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小纺企期盼“不差钱”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小纺企期盼“不差钱”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资金永远是企业关注的焦点,对大多数纺织企业来说,资金问题更多是心病。无论国家政策宽松与否,纺织企业几乎很难得到银行放贷的青睐,融资难一直困扰着纺织企业,对中小企业来说更是难上加难。纺织企业又恰恰是中小企业的大海,民间借贷也因此在纺织企业界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在江浙地区尤为突出。金融危机蔓延下的中国纺织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噩梦,资金饥渴愈演愈烈。

民间借贷火爆

随着金融海啸和国内企业生存状态恶劣化,“差钱”一不小心就意味着死亡。随着经济形势变化,国家及时调整信贷政策,但是这并不能大幅缓解困境。而企业总是要想法找到钱生存,于是在银行和风险投资市场之外,民间借贷等可以“来钱”的其它方式火爆起来。去年年初,中国人民银行就在搜集到的资料发现,沿海一带的典当行、担保公司业务“前所未有地火爆”,有些地方民间借贷利率达到了200%~300%,随即由央行牵头对31个省份进行了快速调查,初步摸清了民间借贷的规模。2008年8月中旬,央行首次表态建议给民间借贷合法定位,并适时推出《放贷人条例》。自此,《放贷人条例》成为业界关注的热门词汇。期间,央行多次言论表示,“条列”已经“草拟”、“加快制定”、“加快推出”等。央行对于民间借贷也持正面乐观态度,在其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对民间借贷的评价非常积极:“民间借贷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和‘三农’的资金困难,有利于打破我国长期以来由商业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垄断市场的格局,促进多层次信贷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民间对央行此信息自然欢欣鼓舞。

即便如此,《放贷人条例》迄今仍未正式出台,“尽快出台”成为两会代表的热切呼吁。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委、天正集团董事长高天乐高天乐委员建议,中国人民银行加快推进《放贷人条例》的制定,将民间借贷通过国家法规的形式进行规范,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持此观点代表并不在少数。

融资难下的选择

“即使银行肯给我贷款,我也未必愿意”,这样的回答来自浙江濮院的私企业主马老板,他经营着一家年销售额上千万的毛衫厂。

难道他真的牛到不用贷款吗?其实并不然,他说:“我缺钱呀,什么时候都缺,想把企业搞好就会缺钱。”马老板的企业源自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家庭作坊,当时也是亲朋好友借了几万买了横机起步的。后来随着生意的蓬勃发展,建厂房、请工人,规模越来越大,精明的头脑和冒险的胆识让马老板打开了欧洲市场,并保持着多年的销售增长。在老板遍地的濮院,马老板是身份不轻不重却又深具代表性的一位。他从来没有从银行贷过款,确切地说他从来没有从银行贷到过款。在创业之初他曾想贷款,“请客送礼吃饭”之后,还是没有贷成功,当时马老板能请到“吃饭”的不过是银行的基层信贷员。后来随着有所积累野心扩大,他又动了贷款的念头,尽管请到了某行支行行长,贷款没问题,但是各种费用连同利息算下来要近15%的成本,“我被吓退了,这么麻烦,又这么贵,我还不如跟朋友借好了”,马老板说,当年他从民间借款是一分利,即年息10%,这样的利息也能吸引相当一部分人,但是很不稳定,能存到一年的人很少。

在更多时候,马老板是跟同行私企的朋友间互相拆借:“一个电话就可以了,你帮我,我帮你,没有跟银行打交道那么麻烦。”虽然马老板事实上没有正式与银行有贷款业务交往,他对银行的评价十分负面:势利,麻烦。

“最没办法的时候,我也去当过车呀!”马老板曾经特地跑到杭州去典当自己的两辆轿车,不过这只是短期融资需要,“出少量手续费用,拿到了资金,还能帮我保管车”,说到这,马老板还有些得意。

民营企业为国家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与此不相适应的的是,过去几年间,虽然全国信贷总量在高速增加,但民营企业得到的贷款占比却一直在缩小。2005年民营企业在全国短期贷款中的比例大约为11%,2006年下降到9%,2007年和2008年在继续下降。而民营企业中的中小企业在信贷比例中的更是微乎其微。“正规”的代价

拥有全国70%以上信贷资金的四大国有银行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对民营企业的“歧视”。在贷款发放要求、贷款审批程序和效率、不良贷款处理、信贷人员责任承担等方面对民营企业的要求极为苛刻,远远超过国有企业。即使是诸如宁波银行这样的民间银行,也在争抢“铁(路)公(路)基(建)”贷款项目。

据现任某国有银行支行信贷部主任的沈捷介绍,部分银行在民营企业申请贷款时,除要求正常的抵押担保外,还额外要求企业法人代表以个人所有财产进行担保。据他透露,在当前利率基础上,中小企业贷款成本达到15%左右。在当前民营企业面临经营危机更需要资金支持的情况下,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要求反而更加严格,严重影响了当前形势下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同时,针对民营企业融资的担保制度和风险补偿机制还不完善,抵押担保落实难成为民营企业融资遇到的最大难题之一。银行从自身经济利益考虑,为民营企业的融资服务严重不足。

经济发展良好时尚且如此,金融为之下,资金断链成为国内众多中小企业目前正面临的共同困境。要么破产,要么借钱。从银行几乎借不到钱,很多企业只好选择借高利贷。前文提到的马老板还是幸运的,因为他还从容,他的企业还能维持,他还没有非大量借钱不可的地步,凭着人脉他还能同行拆借,还能以较低利息民间集资。但是很多中小企业却已是举步维艰,很多企业走向了地下钱庄、高利贷。

能否就此“不差钱”?

民间借贷本是存在已久的既定事实,近几年,我国民间借贷市场融资规模逐年扩大。特别是在民营经济发达地区,民间借贷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一个主要渠道。

民间借贷吸引借款人之处在于不需要严格抵押或担保,而是主要靠彼此了解和信任。相对于“正规金融”而言,民间信贷具有特殊的竞争优势。由于通常是基于地缘、人缘、血缘等关系产生,相比起金融机构,民间信贷获取信息成本低,而且手续便捷、方式灵活,可以提供个性化的信贷服务,交易成本低。

事实上,很多民间借贷还停留在亲戚之间或者一个村,借贷人和放贷人彼此熟知,靠一种多年形成的关系进行资金流动。

但是和民间借贷联系在一起的还有“地下钱庄”、“高利贷”等黑色字眼。民间借贷长期游离于正规金融市场之外,存在监管缺位问题,如果不采取有效方式监管,会出现高息借贷、非法融资、洗钱犯罪、冲击资本市场和商品市场价格等风险。因此,推出放贷人条例将民间金融纳入正规的金融监管范围之内,防范相关风险。个人发放贷款的合法化,其实是承认一个既成事实。潜在的市场早已形成,规范化管理是必由之路。个人贷款合法化对于借贷

双方都是一种保护,对激活民间资本、活跃经济有好处。

央行本月12日公布的金融数据显示,1月末我国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达到48.16万亿元,同比增长22.98%。这一不断攀升的存款总量也从一个侧面显示民间资金日渐充裕,民间借贷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我也不觉得以前这样借来借去有多非法,但是国家正式承认了总归要好一点”,这就是马老板对民间借贷合法化的认识。

确实,即使没有合法化,民间借贷依然存在,而且蓬勃发展。仅仅合法化事实上并没有增加用以民间借贷的民间资金。一直游离在“正规金融”之外的中小企业,长期依赖民间借贷,资金饥渴并未消失。要想依靠民间借贷合法化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恐怕太过理想化,国家不可减弱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支持力度。

仍需国家支持

民间借贷合法化理论上会活跃民间资金,但是对于本已很活跃的民间借贷来说,国家定性的变化其实并不会大大改善资金现状。对于日前所透露的注册资金1000万以上,只贷不存,利率不超过国家利率4倍等“门槛”,具体实行还有一定难度。

中小企业融资难本来就是老问题,与其改变民间借贷的定性,还不如改变银行自身的态度。国家关注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也不是一天两天,支持政策也不是一条两条,但是执行者―那些大大小小的银行会改变姿态吗?

中国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日前说,截至2008年末,工行对中小企业融资余额为18575亿元,在全行的公司客户贷款中所占比重达到55.67%。今年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投放力度又有所加大。今年的前50天内,工行中小企业客户数量又新增1131户,融资额增加880亿元,中小企业贷款增量占企业客户融资增量的66.01%。中国银行3月10日也宣布,今年前两个月,中行新增中小企业授信1004.45亿元,比去年底增长17.56%。其中,新增小企业授信257,1亿元,比去年底增长33,37%。

按此数据,由于银行积极响应号召,中小企业融资难已经解决。但是,哪家中小企业如此幸运获得这么高的贷款?面对各方迟疑的眼光,工行虽然报出了喜人的数据,却迟迟不愿公布详情。企业人士的感受也与此背离。事实证明,只给目前的金融体系下达一纸命令,并不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

银行在固守着风险意识的同时,是否也适度摈弃潜在的势利心理和“一刀切”做法?“对于纺织企业,即使是行业情形好的时候我们也不是很感兴趣,而一旦行情不好,立马封杀”,沈捷说。相信这不是特例,而是普遍现象。改变这些,也许比给民间资本一个“名分”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