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结合本人在近年来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指出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中有待解决的问题,探讨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的具体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中小学英语教学 衔接教学 教研

一、 提出问题

英语中有句谚语叫“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英语教学来说,这句话意义非凡。学生在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发展的不均衡进入初中以后进一步加大。班级中两极分化的现象过早出现。这种现象对于整体英语教学水平有极大影响。因而在英语教学的起始阶段做好衔接教学至关重要。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我们目前在英语衔接教学中存在如下问题:

1. 对学生的需求缺乏科学细致的分析

有些学生小学时英语基础就不好,进入初中后随着学习任务难度的逐渐增加,对英语学习的畏难情绪逐步加重,因为难以克服逐渐增加的学习困难,很多学生渐渐丧失了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与此同时,一部分同学由于不能适应中学的学习环境,没有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在英语学习中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较低,虽然在英语学习中费时耗力却难以收到好的学习效果。对于这部分同学来说,英语学习就像“一壶永远烧不开的水”。另外一部分学生在情感上还怀念小学阶段的老师,没有对新老师产生足够的信赖,不能适应初中老师的新的教学模式。来源于不同小学、不同家庭的学生在英语学习基础、个性特点上千差万别。很多任课教师忽视了对于初一新生的学习需求和情感需求的深入了解,对于班级情况缺乏科学细致的分析,因而在制定教学目标时缺乏针对性,课堂教学缺乏层次性。由于不能在衔接阶段顺利过渡,很多学生在初一下学期就提前掉队,对于以后乃至终身的英语学习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2. 对衔接教材缺乏“二次开发”

为了做好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译林出版社编制了《新课标初中英语预备课程》作为中小学衔接教学的教材。衔接教材不仅“把小学阶段所学的主要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供学生系统地复习,巩固所学知识;还引入少量初一教材的知识内容,为中学英语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材是课程专家和学者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学科教学用书,教材资源的选择和组织具有很强的“普适性”特点。这种“普适性”主要是指教材编写者编写教材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和要求,以及课程内容针对所对应的学生年龄阶段的认知特点选择相应的课程内容,预设具有一定学习难度的学习活动、任务或练习形式。这种课程设计的“普适性”与不同地区教学实践的“特殊性”会形成一定反差。选用教材的地区、学校或者是学生因本地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发展水平不同,势必存在各种各样的特殊教学情况,也就是教材与教学需求之间肯定还存在或多或少的差距。衔接教材因其特殊性,教材与教学实践之间的差异更为显著。多年的教学习惯使得一些教师仍然只是在“教教材”,因为缺乏对教材的二次开发,没有对教材进行有效的调整、取舍和补充,教学难以实现最佳效益。

3. 对教学缺乏全面及时的反思

很多教师特别是一些薄弱学校的教师会认为小学英语基础薄弱是造成学生英语成绩落后的主要原因,很少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反思自己的教学。教学过程中相当一部分教师仍然以知识传授为主,没有培养学生能力,教会学生学习的意识。衔接教学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因为没有得到有效的反思总结而未能为下一步的英语教学做好铺垫。

4. 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比较片面

《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的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及语言运用。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还应积极利用其他课程资源,特别是广播影视节目、录音、录像资料、直观教具和实物、多媒体光盘资料、各种形式的网络资源、报刊杂志等。”在初中英语教学的起始阶段,如果教师能够在充分利用好课程的核心资源——教材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开拓教和学的渠道,更新教和学的方式,学生看到的将是更多课本之外的语言运用的世界。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及教会学生学习的意识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遗憾的是,因为种种原因,甚至是一些生源较好的学校,教材之外的课程开发也往往被认为是在“作秀”,或者只是作为一种偶尔的“装饰”而已。

二、 对上述问题的一些思考

鉴于上述英语衔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原因,笔者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及相关理论,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提高教学效益。

1. 加强中小学英语教学交流,改善学情研究

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新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的过程。

没有对学生情况全方位细致的了解,就谈不上合理有效的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当我们带着衔接教学中诸多困惑走进小学课堂研究课程标准中对小学阶段英语学习的要求、和小学英语教师交流研讨中小学英语教学的相似之处与诸多差异时,很多衔接阶段的教学难题产生的原因便浮出水面,与此同时应对的策略也不难找到。

和活泼生动、形式丰富小学英语课堂所不同的是,中学英语课堂更多重视语言基础知识的传授语言技能的训练。中学教师对难点、重点的把握比较准确,对知识点的落实比较到位,但课堂活力不够,用学生的话说“老师总是一本正经”。当英语由小学阶段的“副科”转化为中学阶段的“主科”,便意味着很多学生不得不承受更多的考试压力。面对残酷的分数竞争,越来越多的家长、教师甚至是学生本人对于英语学科的学习评价由“兴趣”转化为“分数”。特别是很多刚刚带完初三毕业班的教师很容易“目中无人”只有分数。仔细分析一下对那些英语学习缺乏兴趣、缺乏学习动力因而成绩很差的学生情况就会发现,他们在困难不感兴趣成绩差更不感兴趣成绩更差的轨道上形成了恶性循环。所以帮助学生排除学习上的困难、激发他们的兴趣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学习英语的目的和意义,帮助他们培养积极的情感,克服消极的情感。教师要处处做有心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挖掘教材的趣味性,花大力气精心备课、上好课,课后与学生多交流,多反思。刚刚毕业的一届学生中就有一位家长在毕业后给我打电话表示感谢。声称孩子升入初中时英语基础并不好,但升入初中后因为几次好的朗读表演受到老师的赞赏,认为英语教师是“自己人”,逐渐对英语学习感兴趣,渐渐成为英语学习的佼佼者。这样的例子我不止一次在历届英语教学中遇到过。尊重每一位学生,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关注每一位学生,这些新课标常常提及的理念在衔接阶段尤为重要。英语中有句谚语叫“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作为一名有责任感的英语教师应该明白,对于很多对初中生活还充满好奇、间或恐惧的初一新生来说,老师善意的疏导、及时的指点可能对于“敏感期”的他们无异于雪中送炭,也许他们的英语学习从此就有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也许“转角遇到爱”他们从此就会爱上英语学习,享受英语学习的乐趣。或者说他们的生活会多一些成就感,少一些挫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