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社区应急管理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社区应急管理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提要] 当前,随着政府管理创新的进一步推进,政府应急管理的重心下移已是必然趋势。社区作为现代城市公共治理系统末梢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城市应急管理系统的重要功能单元。社区的社会功能和政治功能显得越来越重要,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社区在危机管理过程中功能的发挥,直接延伸和扩展着城市政府的危机应对能力,对于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精细化的公共安全网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我国城市社区危机减缓、准备、响应、恢复,即全过程的、全主体的、社会化的、协同管理的应急管理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社区;危机;应急管理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9月27日

社区作为现代城市公共治理系统末梢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城市应急管理系统的重要功能单元。社区的社会功能和政治功能越来越凸显,危机管理过程中社区功能的发挥,直接延伸和扩展着城市政府的危机应对能力。

一、我国社区在危机管理中现状描述

目前,“减灾社区”和“安全社区”的这两个概念已被引入国内。安全社区是指针对所有人、环境和条件的积极的安全预防项目,具有包括政府、卫生服务机构、志愿者组织、企业和个人共同参与的工作网络的地方社区。我国的城市区划结构一般有如下两种情况:一是市―市辖区―街道结构;另一种是市―街道结构,在这两种结构中,街道俨然已经成为连接国家与社会的交点。

我国城市中的许多街道办都有自己的应急管理领导小组,而街道行政办公室是街道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当危机事件爆发时,协调消防队、派出所、市容、环境卫生作业队、工商、食品、安监、人防、居委会等部门。街道办虽然有自己的应急领导小组,但日常的预警机制还不完善,针对常见的自然灾害如台风、暴雨、地震等,以及公共卫生疫情如非典、流感等一般都是在接到上级有关部门的通知后才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反应滞后不及时。

随着公共安全知识的普及,相应的应急知识也得到了极大的宣传,许多社区会不定期的开展应急宣传教育以及培训,有条件的社区也会定期开展有关危机事件演练。但是从培训人员来看,一般都是长期居住在社区,年纪在50岁以上的居民,社区的危机知识宣传教育方式主要是以张贴宣传兰为主,也会不定期发放应急知识小册子。宣讲内容主要有常见心肺复苏知识、常见的意外伤害救护、急性中毒救护、灾害逃生与救护、心理救助知识等。

社区在应急保障方面还不够完善,首先是社区应急救援队伍还不够壮大,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不高;其次是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不足,除了常见的灭火器材以及一般防汛器材外,没有更多的物资储备,在应对危机时往往不能保证物资的自我有效供给。在应急场所方面,一般社区都会设有紧急避险场所,主要是社区内的绿地公园、广场、操场,这是发生地震、火灾、爆炸时公众的应急避险场所。针对一些小规模的突发危机事件,社区应急领导小组还可以有效应对,但由于缺乏相应的预案机制,在面对一些大灾大难时,社区的应急处置效果还不是很理想。

二、社区在危机管理中的功能和定位

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各种突发事件层出不穷,单纯依靠政府体制内的管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应对危机的需求,但是突发的公共危机事件又与社会大众的公共利益紧密相关,所以应对危机时在政府主导下,应该更多的由社区、公众自身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社区是政府进行危机管理的最基层组织,它是城市管理的末梢组织,是防治危机的重要基层组织自治力量,它不仅可以减弱行政执行的控制,而且可以灵活协调各方面力量,更贴近社会公众的生活,是一种多元的、灵活的社会自治机制。

社区紧贴基层群众的生活。它不仅掌握社区物质层面的状况,如地理位置、面积、土地、建筑物状况等,对社区内的经济活动、社会风气、常见的犯罪活动等信息能够清晰的掌握,可以分析出社区的潜在危机和风险,从而消除各种危机隐患。在资源动员方面,社区也有一定的优势,社区能调动的资源包括社区居民、社区内的机关以及企事业单位和民间组织、社区内的医疗服务、文化教育、体育设施等资源。社区内人与人的交往比较密切,在以人情、感情、互惠、信任基础上建立的社区能够有效地对社区资源进行整合。

三、社区应急管理能力缺陷及原因解析

(一)参与主体单一。在传统的行政区―社区模式下,社区运行的行政趋势太明显,社区组织的条块分割严重,大大阻碍了群众的参与热情,社区管理行政化,缺乏基层自治和自我管理能力。危机事件中的主体往往是政府或公共部门这样的正式组织,一些非营利组织、私营部门、工商企业以及以公众个体组成的家庭小单元还都没有广泛的参与到应急体系中来。除政府之外的危机参与主体仅限于个体的零散行为,社区居民自我组织程度不高。

(二)危机意识淡薄。公众的危机预防意识不强,大多还是停留在以治为主的阶段,比较看重危机事件的应对与处置,对于危机事件的预防没有引起相应的重视。根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近50%的民众在火灾发生时不懂得如何逃生自救,从已发生的重特大火灾事故来看,80%以上的事故都是由于民众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所致。受我国传统的行政思想大政府小社会的影响,社区居民对政府形成严重的依赖,很多居民都是坐以待毙等待救援,而没有预防危机意识,同时也缺乏应对危机的技能。

(三)缺乏相应的体制机制建设。对于公共服务的供给,经常会出现搭便车的现象,为了防止搭便车现象的出现,必须有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制度条例加以规范。在社区层面也应同样如此,但是当前社区普遍缺乏相应的应急规划,取而代之的是上级的单项的危机防范和应对文件。在危机应对工程中相关人力物力的协调主要是通过科室人员的工作经验来实现,应急预警和评估依靠上级行政部门的文件转达。所涉及的危机应对中的各主体处于各自行动的状态,缺乏协同应对危机的制度条例。

四、提升社区应急管理能力路径分析

(一)加强危机文化教育,培养社区公众的危机意识。动员社区公众广泛参与危机事件的前提是培养公众的危机意识。通过各种渠道的宣传教育,逐步树立起公众的危机意识,加大对安全教育的重视,通过各种各样的社区活动开展社区应急文化教育。危机意识的植入需要一个完整的系统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活动及个人自我教育。在社区内主要利用社区活动室、宣传栏、应急手册等向社区居民宣传教育。同时,也可以邀请一些民间救援组织的志愿者、红十字会、消防队、NGO成员进入社区,开展培训教育。在学校教育方面,要编纂有关的应急教材,发放一些应急小册子,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应急演练。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教育,培育社区居民的危机意识。

(二)完善应急法律法规建设。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一案三制的应急管理体系,但是在社区层面相应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首先,完善应急基本法,通过公法来为社区应急管理提供稳定的制度背景和制度保证;其次,通过部门法的修订,强化社区应急管理各主体之间的权责,明确对他们的监督与制约,为各主体在应对危机时的协同治理提供一个基本的法律框架。

(三)充分调动社区内各种资源,扩大参与主体。要加强社区与居民的互动,加强邻里之间的互动,社区要搭建平台,在危机发生时能够使社区、居民和政府有效互动,使每个居民能发自内心地为社区的危机防治贡献力量。培养居民的自治能力与危机参与热情。在日常生活中,社区危机领导小组就应培养居民的危机防范知识,加大公民之间的情感联系和互动,使每个居民都产生社区共同体的意识。同时,社区掌握着大量的危机应对时所需的社会资源,如果能充分调动使用这些人力、物力、财力,一定能更有效地应对危机。

(四)建立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机制。现阶段的社区应急管理模式在应对危机中存在一定的条块分割和主体间协作能力不强的问题。在构建城市社区危机管理的多元主体协同机制时,要重视资源与信息共享,要吸收居民、志愿者、企业以及第三部门组织、做到群防群治。很多社区都是在危机发生时临时来成立指挥领导小组,这就使得应急决策被延误。在多元主体系统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一个起综合协调作用的指挥机构,该机构应该是在以政府为主导的基础上,其他各个主体权责利明确分工,共同参与到危机管理中来。

主要参考文献:

[1]梁松建.我国城市社区治理问题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9.23.

[2]姚传明.美国大城市区的治理:多中心体制与一体化改革[J].新视野,2010.17.

[3]黎熙元,陈福平.社区论辩:转型期中国城市社区的形态转变[J].社会学研究,2008.2.

[4]滕五晓.社区安全治理:理论与实务[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2.

[5]李开盛.人、国家与安全治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