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加速互联网应用,培育新的增长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加速互联网应用,培育新的增长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们要加快互联网应用,推进互联网和传统产业进行有机结合,发挥出互联网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

在阴霾深重的经济危机中,我国互联网产业如一道亮丽的彩虹点亮天空,勾画出一条逆势上扬的漂亮曲线。工信部最新的数据显示,2009年上半年中国互联网用户数增长了4000万,网民总数达到3.38亿,其中宽带网民数达到3.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5.5%,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更是增长了32.1%。

从市场规模看,2009年第三季度中国互联网经济市场规模为202.4亿元,其中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增速突出。而在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以互联网、电信业为代表的信息服务业,还对传统行业走出危机起到了重要的带动作用。

目前,我国工业经济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已经度过最艰难的时期,积极因素不断增多,企稳向好的局面逐渐得到确立。但同时,工业经济发展企稳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运行态势还不稳定,行业之间还不平衡,面临的内部、外部环境依然严峻复杂。我们要更加注重推进调整和优化经济,更加注重加快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更加注重节能降耗减排治污,更加注重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提高生产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信息技术是产业升级的助推器。当前,信息通信技术处于更新换代的重要时期,云计算、软交换网络技术进一步创新,新一代通信技术网络迅速发展,互联网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更担负着更大的使命和挑战――即加快互联网应用,推进互联网和传统产业进行有机结合,发挥互联网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进一步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加快互联网发展的步伐,我们要认真落实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战略规划及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围绕应对金融危机、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网络结构,提高网络质量,提升互联网的普及率,加快互联网向城乡延伸发展,提高农村互联网普及应用水平。要以新一代网络建设为契机,加大对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投资的力度,加快下一代互联网的建设,带动社会相关领域、相关行业的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3G拉动经济增长、带动产业链发展的作用。政府各部门要加强规划指导和政策指导,积极营造互联网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

第二,要加强业务创新及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进一步提升网络的价值。各互联网企业要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各个环节的协作,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努力突破关键技术,密切跟踪把握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加大对下一代互联网、宽带移动无线网络、传感网络和物联网相关技术的研发,推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以及社会公共性信息服务的发展政府各部门要从政策标准制订、市场监管、资源配置等多方面加大对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引导、规范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实现广电和电信业务的双向进入,促进IPTV、手机电视等融合型业务的发展。

第三,要大力推进信息化与上业化的融合,培育新的增长点。推进“两化”融合,是应对危机提升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举措。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必须在企业、地区、行业三个层面选准切入点,抓好试点,典型示范,总结推广。在企业层面,要围绕着工业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企业科学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的开发、新兴业态的培育等7个环节加大信息技术的应用力度,提升自动化、智能化和管理现代化的能力;在地区层面,要继续推动“两化”融合的试验工作,抓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业园区的建设,以及特色产业、现代物流的发展这四个切入点,把促进“两化”融合纳入地方的发展规划;在行业层面,要推进行业信息共享,建立行业的信息化评价、评估体系。互联网行业要发挥优势,加强信息技术推广应用,支持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推进物流信息化、数字内容产业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为推进“两化”融合作出积极的贡献。

第四,要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积极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我们要深刻认识维护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认真落实中央有关方针政策,坚持两手抓,发展和管理并重,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促进互联网的健康快速发展、中国互联网协会等中介组织,要不断完善自律规范,拓展自律范围,引导督促各类互联网企业自觉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落实网络信息安全责任制,要守法经营、诚信经营,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穷互联之玄妙,化腐朽为神奇。互联网这一人类科技的最大发明创造,正在为传统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涌现出无数经济的新增长点。我们一定要把握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加速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就可以提振经济,开辟新局面,战胜国际金融危机。

责编:李琦 美编:何双梅 校对:陈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