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校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校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高校声乐教学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声乐教师和声乐技能人才的重任,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声乐教育的发展。但在当前的高校声乐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阻碍声乐教育发展的问题。文章主要对高校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校 声乐教学 问题对策

声乐是指以人声进行演唱的一种音乐形式,主要包括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等。高校的声乐教学是通过师生双方的共同参与互动,实现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随着高校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声乐教育教学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践行教学改革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声乐专业人才。但是,在高校的声乐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高校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比较单一

在高校的声乐教学中,很多学校仍然采用“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很少进行交流,学生的合作能力很难得到提高,有些高校因为扩大招生,声乐课堂甚至出现了“一对几”“一对十几”的教学模式,这不仅没有突出声乐教学的实践性,在教学质量上也很难进行把关,对于高校学生声乐技能的提高起到了阻碍作用。

(二)教学方法较刻板

目前,高校声乐的教学方法还停留在琴房练习、琴房歌唱的形式。譬如直接通过教师教、学生唱,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方式进行教学,忽视了对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等综合素质的培养。虽然声乐教学强调的是个人的实践能力,但仍需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在高校声乐教学中,一些教师常常凭自己的思维观念和方法进行教学,忽视了学生的想法和创造性,使得学生的演唱风格比较单一,演唱能力很难得到发挥。

(三)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

在传统的声乐教学中,教学内容较为单一,大多停留在使用西方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很少对本身的教学实践和教学实际进行探索和总结,使得教学质量很难提高。在我国声乐教学的初始阶段,教学内容的设置、安排和选择基本是按照西方音乐的价值体系进行的,忽视了我国传统民间音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声乐文化的发展。此外,一些高校声乐教学中培养的是师范类人才,教学内容单一,使得学生缺少声乐教学方面的能力,学生毕业后很难胜任教学工作,不会分析教材,不会教课,有些甚至不会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总之,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成为当前声乐教学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四)技能训练多于理论教育

传统的声乐教学被认为是技能型教学,因为在声乐教学中教师过分注重学生的声乐技能的训练和提高,忽视声乐理论的教育。此外,受声乐教学考评体系的局限,使得声乐教学过程中的技能训练多于理论教育,导致学生的综合能力欠缺。例如,由于一些学生的文化素养较低,再加上心理素质较差,虽然具有较高的演唱技能,也会在演出时出现忘词、走调的现象,这就是因为理论教育缺乏引起的。因为注重技能训练,声乐教师一般只对声乐方面的旋律、节奏、咬字、发声方法进行指导,围绕着声音打转,对于声乐艺术整体观很少涉及,学生对于声乐的理性认知几乎为零,这就使得学生的声乐素养处于较低水平。

二、提高当前高校声乐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更新教学观念

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新时代的高校声乐教学观,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使学生的声乐技能不断得到提高。首先,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教师要了解高校声乐教学的特点和实际情况,为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步骤,让学生形成整体的歌唱技术观念,为声乐教学的顺利实施打好基础。其次,教师要合理引导学生转变学习观念,要让学生明白声乐教学的目的,应该达到的目标,发声的正确方式等问题。当学生形成正确的声音概念后,教师在教学中就很容易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例如,当学生了解中低声区是歌唱的基础,高音是一种技术之后,会认识到天生的好嗓子更需要后天的练习和学习。因此,作为高校声乐教学的教师,应该更新教学观念,通过教学让学生找到学习的方向,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声乐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朝着目标前进。

(二)改革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的改革是解决当前高校声乐教学模式单一的重要途径,能够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对促进学生综合技能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模式进行声乐教学,例如,个别课、小组课、集体课、公开课等的融合既能提高教学效率、节约时间和精力,又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针对理论性比较强的知识内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教师可以采取集体授课的方式,这不仅节约了课堂的时间,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针对声乐练习课,教师可以采取小组课、个别课的形式,让学生在练习中一方面提高自身的声乐水平,一方面通过合作练习、交流沟通等,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改进学生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高声乐技能;针对一些声乐知识、舞台经验、综合素质的教育,教师可以采用公开课的形式,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不断提高学生的舞台演出水平和心理素质。此外,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专业技能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作用,让声乐水平相同、音色接近的学生一组,进行同一进度的教学内容、教学作业、教学评价等,以利于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学习,互相取长补短。

(三)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对于声乐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声乐教学应该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一方面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声乐综合水平。在目前的高校声乐教学中,还存在着教学方法刻板的现状,单一地教师教授、学生学习以及琴房练习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学生能够亲眼看见声音的波形和同步的五线谱,教师也能够对典型的声乐波形进行分析和比较,对于学生在歌唱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地调整,进而能提高教学效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运用到高校声乐课堂的很多方面,如发声训练中学生的状态及音色调整、歌曲中的咬字吐字调整、情感的处理等。此外,为了提高学生的声乐综合水平,还可以将现代化手段运用到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将上课的录音和录像制作成音像资料,促进学生在课后练习;第二,结合现代化手段为学生讲解声乐知识,并运用典型的音乐资料进行分析,强化学生的课堂学习;第三,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并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声乐中有所感知,进而提高学生的声乐水平。

(四)优化课程设置

目前的高校声乐教学内容普遍针对性不强,缺乏对自身专业培养方向的思考,这就需要高校声乐教师积极优化课程设置,打造符合专业培养方向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提高,进而更好地实现就业。一些高校声乐教学中,直接引用了专业性的教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不仅枯燥无味,还存在着高深难懂的现状。此外,还有一些高校的声乐教学中,没有结合自身的专业发展方向进行课程设置。例如,针对师范类声乐教学中的课程设置,仅有关于声乐技能方法的教育,缺乏关于声乐教学知识的课程设置,这使学生难以胜任日后的教学工作。因此,高校声乐教学应该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专业培养方向与课程设置的关系,根据专业培养方向做好课程设置,并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例如,对师范类声乐培养方向的教学来说,在注重视唱练习、表演基础课、音乐欣赏等课程的同时,加强乐理基础、曲式分析、音乐文化等理论性内容,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对于综合性声乐培养方向的教学来说,为了促进学生声乐综合能力得到提升,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需要,可以在开展声乐基础理论知识课程和技能课程的同时,根据高校实际情况开展一系列的选修课,为学生提供一些实用性课程。

(五)促进理论与技能教育的结合

声乐是一种听觉艺术,也是一种视觉艺术。作为舞台表演者,不仅要展现出优美的声音,还要展现出高超的演唱技巧和感人的艺术表现,这就需要表演者具有优雅的演唱风度和气质。从演唱者自身来讲,要想具有优雅的演唱风度和气质,需要充分了解演唱歌曲的内涵和感情,并将其内化,进而在演唱的过程中由内而外地散发出来。此外,从声乐教师的角度来说,如果教师没有扎实的声乐知识和教学技能基础,是很难完成教学任务的。因此,无论从师范类的高校声乐教学,还是从声乐技能专门人才培养的教学来说,教师都应注重理论教育与技能教育的结合,防止注重技能教育忽视理论教育的现象出现。一方面,教师要加强技能训练和指导,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如参与组织演出、教学观摩等,让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提高;另一方面,教师要注重课堂理论知识的教育,注重学生对歌曲情感和文化内涵的感知,通过多媒体辅助教育、情境创设教育、作品举例等让学生逐渐提高对歌曲作品的理解与感悟,进而提升学生的声乐艺术修养。此外,教师还应该注重自身的引导作用,通过丰富的语言、温和的态度、有效的评价等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的声乐综合素质的提高。

总之,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教师要结合高校的教学实际和专业培养方向,优化课程设置、丰富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注重技能教育和理论教育,在声乐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和总结,不断提高高校声乐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声乐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侯俊彩.高校声乐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大众文艺,2010(7).

[2]乔红.高校声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毕节学院学报,2010(6).

[3]蒋青.高校声乐教学形式与方法探析[J].新课程(教研版),2009(6).

[4]巩丹丹.谈声乐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建议[J].中国校外教育,2009(11).

[5]杨丽莉.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探讨[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1).

作者单位:郑州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