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管理可以在贤文中创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管理可以在贤文中创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读书不在多,而在精。好的作品犹如思想的盛宴,它的价值在于能与人分享,给人以思想的启发,让处于探求和迷惑的人找到方向。

管理是当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关于管理的专著摆满了各大书店的书架。当今的管理专著西风盛行,开卷所见大都是西方管理理念、西方管理专家、西方管理案例。如果说20年前这种现象可以理解的话,那么在一个经济增长一枝独秀,GDP已经位列世界第四,在世界500强企业占据20个席位的今天的中国,中国管理应该有一定的话语权,中国管理思想值得发掘,中国管理理论值得总结,中国管理案例值得宣传。

传统的管理理论是复杂且专业化的,但对于企业家和管理者来说,管理的真正价值在于能够落实到行动并解决实际问题,以建立起可以运作的组织结构。素有“当代贤文第一人”之称的叶建华先生的贤文图书系列之三――《品贤文谈管理》(该书日前正式入围“第三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大奖著作类成果金奖)正是体现了这样的特点,它将文化与管理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对中华传统文化做出了通俗诠释,对现代管理进行了探本索源,使中国读者信心倍增、荡气回肠。

朗朗上口的《增广贤文》

“运谋以制胜,启智以生财”、“人各有心,心各有见”、“仁爱待兵,恩德服众”、“诚信能招四方客,欺诈疏远亲兄弟”、“成名每在穷苦日,败事多因得意时”、“善于用人才,利润滚滚来”、“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省小钱不培训,花大钱买教训”、“兵随将令草随风,其身不正令落空”、“用人不放手,不如玩木偶”、“赏不当功不如无赏,罚不当过不如不罚”、“因循守旧,举步维艰;锐意创新,步步领先”……

《增广贤文》是中华文化之瑰宝,具有集体创作、内容丰富、对仗工整、通俗易懂、广泛流行、与时俱进的特点。《增广贤文》以11000多字的篇幅将我国历史上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为人处世、学习立志、勤奋谦虚、淡泊明志、经营管理等精华融于一炉,尽收其中,《增文贤文》不愧为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由于《增文贤文》富有哲理、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明清年间成为课外读物,在我国城乡广泛流行,时至今日《增广贤文》在我国仍然有着深厚的根基和广泛的影响。

叶建华先生在《品贤文谈管理》一书中以通俗流行的《增广贤文》为标题,以优秀的中华文化为底料,以古今中外的管理案例为佐证,重点阐述了中国管理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其中关于哲学思维、合适人才、团队精神、培训员工、善于授权、奖优罚劣等管理理念和案例闳中肆外、深入浅出,是管理者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者不可多得的读本。

中国人才是管理的鼻祖

时下有一种普遍的现象,说起管理理论、管理专家、管理案例必言西方。但究竟何为管理?几乎没有哪个专家能够说得清道得明,即使是教科书也难以作出权威的定义。关于管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品贤文谈管理》一书中,作者鲜明地提出:中国人才是管理的鼻祖。其理由是2500多年前儒家创始人孔子就在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管理理论培训他的3000弟子及72圣人,谁能否定孔子是人力资源的培训大师;时隔1000多年的宋朝宰相赵普仅用孔子的半部《论语》就足以治理天下,谁能否定《论语》是管理圣经;春秋战国时期的范蠡弃官从商,借助世人难以理解的《周易》理论演绎“三散三聚”巨财的时候,谁能否定他是世界的商圣。而2000多年前的西方人在干什么呢?至少在文化和管理上没有中国人辉煌。因此,中国人没有必要崇洋,没有必要唯西方管理是从,唯西方专家是听,而是应该发掘、总结中国古代圣贤的管理思想和理论为当代管理服务。

“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社会和自然实践中探索和提炼了一系列的管理理念、管理思想、管理方法,是人类的宝贵遗产和不可多得的稀世珍宝。但许多华夏子孙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不能不令人十分遗憾。一个民族的现在、未来源于其对历史的承继,没有对自己本民族历史承继的民族,就不能解决好其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也不能创造其极富生机的未来。”

管理是一个无尽的话题,再宏大的丛书也不能穷尽管理所涉及的全部内容。作者在强调发掘、总结中国管理思想和理论的同时,并不否定西方文化和管理,抛弃了狭隘的民族情结,提倡东西方管理相互交融,取长补短。书中用了较大篇幅介绍了西班牙伊莎贝尔女王善于授权、英国皮特首相为亚当.斯密让座、GE公司前总裁韦尔奇给员工亲自授课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精典案例。

本书立意正确、观点理性、论证客观。能够引导读者正确观察、理性思考,客观面对。

管理理论与鲜活案例相结合

近二三十年来,中国经济高速而稳健地发展,企业的发展也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伴随着这些,国外的各种管理思想和理念纷纷涌入国内。有人说过,我们国内不缺管理思想,国外的管理思想在国内经过演绎和发展而形成的“中国特色”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恐怕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所不能比拟的。我们同时又发现,我们的理念被描绘得似乎天衣无缝,但在实践中又每每遇到理念和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正所谓,理念在天上飞,行动在地上爬。当这种现象的存在成为一种普遍时,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便出现了:管理到底是什么?中国的管理到底是怎样的……叶建华先生正是在通过《品贤文谈管理》奉献自己对中国管理理解的思想,帮助大家从迷茫中找到方向,从疑问中找到答案。

有些学者以将简单的道理搞复杂为能事,以将中国文化和管理搞得谁都听不懂以显示有才。其实大道至简,化复杂为简单,变艰涩为通俗是广大读者所欢迎的,也是复兴中国文化和管理所倡导的。

叶建华先生从小受到中国文化和管理的熏陶,将中国文化和管理由“象牙宝塔”引向“十字街头”是叶建华先生长期以来的心愿和实践。他从2003年开始就策划以通俗读物《增广贤文》为题致力中国文化和管理的研究与弘扬工作。《品贤文谈管理》的另一特色是所谈管理理论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所选管理案例鲜活生动、雅俗共赏。既得到专家学者的好评,又受到普通读者的欢迎。

历史伟人与当代名人相辉映

《品贤文谈管理》一书在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有机结合上作了有益的探索。书中不仅引用了老子、孔子、曾子、范蠡、诸葛亮、李世民、乔致庸、曾国藩、胡雪岩等历史伟人的管理理论,而且介绍了任建新、张瑞敏、任正非、李培义等当代名人的管理案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者长期在蓝星公司创始人、中国化工集团总经理、CCTV2007中国经济年度人物任建新手下工作,本书以较大的篇幅介绍了任建新总经理的用人之道。本书附录的《蓝星管理三十六法》揭示了蓝星公司的管理秘笈。另外叶建华先生在担任《信息早报》社总编辑和青年湖济公沙锅店文化和管理顾问时的管理体会和案例也在书中有所展现。

“中国缺乏的不是管理理论家,也不是实践者,而是把这两者结合的人。”《品贤文谈管理》的作者叶建华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他从参加工作就在国营企业里面,经历过企业基层的多个岗位,对蓝星集团这个中国国营企业的标杆性企业有深刻认识;长期在我国优秀企业家――2007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蓝星集团的创始人、现任中国化工集团总经理任建新先生手下工作,对任先生的管理理念、经营策略有切身感受和领悟,这不仅使叶先生的写作有独到的观察视角,也拥有一些外人所不了解的第一手材料。

1984年,中国的化学清洗市场还是一片空白,任建新借款一万元,和几个伙伴一起,在兰州市西固区的一个防空洞里成立了我国第一家工业清洗公司。他们从清洗一把茶壶开始,踏上了艰苦的创业历程。经过多年奋斗,他将一项技术变成了一个产业,他将公司总部从兰州搬到了北京,他联合蓝星集团与昊华集团成立了中国化工集团,开央企强强联手之先河。如今,蓝星集团已成功兼并重组了一百多家国有企业,使这些企业摆脱困境,获得新生。他们走出国门,成功收购法国安迪斯公司、澳大利亚凯诺斯公司、法国罗地来有机硅公司等世界知名企业,让中国的国旗在欧亚大陆上飘扬。他们还引入美国黑石公司入股蓝星公司,产生巨大的协同效应。

叶建华凭借独到而深邃的见解,帮我们厘清管理领域的诸多疑惑,让人们对管理的理解更加清晰。他能紧跟时代步伐,结合中国实际。该书深入浅出,处处闪烁出作者智慧的火花,是中国管理界的一部优秀作品。通读此书时,不时有种感觉:作者在全心奉献自己的思想。本书还奉献了《蓝星管理三十六法》。这三十六种方法是叶先生于2001年撰写的,此文曾在《青年时报》连载刊发,并作为中央党校和蓝星公司联合举办的青年干部培训班的教材。《蓝星管理三十六法》分别谈到厚商薄产、倒逼成本、以产促销、市场定价、内部责任制、资产证券化、风险投资、分路突围、精简机构、分流人员、约束机制、连锁经营、国际化、网络化、专业与多元、人员属地化、企业形象识别、技术引进、科技创新、交叉任职、末位淘汰、超前培训、效能监察等等,涉及到管理、经营、财务、科技、人事、改革、重组等各个方面。

奉献是一种高贵的品格,面对这场思想的盛宴,我禁不住深入其中去汲取管理知识的营养,这或许是因为它的魅力难挡。

眼界决定境界。《品贤文谈管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宽阔的视野,让我们能以智慧的眼睛去洞察外部精妙的管理世界,让我们能以更高的眼界去迎接未来的挑战。高度决定决定影响力。《品贤文谈管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台,让我们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有了方向,就不怕路远。《品贤文谈管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方向,让我们在纷繁的管理世界中不至于迷失。

链接:

叶建华,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人。曾任《信息早报》社总编辑;蓝星文化产业总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现任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政策法规部主任;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理事;研究生学历;具有高级经济师、企业法律顾问、证券分析师、新闻记者任职资格。

2006年、2007年和2008年先后出版《贤文与股市》、《品贤文谈做人》和《品贤文谈管理》三本专著。《人民日报・大地》杂志、新华网、新浪网、搜狐网等上百家媒体进行了推介宣传,深受读者欢迎。

先后应邀在中央党校、机械工业出版社、总医院、中国石油干部管理学院、山东省国税局、贤文书友会、美国激励学院长江俱乐部等单位做中国文化和中国管理专题讲座,深受听众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