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传媒与社会变革的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传媒与社会变革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现在流行的微博同时呈现五方面特征:任何人、随时、随地、任何信息、流动传播。即使不谈内容,微博这种综合性载体再次让人认识到:传媒形态而不是具体的传播内容,正在明显地改变着世界,改变着社会结构。随着信息技术几何级数迅猛变化和发展,社会也被带动着亦呈现不断的变动。目前北非等地发生的变局,相当程度是由新传媒引发的。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网络社会的来临绝非偶然。

这时捧读美国作家伊丽莎白・爱森斯坦历时15年撰写的《作为变革动因的印刷机:早期近代欧洲的传播与文化变革》,似乎是在发思古之幽情。然而,正是这部砖头股厚重的书,给予了我们深刻理解现实网络社会的钥匙。她对15世纪中叶兴起于欧洲的印刷文化做了翔实的论证,让人们思考欧式印刷术作为当时新传播技术,如何影响了欧洲从中世纪向现代社会过渡,对欧洲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现在全球正由印刷文化和电子文化向网络文化过渡,这部书提供了历史的借鉴。

该书集中研究了印刷出版物催生的传播革命。我们都熟悉雅各布・布尔克哈特关于文艺复兴的专著,材料丰富,但是他的论述中几乎没有提及印刷术的影响。而该书与布尔克哈特忽略印刷术相反,对其批评颇为尖锐。这部书出版以来,欧洲通史、文化史、技术史、科学史、印刷史、宗教改革史、文艺复兴史的专家争相研究并批评这一巨著,传播学的研究也在争夺这一丰硕的资源。书中严谨、细密的考据,足以使不同领域的学者得到启发。

作者指出:“文艺复兴字体之所以留下永恒的印记,并不是因为它吸收了一种风格而不是另一种风格,而是因为它是用字钉印出的,不是用手写的”。这部书将以往研究欧洲中世纪变革中被边缘化的重要因素――印刷出版物引入了人们的视野,促使传播学者以及对传播学感兴趣的读者重新审视这段传播史,确立欧式印刷术从15世纪中叶至18世纪工业革命时期的地位。

媒介形态可以作为一种衡量标志,考察人类社会的变化发展。现在网络传播整合了既有的信息系统,动态中平衡着社会中不同利益群体的声音。“草根”群体的不断涌现和壮大正体现了网络传播的特点。该部书对印刷出版物的再认识,启发我们审视网络技术对当今社会结构的影响。

该书英文名称The Printing Press as an ChangeCommunications and Cultural Transformations in Early-Moderm Europe,应该翻译为“作为早期现代欧洲传播与文化变革动因的印刷出版物”。“The PrintingPress”如何被翻译为“印刷机”?不可思议。“Early-Modern Europe”中的Modern,就是现代,却被硬翻译为世界上拔不到对应词的“近代”。“近代”是冷战的产物之一,欧洲认识中的“现代”,开始于15世纪末,而不是我们过去认为的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