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一带一路”建设助推铁路院校高铁人才培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一带一路”建设助推铁路院校高铁人才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结合“一带一路建设下高铁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从课程体系设置、教学资源整合、国际化双向培养等方面探讨铁路院校高铁人才培养的新发展。

【关键词】“一带一路”建设 铁路院校 高铁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C-0101-03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10月,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分别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强调,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关键是互联互通。他表示,要以交通基础设施为突破,实现亚洲互联互通的早期收获,优先部署中国同邻国的铁路、公路项目。“一带一路”建设作为一项宏大系统工程,基础设施优先“走出去”,特别是在世界处于领先水平的中国高铁成了先行军,这无疑为我国铁路院校装上了发展新“引擎”。中国高铁“走出去”有利于促进“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

中国高铁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但是,中国高铁“走出去”,仅靠硬件是不够的,人才支撑始终是关键。业内人士指出,想要让中国高铁赢得世界的认可,并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做出贡献,最根本的还是要靠铁路装备方面过硬的技术和丰富的运营经验。

然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沿线各省大多是经济比较落后的西部地区,缺乏高端人才,这正是长期以来制约西部开发并将影响“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巨大瓶颈。在这样的背景下,铁路院校也由此迎来新的挑战和发展契机。那么如何培养高铁国际化人才呢?铁路院校教育教学工作应紧紧围绕国家战略,深刻领会“一带一路”建设思想的内涵,扎实基础,加强实践,注重就业,兼顾发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与用人单位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一、“一带一路”建设下高铁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一带一路”所经国家众多,空间辽阔,地理、民族、历史、文化、宗教、政治差异极大,因此在实施、推进这一战略时,需要知己知彼,而不是盲目走出去。“一带一路”建设的全面铺开,对我国铁路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铁人才的国际视野;二是过硬的职业操作能力和精湛的技术;三是人格健全,高效的涉外沟通能力与认知能力;四是学习创新能力。因此,为了更好地切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铁路院校高铁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定为:培养出一批既具有学科专业技术能力,又熟悉“一带一路”沿线及周边国家社会文化,符合“一带一路”建设需要的、知行合一的高端复合型人才。

二、“一带一路”建设下高铁人才培养的新发展

为使高铁人才更好地适应“一带一路”建设推进,笔者试图立足“一带一路”建设倒逼区域开放发展而产生的对人才资源的新需求,分析战略性人才培养的对策和特点。首先以培养理念创新为引领,对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适时发展,重新梳理确立铁路人才全方位的软能力框架,开发以“软实力”培育为导向的课程与素质拓展模块。其次是人才培养方式的变革。下面结合“一带一路”建设下高铁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从课程体系设置、教学资源整合、培养方式等方面探究铁路院校高铁人才培养的新发展。

(一)课程体系创新,专业建设体现适需性、动态发展,注重素质拓展教育和移动课堂。铁路院校铁路专业教学改革应以学生个人特质为基础,结合“一带一路”建设的人才需求,设计相应的培养计划,调整对应的课程及教材,在加强应用实操能力训练的同时,注重素质拓展教育和移动课堂与行动学习。

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铁道通信信号专业三年制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分配情况为例,该专业总学分为144.0,其中专业基本素质课学分为57.0,专业主干课学分为77.5,专业拓展课学分为9.5;总学时2546,其中实践学时1324。专业基本素质课有思想政治理论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安全教育、体育与健康、艺术教育、计算机文化基础、公共英语、高等数学、公益劳动、军事训练;公选课有应用文写作、公关礼仪、铁道概论;专业主干课有铁路信号基础设备维护、铁路车站自动控制系统维护、铁路信号设计与施工、铁路区间自动控制系统维护、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维护、专业综合技能培训、毕业见习、信号综合实践、顶岗实习等;专业拓展课有铁路信号中的通信技术应用、信号规章与业务管理、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工技能操作实训、专业外语。总体来看,专业建设结构合理,体现出够用、实用原则,注重学生的实操应用能力,凸显职业教育的特点。

但是,该学校课程设置也存在一些不足,未能体现出“一带一路”建设下对人才培养的新发展。为使高铁人才更好地适应“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专业建设还应体现适需性,动态发展,注重素质拓展教育和移动课堂。笔者对照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得知,目前还没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小语种选修课等,专业建设没有体现出适需性和动态发展,以及毕业生将来就业工作环境需要的职业素质。学校在保证专业主干课模块学时学分的基础上,可以考虑从专业基本素质课、专业拓展课模块里面分一些学时、学分用于素质拓展课上,比如减少英语的学时,增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及小语种,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抗挫折弹性及社会适应能力,以及高效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与认知能力等,进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特质;同时,开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商务礼仪等个人修养塑造模块,供有意愿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同学选修。有条件的话可以考虑增加移动课堂与行动学习模块,在学生实训或顶岗实习期间增加海外游学项目,在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丰富学生的人生阅历的同时,增强学生对“一带一路”周边国家社会人文、风土人情的认知。

(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凸显校企政合作,把“以岗导学、多元合作”作为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即把“以岗导学、多元合作”作为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融入人才培养工作中,主动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专业认知―课程实训―岗位实践―考证训练―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建立校企多元合作办学机制,学校与企业合作,实训基地建设注重功能化和一体化,成立产学合作促进会、轨道交通工程职业教育集团,组建专业建设委员会,开展校企人员互聘互兼工作,建立起政、产、学深度融合的战略联盟,企业的实际项目直接走进学校,实践性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对毕业生进行跟踪服务,邀请企业对人才质量进行评价,依据人才调研报告制订、修改和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教学计划。推行以订单培养、顶岗实习为重点的工学结合形式,与多家企业以订单、半订单形式,为企业量身培养适需人才。把顶岗实习作为开展工学结合的重点,建立“校企共管共育、院系巡查跟踪”的顶岗实习运行制度,强化顶岗实习过程管理。

(三)优势互补促合作,协同共哺育人,以教学资源的强力整合来实现高铁人才培养新途径的开辟。首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充实课程开发团队。在课程大纲、教学内容设计中邀请相关学科专家参与,同时吸收铁路总公司、铁路企业专家参与课程教学与课程开发,尽可能拓宽专业课程的深度与广度。同时,教育还应跟着产业走,职业院校要在政府指导协调下,与相关铁路企业深化产教融合,调整专业结构,共建专业教学标准,合作培养人才,大力实施“企业走出去职业教育伴随计划”,主动适应,主动作为,与走出去的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中国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国内、境外实习锻炼的机会,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国际化水平,共同培养一大批适应境外工作需要的、综合素质高的高铁人才。其次,整合资源,优势互补,构建高职本科院校合作办学。职业技术学院重点培养的是技术技能型人才,尤其注重实训基地建设,注重功能化和一体化,但学校毕竟是高职,在办学层次、师资方面还存在欠缺。本科院校虽然文化底蕴厚、师资力量强、办学层次高,但它的实训基地建设欠缺。整合教学资源,优势互补,协同共哺,校际合作办学成为一种前景很好的办学方式。我们应主动适应,抢抓机遇,开放合作,积极与区内外有交通专业的本科院校合作办学。

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目前该校是首批广西高端应用型本科人才联合培养改革试点高校。该校的铁道通信专业与广西民族大学相关专业联合办学,双方师生反响很好。双方应继续深化合作,不断扩大合作面,加大宣传力度,从而形成推广效益,甚至持续提升联合培养人才的档次,努力朝着联合培养高端应用型硕士人才的目标奋进。

与此同时,2015年9月,在第二届中俄交通大学校长论坛上,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与北京交通大学就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达成共识,构建高本院校国际化合作新模式。北京交通大学将在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建立“国际留学生联合培养基地”,定期派外国留学生到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实践教学。2016年9月,北京交通大学将选派部分蒙古、非洲留学生到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并支持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创建“广西轨道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从事广西高铁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区域经济发展、中国―东盟轨道交通发展与人才培养等领域的研究。双方合作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实施国际化铁路人才培养提供坚强的后盾。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铁道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其铁道通信信号专业在全国都具有影响力,目前与北京交通大学开展校际合作办学,其实力如虎添翼。

(四)送出与引进相结合,借助海外游学项目,开展双向留学生培养工程。2015 年3 月27 日公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愿景与行动》)指出,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促进人文交流更加广泛深入,不同文明互鉴共荣,扩大相互间教育交流规模,开展合作办学。

中国高铁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区域间教育发展极不均衡,铁路交通设施落后。相比而言,我国高铁无论是在硬件和软件上在国际上实力更为雄厚。因此,中国有能力和责任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铁人才协同培养中扮演重要角色。

伴随着高铁“走出去”的过程中,中国急需培养一批精通相关外语、熟悉高铁技术的国际化人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需要培养高铁人才,需要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培养出一批知华友华、学有所成的国际化人才。我国要本着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积极与周边国家开展教育交流。我国铁路交通院校可以尝试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在国内铁路交通院校开办“一带一路”国家留学生试点班,定向吸收留学生,培养服务“一带一路”经济主战场的高铁专业人才。第二,选取部分试点高校,在国内定向招生部分有志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铁路专业学生,同时引进小语种母语国教师。针对这部分铁路人才单独制订培养方案、并在大三实训、顶岗实习环节中安排“3个月至半年的“一带一路”海外游学项目,开展沿线国家高等学府的访学、企业的参观、调研,增强学生对“一带一路”周边国家社会人文、风土人情的认知。第三,互派领导、师生,加强与周边国家对口学校交流往来。双方可定期开展校际互访交流,通过论坛、参观访问、游学、实地考察等形式相互学习,发现商机。双方还可以派遣教师到伙伴学校进行支教帮教,加深彼此了解和认识,互学互鉴,夯实伙伴关系。第四,合理利用政府奖学金和贫困生助学金,资助一些优秀学生到周边国家游学交流。《愿景与行动》明确提出我国每年向沿线各国提供1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要用好中国政府奖学金,可将一定比例的名额用于周边国家职业教育学生。同时,我国每年对优秀的贫困生提供丰厚的国家励志奖学金、政府奖学金、学院特等奖学金等,在对流学校框架下,学校也可以考虑拿出一部分奖学金资助优秀的贫困生到周边国家合作学校进行短期学习体验和实习,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国际视野,也是一种很好的励志教育方式。

随着莫斯科―喀山高铁项目落地,“丝绸之路经济带”产业合作进入实质性阶段。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主动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学科资源优势,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紧扣柳州职业教育“走出去”的国际化发展目标,服务中国高铁“走出去”,制定了“向北合作,向南发展”国际化行动构想,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一带”向北,以引进资源,培养国内学生,拓宽国际化视野,提升国际化办学能力为合作目标,助力高铁技术走向世界。2015年9月,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先后与乌拉尔国立交通大学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双方将联合举办“中俄丝路学院”,双方就合作招生、教学管理、学籍管理等合作办学方面达成了初步共识,与俄罗斯铁路院校开展“2+2”学历教育,为中国中铁、中国铁建和中国通号等国有企业走出去培养大批既懂中国铁路技术标准,又懂俄语国家民族文化的人才。

“一路”向南,面向东盟开放合作。就是充分利用广西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定位,针对东盟国家产业发展不均衡、高等职业教育相关专业实力不强的实际情况,发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铁路行业独特优势,对东盟国家开展高铁技术服务输出,职业教育机构落地国外,以培养本地化的铁路运营人才为发展目标,助推我国企业更好地与东盟本地经济接轨。2015年9月18日,在“2015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开幕式上,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与泰国大城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并与泰国博仁大学建立了“泰国博仁大学――东盟国际学院留学生人才培养基地”;2016年3月22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承办了“泰国轨道交通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班”,培训内容主要涉及铁道车辆、电气化铁道技术2个专业;2016年3月21日,与印尼苏莱亚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合作建设“轨道交通学院”。至此,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开启了职业教育国际化新里程。

按照“校―校―企”国际化合作模式,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还将继续深化国际化战略,建成中外合作办学机构2个,国际合作中外学生达1000人,其中境外合作机构不低于600人;牵头组建“中国―东盟轨道交通国际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建设“东盟国家轨道交通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广泛开展境内外学生交流项目。

综上,高铁人才将成为我们撬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点。中国的高速铁路已经走向世界,并将引领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作为依铁路而生、伴铁路成长的铁路院校,在这个前所未有的中国铁路大发展时代,为更好地配合中国高速铁路国际化战略,各铁路院校应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服务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引领下,根据高铁人才培养新发展,主动适应、开放合作,积极开展校际合作和职业教育国际化,通过多渠道的教育融资,适时动态地升级改造专业设施和设置、教师专业素质,以及人才培养校际化、国际化等,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紧扣职业教育“走出去”的国际化发展目标,为中国高铁“走出去”提供专业技术人才支撑,为实现“互联互通”的美好蓝图搭建最稳固的桥梁。

【参考文献】

[1]陈安娜.中国高铁对实现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作用[J].商业经济研究,2015(9)

[2]杨宝,李春华.服务“一带一路”的高端财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企业管理,2015(6)

[3]柳铁职院“走出去”教学战略 服务“一带一路”[EB/OL].http:///news/china/1460381873731.shtml

【基金项目】2014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课题(2014JGA395);2015年度柳州市德育研究工作专项立项课题(2015SC003)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党喜灵(1981― ),女,河南商丘人,应用心理学硕士研究生,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心理健康教育。

(责编 黎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