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生态林业建设的一些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首先论述了生态林业的内涵,进而分析了当前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从“建立有效的生态林业建设机制、加大林业科研和技术转化资金投入、健全生态林业补偿机制及依法管理森林资源,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加快生态林业建设的一些建议,以期能改善生态环境,最终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林业;生态建设
中图分类号:X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4-105-02
一、前言
生态林业是一种建立在经济学和生态学等原理指导下形成的新型林业生产方式,是一个具有内涵丰富、涉及面广等特点的系统性工程,它是指遵循生态经济学和生态规律发展林业,是充分利用适当地自然资源和促进林业发展,并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创造最佳状态环境的林业生产体系。21世纪以来,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生态环境保护越发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六大林业重点工程的全面启动为标志,我国林业发展开始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加强生态林业建设已成为当前林业工作的主要任务。在此,本文就生态林业建设的相关问题展开简要阐述,以供参考。
二、生态林业的内涵
生态林业是指遵循生态经济学和生态桂林发展林业,是充分利用适当的自然资源喝促进林业发展,并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创造最佳状态环境的林业生产体系。它是多目标、多功能、多成份、多层次,也是组合合理、结构有序、开放循环、内外交流、能协调发展、具有动态平衡功能的巨大森林生态经济系统。在建设生态林业时,要求山区采取以林为主的综合发展,并立足本地产品和资源,形成多层次、多品种、粗精结合的加工工业体系;林区则采取以封为主封造结合,实行轮封、轮造、轮放方法,使眼前和长远利益结合。
三、当前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
我国森林覆盖率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2/3,人均森林面积0.145公顷,我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21%,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人均森林蓄积10.151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7。森林覆盖率比世界平均水平的26.6%低了十个百分点。全国乔木林生态功能指数0.54,生态功能好的仅占11.31%,生态脆弱状况没有根本扭转。
森林资源质量不高。乔木林每公顷蓄积量85.88立方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8%,平均胸径仅l3.3厘米,人工乔木林每公顷蓄积量仅49.01立方米,龄组结构不尽合理,中幼龄林比例依然较大。森林可采资源少,木材供需矛盾加剧,森林资源的增长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木材需求的增长。
林业生态问题依然是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最突出的问题之一,生态产品依然是当今社会最短缺的产品之一,生态差距依然是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最主要的差距之一。
(二) 部分农民法制观念淡薄,对林业生态建设认识不够
当前,在一些山区地带,大部分农民根本没有意识到生态林业的问题,他们普遍认为林业就是木材生产,缺柴烧或是需要做家具等,根本意识不到林业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的问题仍然很严重,使造林成活率较低,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恶化了生态环境。
(三)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质量不高
近年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在水土保持、林业生态工程、防治荒漠化、草原生态建设、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质量除重点治理区外,一般较差,标准不高。
四 、加快林业生态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提高认识,建立有效的生态林业建设机制
由于大部分人们对生态林业建设的意义和意识并不强,因此要加快林业生态建设,首要任务就是要在人们群众中大力宣传生态林业的作用和内涵,改变人们的观念和意识,这也是是生态林业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生态林业建设是一项全社会、全民受益的事业。它涉及面广、社会性强,必须靠全社会,因此必须加强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建立一个有效机制和强有力的组织来实施林业生态建设。
(二) 加大林业科研和技术转化资金投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要加快林业生态建设,并确保林业生态建设的质量和效益,则须全面提高林业生态建设的科技含量,把科学技术贯穿到林业生态建设的全过程,做到科学规划、科学设计、科学实施、科学管理和科学验收。当然,在提高林业科技含量时,须注意以下几点:(1)建立林业科技创新体制,建立其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核心、以效益为目的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以促进林业生产力提高;(2)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鼓励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服务、联合开发、创办经济实体等形式,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3)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如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抓好良种壮苗和树种结构调整、研究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木材加工等。
另外,还应把林业生态建设资金列入预算,加大林业生态建设的投入,确保足额到位。同时,要有效利用市场机制,广开融资渠道,积极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林业建设,不断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重组,解决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发展优势产品,努力开拓木材林产品的新用途。
(三)健全生态林业补偿机制
建立生态林业补偿机制,是保护和建设生态公益林的一项根本措施。应根据“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有关规定和“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及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造林绿化工作的通知》指出:“要改革造林绿化资金投入机制,逐步实行征收生态效益补偿费制度”,加快建立森林生态效益的补偿机制,多渠道(如国家渠道补偿、社会渠道补偿、市场渠道补偿等)筹集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用于生态林的保护、建设以及对生态公益林所有者的补偿。
另外,在征收林业补偿费时,原则是应将其中的大部分上缴国家林业局作为中央级林业基金,由国家林业局统筹安排使用,剩余部分可纳入地方林业基金分级管理和使用。其他地方征收的森林生态和社会效益补偿费,大部分应反馈给提供森林生态和社会服务的经营单位,主要用于森林培育、管护和林政管理开支。
(四)依法管理森林资源,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当前,我国林业方面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虽然此法在一些方面上也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但在立法思路、立法原则等等方面上仍有许多不足和遗漏之处,不利于加快生态林业建设。因此,首先,我国要加快生态林业建设,首先在立法上要遵循生态规律原则、可持续发展援助和突出生态利益和经济利益相协调的原则。同时,在林业相关法律的基础上,我国在加快生态林业建设时,应依法管理森林资源,即应做到:一是要在实施森林资源源头管理的基础上,继续严格执行限额采伐制度,特别是严格按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技术标准控制生态公益林的采伐利用;二是加强古树名木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加强对花卉苗圃的管理,严禁非法移植、挖掘野生植物,保护生物多样性;三是依法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护林业生态环境;四是加强林地管理,防止有林业逆转,实行林地用途管制和总量控制制度,严惩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违法犯罪行为;五是坚持依法治林,加强基层执法队伍建设,抓好林业法律、法规制度的建立健全工作,将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置于法律、法规约束之中,实现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六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提高全民的生态环境意识,使全社会自觉成为生态环境的建设者和受益者。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和不断深化,走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国生态林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本文中,主要从“建立有效的生态林业建设机制、加大林业科研和技术转化资金投入、健全生态林业补偿机制及依法管理森林资源,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加快生态林业建设的一些建议,以期能改善生态环境,最终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德荣,钱克条对生态林业建设若干问题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12(6).
[2]王富昌.林业生态建设问题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6).
[3]任青春.生态林业建设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