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中学数学导学案中如何进行问题设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本学期,我校开始实行“导学案”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的导学案为依托,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改变过去老师上课单纯的讲,学生被动地接受新知识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要想发挥出这种最大效益,设计好导学案是关键,而设计数学导学案中问题设计更是关键中的关键。同时,从本质上说,数学学习就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这就决定了我们数学老师在做教学设计时需要设计出一个或一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学数学”,增长知识,那么如何恰当地设计问题呢?
一、设计好一个初始问题,就从根本上设计好了一节课
我们数学老师在做教学设计时首先应该设计一个初始问题,设计好一个初始问题,数学课的教学思路也就基本确立了,这是设计好一节课的前提。那么,什么是“初始问题”呢?顾名思义,就是那些可以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提供了一个好的切入口,通过这个问题可以引出该堂课所要教授的概念、公式、定理或数学思想等。
二、问题设计要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突出体现其基础性
新课程理念要求关注学生发展,恰当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在新课程教学中,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依然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是其他基础的载体。扎实的“双基”是提高数学素养,发展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基础,是学生发展的必要条件。整堂课的问题设计要以大部分学生都能达到的目标为底线,使大多数学生在练习时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我们教师应该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问题设计应结合生活实际,问题要具备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为课堂的有效开展打开一扇光明的窗户,学生才可能真正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我们设计的数学问题可以紧密联系学生身边耳熟能详的生活实际,这些 “问题”就会让学生产生一种亲近感。学生也会感觉到数学学习是有用的,从而对“问题”产生极大的兴趣,这就为我们开展数学教学,解决数学问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问题设计要具备启发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生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这就要求我们设计数学问题时必须考虑该问题能否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需要,能否具备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功效。初中数学知识都是直接或间接的来源于现实世界,是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的数学抽象。一方面,以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的基本数学概念、法则、公式、公理为基础,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出一般性的数学结论,不仅经得起客观现实和生产实际的检验,还能有效地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且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方法方面能起积极、有效的指导作用,对学生来说设计实用性和实际性问题,使他们更有亲切感和好奇心。另一方面学生对各种知识理解的难易程度是不尽相同的,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必须符合绝大多数学生的认识水平,适合大多数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准的“最近发展区”,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习动机,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也油然而生。学生在解决问题之后都产生了成就感,因此更加乐意学习。
五、问题的设计应具备层次性和梯度性
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我们不妨采取围绕某个总“问题”设计出一些具有层次性的“子问题”来降低思维难度,在一个个“子问题”的解决之后,最终实现“总问题”的解决。这要求我们数学教师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由表及里,层层深入,领会贯通,使学生能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同时,每个学生的智力、身心发展、各人的知识需求都有所不同,就需要教师去“因材施教”。笔者认为,数学课要真正在堂上40分钟内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关键要在“因材施教”方面下工夫。问题设计应满足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的需求,优秀的学生能得到挑战,成绩一般的学生能受到激励,后进生通过努力也能有望尝到成功的喜悦。真正有效的课堂应该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问题的设计要在培“优”转“差”下工夫,要充分引导学生,使差的学生向好的方向靠拢,好的学生向更高的层次发展,鼓励个性发展,力求使每个学生的素质在课堂上都得到应有的提高。
六、问题设计要具备创新性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此,对于司空见惯的问题,教师要尝试从不同角度去审视和分析,从而提出新问题,这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开动脑筋思考那些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使得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以激发,创新能力得以提高。
(责编 张敬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