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倪瓒山水画的意境之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倪瓒山水画的意境之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山水画的重要艺术特点在于讲究的意境,意境是中国古典文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倪瓒的山水画反映出当时文人的特定遭遇与复杂心境,作品淡雅清秀,荒瑟冲融,是其心灵与自然相结合的产物,表现出自然美、朦胧美、超越美的特征,从而抒发心中超逸之感!

关键词:倪瓒 意境 自然美 朦胧美 超越美

一、引言

倪瓒(1306-1374)①原名d,字元镇,又字玄瑛,号云林子。在“元四家”中,倪瓒的别号最多,有云林子、云林生、净民居士、沧浪漫士、海岳居士、朱阳馆主、宝云居士、萧闲仙卿、幻霞子、萧闲郎、经锄隐者等,晚年画中经常自署“懒瓒”。倪瓒祖上几代多隐逸之士,父亲倪冰善于治家,倪瓒青年时生活优越,勤学好问,悠然自得,后家道没落,又遇社会动乱,自此变得孤苦,居无定所,性格上悠然放任和闲适超迈的心态影响了他艺术上的笔墨语言和审美情趣。

倪瓒的山水画之美虽是在元代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所创造出来的,带有强烈的历史感和主观意识,但对后世山水画的审美旨趣是有极大的影响的。后人仿倪瓒者颇多,却鲜有倪瓒胸中那一股逸气,无法在意境上达到一定的高度。

二、一种不设不施的自然美

无论任何一件艺术作品的表现方法和整体风格都与时代所处的政治背景、文化气氛息息相关,当然也收到作者的性格特点、品格追求的重要影响。元代受少数民族掌权,民族歧视盛行,导致许多文人逸士得不到发展的机会,他们对现实社会充满愤慨和抱怨,纷纷隐居山林,寄情山水,以各种艺术形式抒发着情怀与愤慨,追求清逸脱俗。在这样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元代的山水画整体偏向“重韵致、求天趣、尚逸品”的表达方式,倪瓒的山水画便是其中的重要代表,后人评之“潇洒简远,妙在笔墨之外”。

倪瓒在诗歌方面推崇陶渊明的闲适自然,在绘画方面赞同米芾的观点。倪瓒不绘人物,笔下的山水大多为太湖和松江附近的江南景色,崇尚自然之美,简远平淡,有平远小景和竹木林石,清静悠淡、超尘绝俗,他的《渔庄秋霁图》就体现出了他简笔淡墨的绘画风格。《渔庄秋霁图》是倪瓒50岁时寄居在朋友王云浦的渔庄上所画的,同时也是最能代表其手法简洁平淡的风格。这幅图的构图简单清素,分近、中、远三景,近处是一小小的土坡,上面有杂生的小树几颗,中景为一片湖水,空阔平淡,不着一笔,远景是几片萧瑟的山丘。画中的树木并非佳木,林石也并非奇石,远处的山坡也平常普通,然而在这些非常普通的景物中,用淡墨竟轻松描绘出缥缈的仙气,后人效仿倪瓒的淡墨,均难得其中的仙气,看似漫不经心的构图与笔墨却暗示虚空疏朗的情怀。倪瓒在十八年后重见此画时感叹:“江城风雨歇,笔研晚生凉。囊楮未埋没,悲歌何慷慨。秋山翠冉冉,湖水玉汪汪。珍重张高土,闲披对石床。”提出这样一首小楷与全图呼应,使得诗、书、画相结合,画中的空旷之势含有孤傲之意,萧瑟远逸的意境与高贵脱俗之气,这样一种不设不施的自然美,对明以后的文人画家都产生很大的思考与启示。

三、一种若有若无的朦胧美

倪瓒是元四家之一,也是文人画派的重要画家,“逸逸草草,不求形似”这句话实际上从某种程度就代表了文人画的一个发展方向。“文人画”是中国绘画史中的一个重要代表,区别于职业画的概念,文人画不迎合世俗的喜好,而是用来表达自我壮志情怀、抒发内心情感,也就是以“自娱”为目的,以神韵和清雅为审美标准。倪瓒作为元代山水画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作品中独特的绘画语言和萧远荒寒的时代性,抒发了倪瓒清苦、寂寥的“逸气”。对于元代的文人画来说绘画的正当动机是“寄兴”,体现的是作为读书人的涵养,文人画家认为的绘画精神是画家本身优异的禀赋,而不是后天练就的技能。他们所描绘的画家的内在世界与精神世界,而不是简单地再现。

时元朝在山水画中也感染上了花鸟画细腻柔丽的弊病,好柔弱萎靡的笔法,不为倪瓒所取,艺术家真正在艺术创作上是不落世俗,又具个人风格的,这也是倪瓒艺术的意蕴所在。他笔下的山水虽为太湖一带景色居多,但却没有在追求形体的摹写,而是将他们转换为一种心灵上的意念,重视意境的气韵。而以朦胧美山水画的题材并不多见,主要是由于朦胧山水画不易表现。朦胧美山水画给人以朦胧的画面,唯美的意境,诗意的联想,它的对比关系没有那么强烈,层次也不分明,虚实结合、若隐若现、素淡雅致,难以掌控墨色变化。首先是选题材,如果题材是选择具有朦胧意境的山水画,就要充分发挥朦胧美的特点,要和一般意义的山水画题材拉开距离,用诗意的联想,以表现出特有的朦胧效果。其次是意境,中国画的精髓是意境,其一个重要特征是“虚实相生”。画面的对比与协调关系、总基调,以及墨色、色彩、笔调和画面的起承转合的关系、画面对比关系等,都会影响到作品意境的呈现。另外还要注意大关系的弱对比,比如黑白虚实,色彩对比等都要相对减弱,可以运用空白及极淡的墨,基调亮而淡。画家要从整体到局部细节,把复杂的形式简洁化,错落有致,层次分明。善用湿画法,在宣纸上控制水分和墨色,勾皴点染结合,加之材料本身独特的渗化能力,可使画面形成朦胧、梦幻的效果,在似与不似之间。朦胧美意境的山水画与传统简单、外露的山水画作品相比,朦胧山水更具内在的意蕴,注重含蓄的美感表达。山水画的朦胧美营造了特定的意境,具有特有的审美意义,能诱发人的好奇心,能激起人强烈的探索欲望,使人在混沌中得到一种独特的耐人寻味的审美体验。倪瓒的山水画用笔简约精炼,用墨古朴淡雅,惜墨如金,但却并没有给人一种单薄的感觉,反而让人感到逸秀平和。画中多留空白,不作一物,视为空旷宽广的境地,增加了画面的空间感,给人留有遐想的空间,这种空白并不是一无所有,而从构图上来讲,这种空白本质上是对近景远景的承上转合,将观赏者的视线与思绪都慢慢过渡到远景,使有限的画面呈现出无限的旷阔,从而宣泄自己的情感,具有朦胧美感,这样的空白承载者倪瓒个人的情怀,由对现实的悲愤转为豁达超逸,这种空白也正是表达了倪瓒闲适静逸的清高心态。

四、一种有限无限的超越美

宋朝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总结“三远”为:“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其人物之在三远也:高远者明了,深远者细碎,平远者冲澹。高远者不短,细碎者不长,冲澹着不大,此三远也。”倪瓒正是在郭熙“三远”构图法的影响下,融入了个人的艺术思想,采取了三段式的稳定构图方式,简洁清朗,可以表达作者内心安静的情绪效果,可渴望安稳生活的诉求。在这种简单的构图方式中,并未让观者觉得单调、乏味无趣,而是在画面的观摩与品读中获取更多的深层信息。而这其中蕴涵的“冲澹”的美学涵义,是对人生的映照,是有形与无形形而上学的统一,也就是“禅”的本原。

倪瓒生活在战乱时代,加上身世艰难,又放弃丰腴财产的念想,只想逃避现实的灾难,向往大自然,把游历山水当成自己的愿望,后来兄长去世,相继母亲和老师也过世,促使倪瓒隐逸之心已决,欲临江听雨,仙鹤为伴。《渔庄秋霁图》中“萧疏远逸,荒寒幽深”的意蕴涵义,其实就是超越。这里超越的是一种世俗的心态,从而回归艺术的真谛,即大自然。这里有以虚谓实的境况,是对现状困沌,困于自我的解释,从艺术的层面讲,是现象世界超越理想世界。“艺术理想的本质就在于这样使外在的事物还原到具有心灵性的事物,因而使外在的现象符合心灵,成为心灵的表现。但是这种到内在生活的还原却不是回到抽象形式的普遍性,不是回到抽象思考的极端,而是停留在中途一个点上,在这个点上纯然外在的因素与纯然内在的因素能互相调和。”②黑格尔的阐述有助于我们理解倪瓒的山水画之意境。这里感受到的是对渺茫的忧虑,对逸的细腻品味,是情与景的真切融合,这里秋树零落,枝叶磋跎的景象也寄托了倪瓒内心惆怅,静寂凄清的表达,而远处虚山隐晦远逸,也带有思乡之愁,寂寥之情。因为倪瓒是将自己的性情注入山水的血液中,托情于物,是同时代人所不能取代的一种独有的个性化情感,将之表现出“萧疏远逸,荒寒幽深”超越性,便使这份意境具备了独有的美学价值。

正如张之沧在《艺术与真理》所述:“真正美的艺术绝不仅仅在于它能够满足人们一时的或局部的感性要求,更不在于满足某种本能的需求,而在于能够给人类带来一种普遍的、深刻的、永恒的、精神上的享受,能够加深人们对人生命运,对宇宙万物的认识和理解。”倪瓒山水画中独具一格的艺术意蕴,不仅情景交融,富有美学涵义,更使我们感悟到生命的本真,是任何时代,任何画家都不能匹及的,他代表的是这一时代的审美因之,对中国美学思想在绘画上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贡献,被称之为中国艺术发展中永恒艺术魅力的旷世之作。

注释

① 倪赞生卒年有多说,本处以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中所载为据.

② 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参考文献

[1] 俞剑华,编.林泉高致.中国画论类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57.

[2] 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3] 叶郎.中国美学史大纲[M].山海人民出版社,1985.

[4] 张之沧.艺术与真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