚持者,他内心是孤独的,但是他却在孤独中坚持着。就像看到了自己。“You may say l。m adreamer,but I'm not the only one.”我知道想要达到我的梦想,我还有很多路要走。但是,我不想中途放弃,就算注定孤独、注定艰辛、注定失败也好,我不要放弃。
活动结束,我排队等贾樟柯签名。他是坐着的,所以因为尊重,我即便蹲下,眼神直视他。“我想用一分钟的时间和您说句话。”他看了我一眼,眼神平淡而漠然,却没有了签书时的温柔。我还是鼓了勇气自我介绍后说:“我想和您谈谈!无论是以杂志社抑或是个人的名义。”他很可爱地笑了下,收下了我的名片,随后又让他的搭档赵静跟我互换了名片。我不知道贾导是怎么想的,我也不知道最后我能不能和他联系上,可,我还是想和他谈谈。关于梦想、关于青春、关于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