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潜移默化,相机熏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潜移默化,相机熏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个性是指一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如性格、兴趣、爱好等)的总和,而健康的心理是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培养和发展起来的,只有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并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素质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丰富的心理因素,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学习。如何让学生在求知的同时学会做人?根据语文课的特点和文道统一的原则,语文课中字词句段的讲解和听说读写的训练,都可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即潜移默化相机熏陶于教学活动中。

一、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情感

以奇导入,出奇制胜。一节课,其导入是非常关键的,导入得好,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就会有好的效果。好奇心是思维的驱动力,学生如果具有好奇的心理状态,就会主动学习,积极思维,不断探索。在教学郦道元《三峡》这一篇课文时,我是这样创设课文情境美,触发学生的情感共鸣的:我播放了有关三峡风光的课件,并告诉学生,大自然是一个能工巧匠,它真正称得上是鬼斧神工,造就了无数或秀丽或壮观的风景,郦道元笔下的三峡风光,美不胜收,雄奇险峻,清幽秀丽,令人不禁也想作一次三峡之旅。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选自《水经注》的《三峡》。最后板书课题,水到渠成。

二、创造宽松环境,激发学生兴趣

心理学家指出:胆怯和过分自我批评的心理状态是妨碍创造最危险的敌人,而勇敢和自信是创造个性中最重要的特征。所以我们首先要给学生以心灵上的安全感。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在人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地想象,无拘无束地发问,以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居高临下地看学生,这样,不但限制了学生的想象空间,还束缚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只有将自己与学生摆在平等的位置,与学生一起探讨问题,一起体验成功的喜悦,才能知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才能知道哪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更适合他们。

三、强化朗读感悟,净化人的心灵

新课程标准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仔细品味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来感悟其精神境界。“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口,继之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耳”“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古训无不强调了朗读,无不强调读中的感悟。有很多作品,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在理解其意的同时,可感悟出人生的哲理。如《紫藤萝瀑布》一文,紫藤萝的一枯一荣,昭示了生命的价值和希望的可贵,这些都可在朗读中感悟。再如《纪念白求恩》一文中的最后一段,学生在朗读中可以学会做一个怎样的人。读鲁迅的“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让我们领悟到要勇于奋斗,勇于创新。

四、有效教育方法,触及人的灵魂

记得新疆电视台举办的一期教育节目,在现场收集“好老师”的标准时,一男生说:“好老师使用56种方法教一个学生,而坏老师是用一种方法教56个学生。”这是出自一个学生的肺腑之言呀,这句话影响并鞭策着我。在我所教的班级中,有一个身体残疾的学生,只有一条腿是健康的,由于生理上的原因导致他心理存有高度的自卑感,以致厌学,好几次的面谈和教育都不尽人意。有一次,我去上课见又是一个空位,突然想到了那位学生的话,何不改变方式?于是我采用书信的方式跟他交流,在信中我没有责怪,没有怨言,只是一些对人生的看法以及一些共勉的语言。第二天,他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并塞给了我一张小纸条,上面写道:“谢谢你――周老师!”那份师生情是不言而喻的,当然更重要的是他转变了。

总之,在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时期,只有具备高水平的心理素质,才能适应竞争激烈、节奏不断加快的社会生活。而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心理健康教育的艺术,寓心理健康教育于语文教学中,能给人以知识,给人以阳光。(稿件编号:100329008)

(作者单位:新疆图木舒克市53团二中,843806,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