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螺旋CT与DR在急腹症―胃肠道穿孔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螺旋CT与DR在急腹症―胃肠道穿孔诊断中的应用对比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对螺旋ctdr急腹症-胃肠道穿孔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抽取再2012年1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胃肠道穿孔患者78例,对其术前DR和螺旋CT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手术和病理结果为依据,对两种检查手段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螺旋CT诊断符合率较DR检查发生显著升高(P

关键词:螺旋CT;DR;诊断;胃肠道穿孔;临床价值

急性胃肠道穿孔属于普外科常见疾病,由于其起病较急,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危险性大,因此早期准确诊断对于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1]。目前临床上对于胃肠道穿孔等急腹症的诊断多依靠X线腹平片、CT等影像学手段,近几年随着CT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日渐成熟,使得多层螺旋CT技术在胃肠道疾病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诊断率得到了显著提高[2]。本次研究中出于对螺旋CT与DR在急腹症-胃肠道穿孔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的目的.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中资料来源于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胃肠道穿孔患者,抽取其中的78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有男43例,女35例,年龄22~58岁,平均(43.5±11.5)岁,穿孔原因包括:消化道溃疡者44例,阑尾炎穿孔者19例,外伤所致13例,恶性肿瘤2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了DR和螺旋CT检查,检查时间多在发病后的20min~24h,经手术和临床病理得到确诊,资料完整。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 对以上统计的患者在术前展开DR和螺旋CT检查,以手术和病理检查结果为依据对DR和螺旋CT检查的诊断准确性进行评价,并展开对比分析。

1.2.2检查方法 DR检查:所需仪器为我院现有X线机,扫描时患者取立位进行X线透视检查,首先展开常规全腹扫查,而后重点检查疼痛部位、压痛部位以及肝脾区域,如果发现膈下或者是腹壁下存在游离气体,则嘱咐患者多运动,对游离气体的移动情况、存在情况进行跟踪观察,对胃、肠壁是否存在水肿,肠周围是否游离液体等进行仔细检查。

螺旋CT检查:所需仪器为我院现有16排螺旋CT扫描机,层厚为2mm,重建层厚为8mm,管电压为120kV,管电流为300mA,以病情特征对扫描的范围进行调整,常规扫描范围自膈顶水平到双肾下极水平,特殊患者需增加扫描至耻骨联合下缘水平。所有患者均未应造影剂,未进行增强扫描。

1.3评价标准 以急诊剖腹手术和病理检查结果为依据[3],完全符合:可以对疾病做出准确的诊断;基本符合:仅可以对腹腔积液进行显示。总符合率=(完全符合+基本符合)/总数。

1.4数据处理 研究中相关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形式表示,对比中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的对比则是采取χ2检验,在P

2 结果

2.1 DR与CT诊断结果比较 经统计发现,本组78例患者临床诊断为胃穿孔者20例,十二指肠穿孔20例,十二指肠腹膜后穿孔者4例,阑尾炎穿孔19例,外伤所致13例,恶性肿瘤2例,经DR检查与手术和病理符合者59例,符合率为75.64%,经螺旋CT检查与手术和病理符合者72例,符合率92.31%。显然螺旋CT检查诊断符合率较DR检查高(P

2.2 CT表现 本组78例患者经CT检查确诊72例,CT图像显示穿孔患者胃肠壁存在局限性缺损,胃肠道穿孔的间接征象为腹部存在游离气体,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者未观察到明显的游离气体。穿孔患者游离气体CT征象显示出明显的新月形、条带状或者是空泡状,多数存在于肝前间隙、肝十二指肠韧带区,肝门区和小网膜区,部分患者存在腹腔积液,穿孔壁肿胀增厚,周围脂肪间隙密度增高,管壁不规则凹陷或者是肿块,肠梗阻等改变。

3 讨论

临床研究证实[4],急性胃肠道穿孔多发生在消化道溃疡、炎症、消化道外伤以及肿瘤等。由于胃肠道内容物或者是气体外溢在腹腔中,容易并发腹膜炎症等并发症,胃肠道穿孔的临床表现多为突发性上腹部疼痛且逐渐加重最终弥漫全腹,部分患者会伴随存在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等机型腹膜刺激征象。临床实践发现[5],胃肠道穿孔的临床症状不具有典型性,误诊率较高,很容易被当做是急性胆囊炎、急性阑尾炎或者是急性胰腺炎等,最终延误了病情。

目前,对于胃肠道穿孔的早期诊断多依赖X线透视检查,近几年随着螺旋CT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日渐成熟,使其在临床疾病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近期有文献报道,经螺旋CT检查可使胃肠道穿孔的早期诊断率得到显著提高[6]。本次研究中出于对螺旋CT与DR在急腹症-胃肠道穿孔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的目的,对78例胃肠道穿孔者术前DR和螺旋CT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以手术和病理结果为标准,发现螺旋CT检查对胃肠道穿孔的诊断符合率较DR检查发生显著升高,这一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结果一致,充分证实了螺旋CT在提高胃肠道穿孔诊断率方面的优势。

在胃肠道穿孔患者中多为溃疡型,多层螺旋CT检查的主要表现以腹腔积气为主,除此外还可观察到胃肠壁增厚、溃疡缺损、肿块、周围淋巴结肿大以及邻近组织侵犯等,CT诊断征象典型性强,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针对合并早期肿瘤合并穿孔者CT诊断存在较大的困难,在今后的临床诊断中应对其给予重视。

综上所述,在胃肠道穿孔的早期诊断中,螺旋CT技术的应用可使诊断率得到显著提高,CT检查与手术结果符合率较DR检查高,两者在诊断胃肠道穿孔中各具优势,可相互补充,联合应用可使诊断效果得到明显改善,提高早期诊断率,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关注。

参考文献:

[1]杨晓斌,刘婷,马赞红,等.CT对胃肠道穿孔的诊断价值[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8,17:390.

[2]刘德智,袁磊.56例胃肠道穿孔X线检查结果分析[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8,33:75-76.

[3]胡鸿宇.胃肠穿孔早期急诊诊断方法临床价值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2012-2013.

[4]王小乐.胃肠道穿孔的CT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647-1648.

[5]王亚娜,王会英.螺旋CT游离气体征在诊断早期胃肠穿孔的临床浅析[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8,6:44-45.

[6]陈玉峰,李胜,周霖,等.CT在早期胃肠穿孔中的诊断价值[J].山西医药杂志,2010,39:23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