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实施生命教育的途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实施生命教育的途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语文阅读教学是教师实施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大力挖掘语文阅读教材中的生命教育资源,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有效实施生命教育,让学生学会珍爱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感恩生命、保护生命、发展生命、享受生命。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 生命教育 途径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B-0089-02

随着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语文教学更加关注人们的生活和成长,注重课堂教学的活力。阅读鉴赏是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的重要途径。如何结合当前高中语文教材,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的渗透教育,是语文教师在开展生命教育时遇到的最普遍的问题。本文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就高中语文教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有效实施生命教育进行探讨。

一、大力挖掘语文阅读教材中的生命教育资源

高中语文阅读教材中有着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需要教师运用自身的生命意识,挖掘教材中的生命意蕴,调动学生的生命体验,探索阅读课文当中的生命感悟。

(一)从生命教育的三个维度出发,探索教材中蕴含的生命寓意。教师可以从认知教育、意识培养、行为实践三个维度出发,引导学生从高中语文课本的一篇篇经典篇章中,联系自身的生命历程,进行反思和自省,品味出文章的生命意蕴。比如,从蒙田的《热爱生命》中引导学生思考“热爱生命”与“消磨时光”两种截然不同人生态度,让学生认知到应该如何度过生命,享受生活;从弗洛姆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中,让学生思考如何从被爱改变为施爱,让学生知道:在任何情况下,给予都比接受更能让人感受到愉悦;从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中,可让学生就生存选择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真的猛士”和“庸人”两种完全相反的生命追求;从苏轼的《念奴娇》里,让学生面对祖国壮阔河山和历史长河,感知人即使是身处逆境,也依然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的胸怀的境界……这时,手里的语文书不仅仅是一本教材,而是一部涌动着情与爱、生与死、未来与希望、生活与信仰的生命之书,教师可以通过它向学生传达生命的真谛。

(二)以生命教育的内涵为参考,确定高中语文阅读的教育目标。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一种教育活动,它能帮助学生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高中是建立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教师可以围绕“珍惜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三大主题来引导高中生逐步提高生命意识,构建健全人格,完善自我生命。笔者结合生命教育的内涵,确立了以下三个教育目标。教师可以围绕这三个目标,结合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撰写个性化的教案,在语文阅读课堂中渗透生命教育。

1.珍惜生命,直面挫折。教师要让学生明白“生生不息”和“人死不可复活”是生命的一个重要特征,要在生命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生命无价”、珍爱自我与他人生命的理念,教育学生珍惜自己的生命,进而去珍惜别人的生命,让学生拥有承受挫折的勇气和面对失败的能力。珍惜生命意味着在面临人生的痛苦、挫折、寂寞,乃至疾病、灾难、死亡等负面状态时,能从生命的高度上去理解这些困难与苦难,并把它们转化为成长的基础,把它们视为一个积累生活体验的必要过程。例如,教师在教授《老人与海》时,可以引导学生欣赏老人桑提亚哥勇于面对挑战的斗志,以及他在失败面前毫不怯懦的精神。在学白的《蜀道难》时,可以让学生感悟诗人身处艰难世道,在壮志难酬的逆境中依然志存高远的豪迈之情;在布置阅读《倾斜的手掌也能飞翔》一文时,让学生感悟到苦难是悬崖,当人处于人生的悬崖时,只有梦想和行动才能帮助人开辟道路,走出绝境。

2.尊重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应该有一颗柔软的心,对生命尊重,不伤害生命,关爱弱势群体。教师可以让学生扩展阅读林希所写的《泪的重量》,去理解人与动物互通的真诚情感,感知人与动物之间相互珍惜相互尊重的美好,知道爱是自然界共同的语;还可以在《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中,激发学生对鲤鱼世界的遐想,以平等的眼光来观察动物与人类,学会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启迪学生走上科学探索的道路。

尊重生命应该有一份敬畏之心,学会欣赏生命,珍惜自然界中的动植物。教师可以在《在动物游戏之谜》中,培养学生对动物世界的好奇之心与探索精神,体会到生命物种的独特与可贵;可以在学习《羚羊飞度》时,让学生分角色扮演身临绝境却为了种群生存而自我牺牲的老羚羊,以及被猎人追赶宁可身涉险境也不忘哺育幼儿的母猴,从而体会动物与人类一样,既有情感与生命,又有智慧与觉悟,它们同样值得我们去尊重与珍爱;还可以在《宇宙的边疆》中,让学生了解人类的渺小与宇宙的浩瀚,认识到人的命运与宇宙息息相关。

3.热爱生命,超越生命。生命中有丰富的情感、独特的体验与美好的理想值得我们去热爱。教师要用一种春风化雨般的自然而适度的方式,让学生在语文课堂的阅读欣赏中,体验生命的种种美好。比如,可以在古诗词中,引导学生从诗中体会诗人对已经流失的美好年华的追忆,带学生走入“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的想象当中,引发学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的人生终极价值的思考,感受“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无奈与超脱。引导学生在多彩的读书过程中,逐步获得丰富的人生阅历与生命体验。

超越生命,是在热爱生命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深刻体验到生命的可贵,确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去追寻人生更大的价值与意义,用爱与不懈的追求来延长生命的宽度,最终获得生命的超脱。在带领学生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时,可以让他们揣摩书中的经典词句:“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卑鄙庸俗而羞愧”;用它来激发学生的豪情壮志,让他们明白人生的意义所在,即使遭遇多少坎坷也不要随意放弃。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课文中搜集仁人志士所书写的经典名句,对社会、国家、人生的责任展开探讨。比如“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学生从一句句的诗词语境,一片篇篇经典名章中领悟到生命的境界有自私拙劣和无私高尚的云泥之别。

二、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有效实施生命教育

(一)在阅读课堂中创设情境,引入生命教育内容。生命教育注重鲜活的体验,如果不能在教学中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与体会,那么教师所讲述的内容就只能是一些冰冷乏味的概念。教师应该把学生的个体体验带入到课堂情境当中,让学生以“感受”而不是“认知”的方式来阅读。比如,在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课时,让学生用布蒙住双眼,然后在同学的搀扶下,跨越障碍行走,并在双目不能视物的情况下静坐三分钟,然后请学生谈谈自己在“失明”过程中的心理感受。学生带着这种情景体验再去阅读文章,就能体会到光明的可贵和身心健全的难得,更能体会到海伦凯勒的勇敢坚强和永不放弃的精神。

(二)在阅读课堂中赏析人物形象,感知其人格魅力和品格。在阅读课文中,鲜活动人的人物形象往往最能触碰到学生心灵深处的琴弦。教师可以在课文中选取矛盾冲突最激烈的情节段落,让学生体会在情境当中的人物心理、神态、动作、语言,从而透析出人物的个性和品格。例如《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桑地亚哥,他在84天没能捕获鱼的情况下,不理会别人的嘲笑,毅然出海捕鱼,经过重重艰难,捕获了一条比他驾驶的捕鱼船还要大的大马林鱼,可在返航途中,这条鱼还是被鲨鱼吃光了,桑迪亚哥只拖回了一幅鱼的骨架。主人公身处变化无常的大海深处,面对无法摆脱的被鲨鱼夺取生命的悲剧命运,却依然勇于与强大势力和厄运抗争。这种“硬汉”精神就需要学生去学习。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细读文中场面描写,再让学生揣摩主人公的心理去朗读他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将圣地亚哥这个在命运重压下依然能维持人类尊严和抗争精神的硬汉形象刻入学生的心里。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硬汉形象的理解,去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体会人生命的意义。

(三)在阅读课堂中品味富有哲理的语言,体会其中包含的生命意蕴。只要仔细去品读,阅读课文中有很多隽永的名言佳句蕴含着生命的真、善、美。教师让学生结合当时的语境,联系实际,融合自身体验去细细品味,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加以阐释。如在《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一文中,帕斯卡尔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是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这篇文章中的语言兼容了哲学和诗歌的特质,既有理性的思辨,又有个性化的人生体悟。学生由于经验不足,理解这样的语句有一定的难度。因而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来品味其思想内涵,从“苇草”的比喻句中读出人生命的脆弱,同时又读出人因为有了思想、有了创造力而变得高贵而伟大。学生由对语句的反复揣摩来了解作者对生命的态度和对生活的理解,并在此过程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四)在阅读课堂中强化学生生命体验,根据学生主体需求重新构建生命教育目标。从某种层面来说,生命教育也是体验教育。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调动学生的生命体验,选择学生所熟悉的经验当作教育内容,把自己的生命体验和作者的生命感悟连接起来。如在上《我与地坛》一课时,教师可以避开常规的程式化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找出文中与母亲心理活动和作者对母亲态度的有关段落来诵读,再让学生把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经历带入到文本中,让学生和文本进行对话,串联起学生自我的生活体验,体会母爱的伟大。当学生体会到应感恩母亲时,不仅仅让学生的认识停留在对母亲的愧疚上,而是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去表达对母亲的爱,进而引发学生思考面对困难的人生态度。这样既切合了课程原本设定的教育目标,又能加深学生对生命问题的认识与思考。

总之,要在高中阅读课堂中有效实施生命教育,就必须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生命教育素养,深入了解其相关理论,在教材中选取合适学生发展需求的生命教育素材。另外,还要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具体的教育目标,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进行审美体验和生命体验,让学生在主动思考、探究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唐中云.挖掘高中语文课本资源 担当生命教育重任[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1991(11)

[2]肖川.生命教育的三个层次[J].辽宁教育,2006(6)

[3]刘虹.生命教育与中学语文教学[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5

[4]李琳琳 .生命教育视野下的古诗文教学研究 [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基金项目】南宁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A类课题(201)

【作者简介】陈颖予(1978- ),女,广东佛山人,南宁市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教师,中学一级教师职称,大学本科学历;韦远见(1974- ),女,广西南宁人,南宁市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教师,中学一级教师职称,大学本科学历。

(责编 江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