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近现代园林所受的外来影响及转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近现代园林所受的外来影响及转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中国近现代园林是中国园林史上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如同中国社会一样,从闭关开始接受外界的新事物。无论是文化差异还是政治矛盾诱因,近现代园林都深刻地受到了西方造园文化的影响。笔者将中国近现代园林转型过程分为四个阶段,以上海为例就其转型期的主要园林形式的演变,从租界公园的规划布局、艺术风格和建筑小品等方面分析,以探析中国近现代园林在这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所发生的嬗变过程。

【关键词】:租界公园 中国近现代 转型 西方园林

中国近现代园林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段历史时期的中国园林形态。然而在讨论中国的近现代园林时,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这段时期的园林,为了更好地了解近现代园林的发展转型过程,研究必须将古代园林、租界园林和近代园林联系起来,以求更加完整科学地分析在近现代历史中中国园林的转变过程。

公园绿地作为一种服务于大众的园林形态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上逐步被国人接受。研究提取公园的典型形态加以分析,论述其与所在历史阶段的社会制度、经济、文化的背景下同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中国近现代园林,即中国近现代园林真正意义上的转型。将上海的园林作为讨论的范畴可以更直接、更全面地理解和分析中国城市近现代园林的形式与风格,从而反映出其演变的过程。

上海近现代园林的转型过程大致可以根据时间分为四个阶段:鸦片战争前的传统私园时期,鸦片战争后租界园林的产生时期,20世纪初私家园林的逐渐公园化时期和20世纪初期以后政府兴建公园时期。从传统私园演变为当代的城市公园,这其后的三个阶段无不包含有西方造园文化的渗入,特别是租界公园的产生,使得这个时期成为了上海近现代园林演变的转折点。

一、鸦片战争前的传统园林

据传早在三国时期上海地域便已经有规模较大的庙宇和寺观园林了,宋、元年间, 上海的宅邸及寺庙园林已有数十座。清代中叶,上海县及周边所建的宅邸园林累计达数百处。其中较为著名的有明代上海县的豫园、渡鹤楼、露香园、嘉定的秋霞圃、古猜园,还有清代松江的醉白池、青浦的曲水园和上海的城隍庙东园等。私家园林的营造植根于深厚的传统文化,以人工山水园林、游乐休息为主,反映当时社会的哲学和伦理道德观念,尊崇自然、追求清净、无为的思想,形成一种文人特有的恬静淡雅的趣味,浪漫飘逸的风度和朴实无华的气质和情操。“意境”的营造仍是上海古典园林主要的创作目标与鉴赏标准。

二、鸦片战争后的租界园林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殖民者在部分城市,尤其是沿海开埠城市划出租界,出现了城中之城。殖民者将西方的建筑文化、园林艺术、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及生活方式等带入租界,使之成为东方文化世界中的一块西化拼图。这种新型园林形式的出现,与中国传统园林文化发生了强烈碰撞:一方面,公园的开放性(尽管当初只是对殖民者开放)及所谓民主意识的表达与传统园林的幽闭、私有发生了冲突;另一方面,西方形法自然的直白式造园手法与中国传统园林意法自然的内省式造园手法存在着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上的巨大差异。这些差异从出现的租界公园的发展历史与形式中可窥见一二。上海的租界公园大多位于市区中心地带,主要代表有是外滩公园(今黄浦公园)、虹口公园(今鲁迅公园)、兆丰公园(今中山公园)和法国公园(今复兴公园)等一系列大大小小的花园。

外滩公园是上海最早的公园,也是东亚第一座现代公园。尽管该园英文原名为Public Garden(公共花园),但在建成初期只对西方人开放,因此这座公园长久以来给国人以负面的印象。公园整体呈现西欧传统式风格,以草坪、林木为主,中心部分是大块草坪环绕的一座茅草屋顶园亭,沿江设一条散步林荫路,两侧树木下各安放一排座椅,园中还有几座造型质朴的花坛、喷泉以及水泥音乐台。园内还引入了时人不多见的欧洲洋花卉品种。外滩公园是中西园林文化的第一次正面交锋。后经过四十多年的交涉和抗议,才向国人开放。

同样为上海租界公园之一的虹口公园(今鲁迅公园),是英国殖民主义者在此圈地筹建万国商团打靶场而逐渐改建而成,其原名为虹口公园,由伦敦的园林设计师斯塔基设计,园地监督师麦克利主持动工,至1909年修建完成,是当时上海最大的公园,占地27公顷。公园入口处连接一条6米多宽的通道,两边种植高大的木兰,穿过通道,即是一片近100多米直径的开放型草坪,草坪中间有一条水流,上面横跨一座乡村式木桥。花园的树丛间筑有一座音乐台,夏夜工部局的弦乐队常在此演奏。由于体育设施的引进,虹口公园成为江湾体育场落成前上海最大的体育场所。

1908年,法租界工董局在现在的复兴中路与重庆南路之间兴建了一座法国公园,俗称顾家宅公园,占地9.06公顷。该公园体现了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布局风格,主路呈南北向,两侧树木成荫。园中的地形起伏较大,形成一个个独立分布的土丘。南部假山与溪流的设计完全不同于中国传统园林中山形水系的布局,而是由大石块竖向堆积而成。此后间的改建使全园形成了以西方自然式园林为主, 中国和日本园林特色为辅的杂揉风格。

尽管租界花园建造的年代不一,所处租界也不经相同,但从整体看来,这些由租界当局聘用西方工程师设计建成的租界公园无不渗透着同时代西方造园的风格,其独有的空间格局与元素应用明显表现出有别于中国传统园林的特点。分类明确各有特色的主题园和鲜明的功能分区是西方公园设计的主要特征之一,与中国古典园林中借由主题意境来串连各景致的手法理念截然不同。如兆丰公园内自然区、标本区和重抒情为主的游赏区的大体划分,以及虹口娱乐场内专供人们锻炼之用的运动场地,都使园内的游人能自得其所地进行相应的娱乐活动。“景观之父”奥姆斯特德所提倡的关于公园设计中乔灌木的栽植和开阔草坪的运用在黄浦公园和虹口公园中清晰可见。在园林植物方面,兆丰公园中有关于种植园的设计则体现了18―19世纪欧洲园林中兴起的对植物材料收集、驯化、应用的种植方式。然而,随着部分公园的改建,上海租界公园也逐渐呈现出中西杂糅的面貌特征。租界园林结合了一些中国传统造园要素,其园林建筑小品的取材也不乏“中国风格”,由于政治经济等条件的诸多因素这种所谓的“中西合璧”,粗糙而草率,缺乏完整的结构和统一的形式。如兆丰公园中大草坪上的中国式园亭,难以同周围的环境和谐相融。

三、私家园林的逐渐公园化

在外滩公园建成只对西方人开放,而把中国人拒之门外的背景下激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强烈抗议和斗争,曾有人呼吁华人自建公园。迫于舆论的压力,工部局遂在四川路与博物馆之间实施了所谓的“华洋分园”计划在该处建造公园以平缓人民的激愤情绪。 园中一尊汉白玉翼龙承露雕塑,中西合璧。中央有一片草坪,放置长凳,左右各一茅草亭供游人息憩。公园景色单调可一览无遗,设施较简陋。 这一时期有别于中国古典园林封闭、内向性布局的西式公园的建成引来了士绅文人们的赞叹和向往,但等级制度的差异,国人被挡在了公园的门外,和政治干预造成国与国之间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对抗这些因素激起了本土私家园林的逐渐公园化。中国传统园林的近代转型也由此初露端倪。

从国人争取入园的斗争,到华人公园的建成反映了当时国人对外来新兴事物的渴望,也同时揭示了国内社会等级矛盾与深刻的国际殖民矛盾。20世纪初期,受西方租界公园的影响以及本土民族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私家园林的洋化与商业化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上海张园是当时较早开放的私家园林之一,地处今南京西路以南、石门一路以西。张园的前身为英商租地建成的花园住宅,后由沪上富商张叔和购得,时人称之为张园。张叔和接手该园后,将园区面积拓展至60余亩,一跃成为当时私家园林之首。除了张园,徐园、寓园等一批新颖私家园林也相继兴起,这些在原有中国传统园林格局基础上被赋予西式造园要素及开放的私园,既反映部分园主自身的鉴赏趣味与审美取向,也存有见贤思齐,以积极心态吸纳、借鉴西方造园特色的建园初衷。 其无论是场所的开放性、活动的公共性还是设施的公用性,都反应了西方文化和时代背景影响下私家园林逐渐公园化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过渡形式及补充方式。

四、政府兴建公园时期

1920年以后,随着民主思想的广泛传播,上海出现了首批由地方政府自筹建起的公园,部分租界公园如兆丰公园、法国公园也进行改建扩建。这时的公园才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属于社会全民共有的园林。尽管在这个阶段的前期,政府自建公园仍无法娴熟地处理好中西园林要素并置的关系,但民国时期全国新建的公园达数百座,还开放了一些皇家宫苑、坛、庙作为公园,兴建了中西混合型风格的公园、墓园等。之后的一段时期虽然由于战争的原因公园的建设和发展有所局限,但公园总体呈现出“海纳百川,博采众长”之特征,它们既能理性地秉承中国传统的造园手法,又能批判地吸纳海外优秀的园林风格:公园布局极少有照搬西方规则式创作的,大多仍以自然山水为模板,局部撷取西方园林构景要素,如开敞的草坪、规整式花坛及雕塑等。在新兴公园的建设上一反传统园林封闭、雅致的性格,向开敞、大众化及世俗化方向迈进。积极吸收西方园林以公共共享为主导的功能布局,在公园内增加游艺、健身、教育等公共设施,如公共图书馆、讲演厅、博物馆、游戏场等,形成集休闲、娱乐、教育于一体的新式园林,充分表达了社会各阶层的愿望和要求,与时代精神、思想进步相吻合。

五、结语

通过梳理近现代上海租界公园的兴衰更替历史,分析其演变表征下的文化碰撞。总体来说,在中国近现代历史时期社会环境的综合影响下,中西园林文化的相互交融和影响园林发展变革内外因子的相互作用共同促成了中国近现代园林文化的演变,并最终形成以公园为主要形式的园林发展模式。深刻理解园林发展的时代性与民族性,探索园林发展自身的客观规律,对我国当前及今后园林发展的探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