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为确保教育质量,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专业结构,师资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然而在高职师资发展的道路上,出现了教学老套、实践能力不强、专兼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出做好兼职教师的引进与管理、提升“双师型”教师的实践能力、拓宽教师培训学习渠道等可行性的解决对策,更快更好地实现国家对高职师资的既定目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师资队伍建设 现状 对策

2006-2009年,教育部、财政部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启动实施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成功地引导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面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发展方向。为了进一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2010年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原有已建设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基础上,新增100所左右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师资队伍建设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在建设期内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因为师资队伍的建设结构水平是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及健康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是实现目标的根本保障。

一、高职师资的发展趋势

高等职业教育的师资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师资来说,有其自身的特点,这是由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的。因为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高端技能型的专门应用人才,所以从事高职教育的教师们除了有学历上的要求以外,还要具有专业教学的动手操作性及实践性。因此,在当今的职业教育中“双师”十分的流行,并且“双师”就是高职师资的发展方向。那么,对于“双师”,第一层面是专任教师中的“双师型教师”。第二层面则是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的“双师”。

首先,对于“双师型”这个概念的定义已经有很多种不同的解释方法。第一,定义为“双职称”即“双师型”的教师就是讲师和工程师身份的简单相加。也就是说他既是教师系列的讲师、副教授、教授等职称资格,同时还是工人技师系列的工程师或高级工程师等职称,这就是所谓的双师型教师”。第二,“双能力”的说法:既要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有较强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第三,“双证书”的说法:既要有教师资格证又要有职业资格证书。第四,“双素质”的说法:必须要有企业实践经验的才能称之为“双师”。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说法,但是不论哪一种说法,它都突出了高职院校教师的特殊性,也就是高职院校的教师既要具备普通教育教学的学识与能力,也要具备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的技能与技巧,这正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殊的职业教育性质。

再者,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合格的人才,就一定要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路线。因此,调整教师结构,吸取兼职教师入校,使教学走进企业,贴近生产线,走教学做一体化的道路,真正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但是,这种“双师”下的高职师资队伍,专兼教师如何分配,课时达到多少比例才能达到最完美的结合点,这一直来说都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

二、高职师资发展现状

“三改一补”是对当今高职高专转型的全面概括,所谓“三改一补”实际体现了高职高专教育的四条办学方法:第一条,改革原来的高等专科学校,尤其是要把他们办成规范化的高等职业学校;第二条,把现在已有的职业大学从办学规模上扩大,实行走联合办学的路子;第三条,把一些有条件的成人高校向高职倾斜,体现职业特色;第四条,在原来一些重点的中专学校里,发挥其重点的优势,办成高职班。这一转型就确定了我国的高职高专教育的师资队伍从最初的一开始就是一种非职业的模式,这种的“半路转行”就决定了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大部分成员的非职业化倾向。因此高等职业教师尽管从学历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及科研结构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对于国家提出的对于高职高专师资的结构水平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第一,教师教育教学老套

当前, 高职院校的教师团队在教学、管理等方面还没有形成一套适于职业教学的规范的教学思想体系,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老化的课堂大满灌的理论教学。跟进职业教育的教育需求,从事高职教育的教师队伍应该改变以前老套的教育教学方式,体现职业教育的教育特色,兼顾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技能水平,所以必须改变以前的课上仅仅传授理论知识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和技巧,成为“双证书”毕业人才。

第二,缺乏企业专业带头人,专兼比例不合理

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是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端技能型应用专门人才,所以教育教学就应该贴近企业第一线,落实工学结合,做到产学研一体化。要达到这一目的要求,就需要来自企业行业一线的技师来参与到教育教学中来。而目前,各高职院校尽管也在大力宣扬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但是迫于一些薪水待遇、职称评定限制等等方面原因,很多学校的校企合作仅仅维持在了签署协议这一表面层次上,而真正企业师傅来教学的还是少数,兼职教师也只是一些下企业实习时的技工师傅们。所以造成了教学团队中缺乏来自企业的专业带头人,这必定制约了实际教学的真实性及时代跟进性,并且教学几乎都是由专任教师来担当,企业的兼职教师数目很少,也造成了专兼教师比例不合格,影响教育教学的质量。

第三,教师年轻化趋势明显,实践能力薄弱

由于“半路转行”特殊性,高职高专的师资方面也暴露了它的弱点。首先,高职高专的师资队伍中,大多数从业者都是直接出校门后又入校门的青年教师,他们普遍缺乏企业的实践经历。尽管有少一部分是原来普通中专的的老教师们,这些教师大多也是迫于职业教育的特殊要求,经过培训、自我学习书本知识等形式获取的职业资格证书,而真正的职业操作能力不高。因此,高职教师年轻化,实践能力弱是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的另一现状。

三、高职师资的对策研究

第一,提升“双师型”教师的实践能力

“双师型”教师是为了达到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上应呈现整合的“一”未来理想的高职教育教师。”因此,高职院校第一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创造时机安排教师下企业,去厂房进行顶岗学习和技术服务,直接到学生的实习基地跟班参与实践,亲自动手,体验生产情境,跟进生产流程,提高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所以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要会讲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专业动手实践能力,不仅是教学能手,还要成为专业的行家。第二、教师的职业实践可以与教师的职称评定直接挂钩。比如,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中级职称评定的一个必要前提,必须要有一年到两年的企业实践经历,这样既实现了教师双师素质达到既定比例的目标,又从根本上解决了教师缺乏职业经历,实践能力差的现象,使双师型教师达到了一个从“数”到“质”的一个飞跃。

第二,做好兼职教师的引进与管理

聘用兼职教师也是解决目前教师问题的良好举措。引进企业的能工巧匠充实到职业教师队伍中来,并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参与一定比例的授课,这样互通有无,建立长效机制。因为兼职教师第一具有较高的专业能力,能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最真实最先进的实践教学;兼职教师的引入,有利于根据社会前沿的人才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向。但是,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肯定有别于校内的专职教师。因为兼职教师缺乏必要的教育心理学的学习经历,他们驾驭课堂的能力可想而知。有的教学纪律观念不强,课堂混乱,影响教学效果;有的不熟悉教材教法,纯属观点的罗列,理论与实践脱节,效率低下;有的责任心不强,人生价值观不明确,影响学生的学习。所以为了提高他们的教学效果,我们完全可以效仿国外的方法,要求兼职教师从教的同时接受一定时期的师范教育类学习,学习合格,发相应的资格证书。总之,科学管理,意义重大。

第三,拓宽教师培训学习渠道,提高师资整体素质

目前,各高职院校教师年龄偏低,相应的职称也偏低,所以利用教师的年龄优势,开拓培训学习渠道,增强教师的整体素质。首先,计划安排好教师参与企业实践,必要时形成指导性文件,指引教师的企业实践的具体安排。其次,到企业挂职锻炼同样也是一种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途径,与企业协商好,在资金互允的前提下,双方均可收益。再有,学历深造和教育科研在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方面作用也很大。学院应鼓励支持和创造为教师提供与国内外学习交流的机会,在教师们科研学习方面开绿灯,避免教师们总是应对职称评定做无用的努力,从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降低教师的压力,轻松愉快提升自己,完善自我。

参考文献:

[1]田玉兰.高等职业教育帅资队伍建设的比较研究[J].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64.

[2]职业教育制度比较与改革[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3

[3]刘雯婷.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_理论与实践研究[D].复旦大学,2009.

作者简介:

杨振秋(1976―),女,汉族,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在职研究生,讲师,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研究方向:课程论与教学论。

孙景余(1963-),男,汉族,现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课程论与教学论。

(作者单位:河北省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