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低年级本科生学习效果不佳原因剖析及解决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低年级本科生学习效果不佳原因剖析及解决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部分低年级本科生学习效果不佳,是目前高校本科教学中的突出问题。本文通过教师教和学生学两方面,分析了导致本科生学习效果不佳的学生学习环境改变和高校师资岗前培训不足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应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以适应新的教学环境,摒弃学习上的奴隶意识,加强主动意识,以及改进新教师岗前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本科生;学习效果;年轻教师;岗前培训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8-0128-02

孩子能上大学是多数中国家长对子女抱有的最大希望。学生要经过十多年的刻苦学习,在人数众多的高考大军中,成绩优异者脱颖而出,走入了大学的殿堂,实现了家长和自己的愿望,可谓皆大欢喜。新生入校,带着憧憬和自豪开始了与从前迥异的大学生活。由于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的巨大转变,对部分学生来说,没了学习压力,少了老师和家长的监管,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在大学时间过半的时候,蓦然回首,才发现在大学似乎“什么都没学到”,这是大部分学生的相似感觉,也是大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现象。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什么,本文找到了原因,提出改变的方法和对策,对于教师如何教和学生怎么学,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造成的原因

1.学习环境的变化。就目前我国学生接受教育的时期而言,可以高考为分水岭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小学、中学至高中阶段,第二阶段是高考后上大学阶段。70年代,我国形成了以“晚、稀、少”为主要内容的人口政策。它改变了一般家庭生育积年所形成的早婚、早育、多育的社会习性,构成我国现行计划生育人口政策的蓝本,是中国现代人口政策的奠基之作。人口政策的施行,使中国家庭的人口数量锐减,子女在父母心中的地位和期望值较过去大大提升,加之子女数量减少后的家庭经济状况的改善,提升了家庭的教育投入。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式教育文化在中华大地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父母尽其所能倾注了财力、物力和精力,用于孩子的物质生活和教育。始自幼儿园,自由自在的幼年时代即告结束,开始了艰辛的学习历程。父母在“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思想的指导下,让孩子的学习内容“越来越丰富”,在时间上,采取了十分严格的监管,学生的厌学情绪十分浓重,学习上奴隶特征明显。进入大学后,面临陌生的环境,大部分学生开始了崭新的生活。一下子进入一个开放式、自由式、交流式的全新学习环境,学生全身心都得到了放松,部分同学满足和陶醉于高考的胜利,整日无所事事。再加上学生本身自觉性、自控力和觉悟较差,散漫、懒惰、被动的学习态度随处可见。

2.学生态度的转变。考入大学,除了学习时间之外,有充足的时间参加校内外各种活动。因此,人际交往由原来的相对狭窄的熟人社会转变为更广泛的生人社会。面对社会上各式各样的人群,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也会发生改变,甚至对自己目前的大学生活产生质疑,由此大大影响了学习态度和积极性,认为上大学并不是唯一的出路。另外,学习压力和新集体人才济济造成的自卑感,缺少新的学习目标和动力空虚感,现实与理想之间巨大落差的失望感,独自离家异地求学造成的孤独感等,使得学生心理上对学习本身产生了相对消极的态度。

3.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是教育的主导。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大学阶段,主要提倡主动式、启发式的学习。课堂上,老师的授课时间大大减少,但是讲授的信息量却大大增加。学生应该课前主动查看和阅读相关信息,建立大致的框架体系,才能在课堂上跟得上老师的进度,查缺补漏,全面系统地掌握新知识。和之前的教学方式相比,大学教育方式更加强调研究型的主动学习模式。据调查,自20世纪末,我国高校的招生规模大幅度提高,学生数量成倍增加,大学师资严重短缺。目前,讲台的上的主力军是应急补充进来的年轻教师。按照常规,进入大学的年轻教师要经过一两年的助教期,此间要帮助主讲教师整理教案、批改作业、指导试验等。而现实的情况是,课程多,学生多,根本没有时间让年轻教师对所要承担的课程做完整充分的授前准备,对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缺乏足够的认识和把握,疲于完成教学任务,照本宣科,平淡无味,无法做到引人入胜,甚至引人入睡。由于对教学内容的不熟悉、行不成系统、没吃透,课堂上注重的是自己授课内容的衔接,无法顾及对内容的深入剖析和拓展,也无法做到一般知识和重点、要点、难点的区分。如在《草产品学》授课过程中的课堂提问交流环节,问及有关植物性饲料蛋白质的含量范围,牧草和作物能够良好生长的土壤pH值和土壤的全盐含量范围,适宜植物生长土壤水分,以及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形成1克干物质需要多少水的参与等问题时,几乎百分百的同学表情茫然。课程结束后,学生不知道哪些是应该一般了解的,哪些是应作为重点掌握的,哪些是作为常识必须牢记的。这说明,教师缺乏岗前培训,缺乏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导致教师授课中缺乏自信,条理不清,重点不突出。

二、改变现状的方法和措施

1.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走进高校的新生,面临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学校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在学习环境上的巨大变化,做好这项工作,可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让学生调整好心态,客观全面认识自己。指导学生学会全面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既要看到自身的优点,更要正视存在的不足。以健康、科学的方式面对大学生活,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二是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进入大学,意味着独立走向社会,独自面对生活。部分学生一时无法适应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因此,应该及时引导学生,使之改变和调整过去一味依赖父母、老师的旧观念,摒弃学习上的奴隶思想,学会独自应对和处理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保证自己身心健康全面成长。三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但可以引导学生及时适应陌生的大学生活,而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通过交流、深入了解,做到生活和学习上的双重引导。除了交流知识,帮助学习,更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使其快乐生活。让学生理智严肃对待感情,遵守道德规范,正确处理恋爱关系中的问题,避免走极端导致的不当行为。四是树立科学的学习理念。面对这个知识大爆炸、信息急速膨胀的时代,大学生更应该树立全新的学习理念,形成自主学习、全面学习、创新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科学理念。加强自身要求,形成自己主导为主,交流互动为辅的学习方式,不但学习课本知识,更要加强素质教育,做到全面学习,拓宽知识面,开扩眼界。摆脱陈旧的墨守成规,及时吸收和借鉴新型理念,走在知识的最前沿。虚心好学,坚持“活到老学到老”,善于从身边发现问题,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加强教师岗前培训。随着高校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和高效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为解决师资缺乏问题,年轻教师不断走进教师队伍,这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加强高校教师的岗前培训工作,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青年教师队伍是高等学校在我国新的社会变革时期生存、发展、壮大所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新教师走进高校后,面临新的工作、生活环境,需要适应。为人之师身份转变,有一系列新的问题,有待学习和解决。通过对新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岗前培训,使其掌握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规以及教师职业道德等知识,较好地掌握所承担课程涉及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逐步把新教师培养成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后继教师。新教师岗前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可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的重要措施。新教师是高校师资队伍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是高校新教师培训的起点,是使新教师较快达到岗位职责要求的一项基本职业培训和重要环节,对促进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形成、职业道德的培养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保证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就应该站在时展的高度,培养学生责任感的同时,注重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汤兆云.20世纪70年代中国人口政策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3,(3).

[2]周伯平.江波.大学环境变化给大学生带来的新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0).

[3]薛军,施雨辰.大学生学习效果影响因素的粗糙集分析[J].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07,(9).

[4]浦文红.浅析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3).

基金项目:草产品学重点课程建设项目(2011~2013)。

作者简介:陈本建(1957-),男,副教授,研究方向:草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