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写作的角度教“背影”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写作的角度教“背影”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案例背景】

从2014年11月开始,以特级教师韩军和李华平教授为代表,他们对《背影》一课的教学展开了热烈的争鸣,思想的交锋,给予老师们深深的启迪。除韩军老师外,黄厚江、丁卫军等特级教师也都先后执教过《背影》,他们的教学设计和实施都精彩绝伦。相同的是,他们都是从阅读教学的角度来解读文本,组织教学。

继2015年4月在苏州参加全国首届“三新”作文教学研讨活动之后,我组织了湖北省赤壁市几所重点中学开展了学习“三新”理念,开发课文写作教学价值研讨的启动活动,老师们深刻认识到作文教学研究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并纷纷进入了作文教学研究新时空。

【创意设计】

《背影》是中学教材中永不褪色的经典,文章感人至深的浓浓亲情,作者只用了短短的1334字,就表达得淋漓尽致。是什么原因呢?除了中华民族一贯的文化情结,主要还是朱自清先生高超的写作能力,以及他在文章中展示出的丰富表达技巧!因此,我们何不尝试从写作的角度来教教《背影》呢?

【教学选择】

《背影》中的写作教学价值,何其之多!一节课内要全部呈现,既不可能,也无必要,我力求“目标更单纯一些,内容更集中一些”,根据文本写作方面最突出的特点,并结合学生最需要、最实用的写作指导来考虑,我只选择最能表现文本主旨的三个写作价值,即细节、选材、语言,作为本课的核心教学价值。

【教学简案】

一、从写作与情感角度导入

二、请学生自读课文,并全班交流课文主要 内容

请3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引导全班学生知晓课文主要内容。

三、品“最动人的细节”

读着读着,说着说着,同学们都被朱家父子的至爱亲情深深感动了。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思考:文章最打动你的细节是什么?为什么打动了你?

2.学生交流(请10个以上的学生,充分展示),教师及时点拨。

生1:描写“浦口送别”时父亲的背影,因为父亲的“攀”“缩”“倾”“蹒跚”“慢慢探身”等等动作,父亲不顾年迈,固执地要去给儿子买橘子,体现了爱子情。

生2:“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的眼泪又来了”“在晶莹的泪光中”等等。因为作者被父亲的爱所感动,明白了父亲的苦心,悟到了父亲的 爱心。

生3:他“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父亲用几番辛苦买来的橘子,连一个也不品尝,全部留给儿子受用,并因此感到很轻松。在父亲的心目中,儿子就是一切了!这里,慈父爱子的至情,被揭示得淋漓尽致。

生4:告别时的语言描写。“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最后又几步一回头:“进去吧,里边没人。”父亲一直为儿子在旅途上的安全而担心。叮咛的话语,虽朴实,但感情深沉。

生5:文中还有几处,虽然写得不够详细,但也能看出父亲爱子的感情。比如,中间的“照看行李、讲价钱、给‘我’拣定椅子、嘱‘我’路上小心、嘱托茶房照应”等,能看出父亲对“我”是事事操心、时时牵挂。

生6:家庭遭了变故,父亲“变卖典质”“借钱办了丧事”,又没了工作,在这种情况下,父亲心情本来就够难过的了,但依然不忘对“我”的照顾,并劝慰“我”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艰难之中的父爱更珍贵,这更加表现了父亲爱子的深情。

师(结):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特别是这样情感浓郁的文章,一定要抓住人物细节,定格美丽的瞬间,才能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细节,是多方面的,有动作的,语言的,心理的,外貌的……我们的作文,只有抓住了细节描写,你的文章才生动 感人。

(板书:最动人的细节――抒写感动)

四、品“最精巧的选材”

1.请学生讨论:作者为什么不写父亲脸上的皱纹或者头上的白发?而单单写背影?

(明确:“背影”是作者对父亲感触最深的一个细节,最有利于作者表达对父亲的情感。作者不是从正面也不是从侧面而是从后面来描写了一个好父亲的形象,这正是作者选材的独到之处,以饱含深情的笔触,把父亲的背影转化成一种艺术的美。)

2.将第4段中的“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一句,稍作修改,看是不是更符合朱自清的文风?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我们来到雄伟的长江大桥,阳光下,她宛如横卧云空的长虹;斜倚小船,漂荡于美丽的玄武湖,那浩渺的烟波,潋滟的水光,犹如人间仙境,不知不觉间,我们勾留了 一日。

(学生纷纷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师(论):这样修改是不行的。因为南京“勾留”不是本文所要叙写的主要内容,况且作者本也无心“游逛”,再美的景色,也与表现主旨无关,故而只一笔带过,不能详写。

选材在写作中至关重要,一是要选择最典型的材料,这样才有表现力,二要选择自己感触最深的材料,打动了自己才能打动别人,三是注意材料的详略,利于表现主旨的材料,一定要精雕细刻,否则就一笔带过,切不可唆。

(板书:最精巧的选材――突出中心)

五、品“最质朴的语言”

朱自清的文章在现代文学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语言凝练,文笔清丽,极富有真情实感。特别是《春》《荷塘月色》等课文,文笔优美,描写细腻,显示出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力。

1.请学生欣赏。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朱自清《春》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荷塘月色》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朱自清《荷塘月色》

与上述绚丽语言相比,朱自清还有另一语言风格的散文,即用平实质朴的语言,在朴素的叙述中寄寓真挚深沉的情愫,这篇《背影》即是这样的文章。

2.请学生再读课文,找找文中有无优美华丽的语言。

学生活动:同桌交流。

预设结论:基本没有这样的句子,都是些平实的语言。

3.请学生回答:能举例说说文章中有哪些朴实的语言吗?

生1:“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

――“说定”“熟识”“再三嘱咐”“甚是仔细”等用语,说明父亲已经为儿子上车作了极其精细、周密的考虑和安排,字眼虽然平常,但恰到好处,爱子之心跃然纸上。

生2:父亲的四句话,“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朴实中透着深切的关心、担忧与牵挂。

生3: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其中的“攀”“缩”“倾”“努力”都是平常得再不能平常的词语,却写活了父亲对儿子的深情。

生4: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直接、平白地抒发自己对父亲的思念 之情。

师(小结):《背影》一课洗去了朱自清往日的铅华,全用白描记叙事实,不作任何修饰与渲染,透过父亲的一举一动,读者真切地看到了他们的至爱亲情。文章没有一个“爱”字,表达的却尽是“爱”!文章没有一个华丽的辞藻,抒写的却尽是感动!

(板书:最质朴的语言――表达亲情)

【教学反思】

回想自己高中学生时代,语文老师在作文课上教我们“比兴”手法,他说:比兴手法就是“先咏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对于这一写作概念,我倒是记得清清楚楚,可惜,却一点也不会用,就像我学会了武术套路,却根本不会实战一样。

直到我后来学了《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孔雀东南飞》中的“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回延安》中的“树梢树枝枝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我才真正懂得什么是比兴手法,也能在作文中运用自如了。

再后来参加工作后,我似乎深得我的老师的“真传”,作文课上总喜欢机械地教给学生一些写作技法,特别是考前,更是给学生们灌输什么开头七法、结尾八法……不幸的是,我的学生和我当年一样,也是“学了套路不会实战”,作文水平毫不见长。

所以,窃以为,作文教学要淡化概念,重视体验。即少教点作文概念,多引导学生去体验,包括在课本中体验,在课外阅读中体验,以及到生活中去体验。

基于这种考虑,我就尝试从写作的角度来教《背影》一课,紧紧围绕写作来确定其核心教学价值,让学生在课文学习中去体验写作!――姑且也作为我们的“文本价值的教学选择”课题研究的一个深化吧,即,选取文本的写作教学价值来教。我想,学生如果能充分体验初中六册课本中所有写作技巧,相信完全够用!

我的这节《背影》,从寻求其写作教学价值着手,目的正是为了引导学生在课文中体验写作。

本课教学设计主要是围绕三个教学内容展开――最动人的细节、最精巧的构思、最质朴的语言。这三个教学内容,虽是围绕写作来教,但是并未偏执于工具性,而是在“细节、构思与语言”的品析中,引导学生充分感受亲情,教育学生珍惜亲情。教学中的每个环节都特别注重学生的自主性,采用讨论交流、比较鉴别、对比阅读等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安排大量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去体验、去吸收、去消化。

我想,这样教《背影》,学生或许能有写作知识获取和情感熏陶的双丰收!

(湖北省赤壁市教研室;437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