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问题的若干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问题的若干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文化产业是我国的新兴产业,非公有资本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事实上也存在一些问题,今后政府应该放开相关市场和放松国家管制,施法执法真正的落实到位,相关部门进行积极的监督和管理,国家在资金方面加大投入以及国家政策的扶持,从而推动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发展,实现文化产业发展的伟大目标。

关键词: 非公有资本 公有资本 文化产业 市场管制

一、从立法上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对策

(一)从立法上,立法市场管控严格

众所周知,文化产品多赋予了意识形态属性,是不同于其他物质产品的。那么正是由于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这个特征,国家和政府对文化产业的领域管控是比较严格的,非公有资本准入问题就是油然而生,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渠道相对窄化,从立法上,国家便将门槛设置在准入行列,这样是不利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也是不利于文化产业的跨越发展的。

(二)放开相关市场,放松国家管制

我们必须清楚的有一个强有力的认知,按照经济学的理论,全社会的生产与消费可以分为私人消费品和公共消费品两大领域。就文化领域来说,这一划分标准还涉及到文化产品的“公共性”问题。将两者结合起来分析,齐永峰①认为,文化产品大体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私人文化产品,即文化意义的“公共性”较低,且具有消费的竞争性和排他性的文化产品,其生产和提供应由市场调节,可广泛向非公有资本开放;二是纯公共文化产品,是文化意义的“公共性”特别高,直接关系到国家文化信息安全或社会稳定,或与国家和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直接相关的文化产品。这类产品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以致“市场失灵”而无法提供,只能由政府进行干预和政府提供;三是准公共文化产品,是指其文化意义的“公共性”较高,但与国家文化和文化信息安不直接相关的文化产品,可以由政府和市场混合提供。

众所周知,国家对文化产业的管制一直都是比较严格的,主要是担心意识形态的问题突出。高度管制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的意思形态安全和社会稳定,文化产业的产品与一般的物质产品不同,具有商业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双重属性。②适当的放开市场,减少管制,并不一定会危及国家意思形态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世界上任何一个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都有私营经济,而且私营经济的“发达”程度也都远远超过国有经济。应当放宽条件,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重要行业和领域,积极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支持、引导和规范非公有资本投资文化事业单位,增强市场活力。③例如,放开经营主体的设立和产品的生产,而对产品的内容进行严格管制,规定不能出现的内容,对产品的销售进行监管,有行政主管机关对违反规定的经营主体进行处罚,这种模式可以比较好地兼顾适当开放市场,减少管制,从而并不会危及国家意识形态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④除此之外,应当进一步提高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立法层次,加大对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法律保障力度。⑤

二、从执法上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对策

(一)从执法上,法律落实监督不够

我国有关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法律法规的确不少,但是明白的人都知道真正用到实处的却是少之又少。一项制度即便是在理论上非常完美,假如没有监督机制执行机制使其得以真正的运行和使用,那么这项制度就形同虚设了。一项法律的落实不是制定出来就完成了,真正的完成是在为当事人问题的解决,是真真切切的落实到社会生活当中去。非公有资本准入问题的法律法规是切实的没有落实到位,监管的严重缺失,未起到法律在制定之前和制定当时应有的预想。

(二)执法落实到位,实施积极监管

执法落实的不到位造成了非公有资本准入道路受阻,如果政府不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约束,不仅仅非公有资本准入成了难题,文化产业的发展更是艰巨的任务,而当前的任务是认真执法落实到位,实施积极的监督约束。法律的执行与落实需要双方的积极配合,一方面非公有文化投资者提供符合法律法规政策的证明以及相关材料、准入资料,另一方面作为有着利害关系的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和管理主体而言,需要以市场投资主体、市场经营主体、市场从业人员身份投资文化产业领域,真正从法律法规政策角度来落实非公有资本准入问题,平等的看待公有资本和非公有资本,不可偏废其一。坚持相信非公有经济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相信非公有资本对文化产业所带来灿烂辉煌的积极影响。

从执法的角度来看,受到利益集团的阻碍,在法律法规上没有真正的落实到位,首当其冲就针对利益集团而解决问题所在。重点就是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和经营性文化资产管理改革两个方面,这涉及到文化主管部门的职能定位和权力分割,尽快完成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工作,尽快建立科学合理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⑥例如,杭州市组建成立市文化国有资产管理领导小组,与市文改领导小组合署办公,统一管理配置意识形态领域市属文化国有资产,实现管人、管事、管资产三统一,⑦杭州地区的尝试,可作为其他地区加快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建立责权明晰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的借鉴。各地区必须按照党委领导、政府监督、行业自律等目标不断的改进自身发展,政府通过管理部门改革和利益部门整顿,希望在法律法规执行方面不再对非公有资本准入有所歧视,正视非公有资本对我国文化产业的积极作用。

三、从政策扶持上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对策

(一)从资金政策上,国家扶持消极

国家财政资金和政策对文化产业的投入既有不足之处又有断断续续的状态,从而使得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陷入迷茫僵局,这样会阻碍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是需要大量资金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投资风险较大,运营过程是相当长的,这样也会阻碍文化产业的发展。倘若有了国家和政府的资金和政策支持,非公有资本会更有信心。

(二)引导资金投入,国家政策帮扶

为解决非公有资本准入问题,国家应实施财政扶持和优惠政策,吸引更大规模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国家财政的扶持显得尤为重要,应该建立文化产业基金,加强对非公有经济的财政支持。例如,韩国政府设立的“文化产业基金”是值得借鉴的,“文化产业基金”可以帮助中小企业得到资金贷款,缓解资金压力。这样可以帮助非公有的资本在文化产业行业中生存和发展,使文化产业融资主体多元化,促进文化产业良性的发展。印度的经验也一样的说明私营文化产业需要扶助,自从1991年印度政府批准出售公营企业,鼓励外资进来,私营部门的研发和创新越来越活跃了。⑧通过借鉴国外一些优秀成果,有助于我国非公有资本准入问题,当然前提是认清我国国情,因地制宜的来学习和融入。

为了鼓励非公有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国家已经制定了一些优惠政策,这些政策对鼓励非公有资本投资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现有的政策针对性还不够强,有些内容不够明确,政策与法规之间又不协调。政府应进一步明确对非公有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税金减免等方面的帮扶,尽量减少非公有资本投资的政策风险,消除国内外私人企业不必要的顾虑。例如,对投资文化产业的非公有资本给予税收优惠,税收优惠政策是税务机关依照法律的有关规定以及国家其他经济政策,把一部分应收的税款事先通过法律和有关规定无偿地让予纳税人,使其实际缴纳的税款低于正常税收政策、制度规定的应纳税款的措施。笔者认为可以采取缓税,所谓的缓税实质就是政府在一定期间内予以纳税人无息贷款以促进纳税人经营、投资等活动的顺利开展。企业以合法和法律不禁止的手段延缓税款的缴纳,或经营前期少缴,以后逐渐递增缴纳税款以间接筹资、降低资金成本,这更体现了这样一种精神,即政府将财政上的一部分利益以间接的形式让渡给纳税人。政府并没有减少财政收入,更体现了公平性。

四、结语

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是我国产业发展的一道曙光,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将会带动文化产业活跃于市场, 从而实现我国文化产业跨越发展的宏伟目标。文化产业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 是需要靠各个因素的努力才能开出美丽的花朵和胜利的果实。政府应该放开相关市场和放松国家管制,施法执法真正的落实到位,相关部门进行积极的监督和管理,国家在资金方面加大投入以及国家政策的扶持等等有计划的进行中,文化产业将蓬勃发展起来。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黄亮.我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学位论文.2013.

[2] 郭全中.国有文化资产管理:模式、问题与对策[J].探索经纬,2013,(8).

[3] 杨吉华.过剩阶段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的取向[J].现代经济探讨,2013,(7).

[4] 徐文燕.基于文化产业特殊视角的文化产业政策取向[J].现代经济探讨,2013,(8).

[5] 陈慧.从选秀节目看中国媒介产业文化现状[J].编辑学刊,2013,(2).

注解:

①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员、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也是国务院制定的《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若干决定》的起草者之一。

① 邹爱华:《文化产业发展需适当放开市场》,《人民网》2012年3月9日,来源:中国教育报。

② 秦珍子:《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放松领域与加强监督规制建设》,《经济体制改革》2007年第5期第37页。

③ 邹爱华:《文化产业发展需适当放开市场》,《人民网》2012年3月9日,来源:中国教育报。

④ 田宝会,田光:《促进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思路与对策》,《经济与管理》2007年第21卷第7期第75页。

⑤ 李宏源:《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主要障碍分析》,《经济前沿》2008年第11期第49页。

⑥ 杭州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杭州市文化体制改革回眸》,杭州出版社2007年版。

⑦ 曹艳春:《加快非公有资本进入河北省文化产业的对策研究》,《2008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2008年第557页。

⑧ 王玉辉:《非公有资本参与公路建设领域的理论与政策研究》,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7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