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以信息化和国际化构建现代终身学习体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以信息化和国际化构建现代终身学习体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编者按: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办好开放大学”;同年,国务院将“探索开放大学建设模式”作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2012年,教育部陆续批准成立国家开放大学及5所地方开放大学。为了解各国开放大学现状及发展策略,为我国正在建设中的开放大学体系提供借鉴,本刊特推出“开放大学的建设和发展”专题,以飨读者。

摘 要:国家开放大学是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地方广播电视大学的基础上组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办学网络覆盖全国城乡,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重,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一所没有围墙的新型大学。目前,国家开放大学注册学生359万人――本科学生105万人,专科学生254万人,其中包括近20万名农村户籍学生、10万名部队士官学生和6000余名残障学生。国家开放大学的成立,标志着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踏上了新的征途。为深入了解国家开放大学的现状及发展战略,本刊专访了国家开放大学党委副书记、学术委员会主任张少刚教授。在采访中,张教授指出,国家开放大学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学分银行,使多种学习成果和认证互通;国家开放大学实施全过程管理,以保障教育质量;通过建立支持联盟统筹社会多方面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探索开放大学教育国际化新模式。

关键词:国家开放大学;教育国际化;教育信息化;学分银行;大学支持联盟

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

服务全民终身学习

《世界教育信息》:很高兴您能够接受我们的专访。请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转为国家开放大学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张少刚:以技术特征命名的广播电视大学转为开放大学,更能直观体现其开放的教育属性,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纵观世界远程教育发展的历史,技术、政治、经济等因素都是开放教育和远程教育发展的动力。

从技术发展层面看,广播电视大学的名称演变彰显了技术驱动倾向。当邮政蓬勃发展时,出现了函授学校;当广播技术出现时,有了广播学校;在电视出现后,电视大学和广播电视大学应运而生;当网络技术和互联网飞速发展时,又出现了网络教育学院。技术还在不断创新发展,未来还会出现什么新技术很难说,但可以肯定的是,不断创新的技术会驱动教育的发展。

从政治层面看,无论是函授教育,还是广播电视教育,主要目的都是将校内的优质学习资源送到校外,为弱势群体服务,提供更多教育机会,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当前,网络教育让“人人、时时、处处”的学习成为可能,有益于社会和谐。

从经济层面看,远程教育教学方式灵活多样,且在职学习、在家学习、在做中学习等方式的学习成本相对较低。这成为很多人选择远程教育的原因之一。

教育应服务人的发展,推动教育开放,让每一个人都有出彩的机会;让有意愿和有能力的人都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让所有人在工作和生活之余能够自由、便利、快捷地获取教育资源,自主进行有效学习,让生活更美好。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于1979年成立,主要面向那些没有机会和条件进入校园的学习者。学校以广播电视媒介突破时空限制,以弥补当时匮乏的校园资源,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故也称补偿教育。今天,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为了适应全民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建设,必须建构终身学习体系。“办好开放大学”已被列入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之中。国家推动电大先行,开展转型升级试点,在中央电大及电大系统积累的30多年开放和远程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探求“办好开放大学”在情理之中。

作为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型大学,国家开放大学秉承“开放、责任、质量、多样、国际化”理念,在稳步发展学历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包括城乡社区教育、老年开放教育等,可谓在新时期承担了新使命。

二、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世界教育信息》:国家开放大学在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

张少刚:我认为,这主要体现在创设信息化环境、开发数字化课程、开展网络化教学与管理等方面。在建构信息化环境方面,我们研发了现代化学习平台和“云教室”,并通过云服务在多种学习终端上呈现。例如,“云教室”包括C(Classroom)终端、D(Desktop Computer)终端、M(Mobile)终端等。第一批C终端建设了63间教室,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广西、贵州的40多个地级市,第二批在全国22个省建立252间教室。“云教室”C终端具有在线面授教学、远程实时教学、课程实时录播、网络直播教学、视频会议、远程面试与答辩、网络考试、考试监控等功能。在数字化课程建设方面,我们研发了逾万个“5分钟”微课程(http://.cn/Default.aspx),内容涵盖生活休闲、文学艺术、历史文化、语言文字、经济管理、教育体育、科学技术、农林牧渔、政治法律、哲学社科等方面。在网络化教学与管理方面,我校校长杨志坚提出了基于互联网的“六网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包括网络核心课程、网络教学团队、网络考试测评、网络教学管理、网络学习支持、网络学生空间。通过“六网融通”模式,学校将教、学、管、服、评整合到学习的全过程,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三、学分银行使多种学习成果和认证互通

《世界教育信息》:请您谈谈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的建设情况。

张少刚:我以为,人的一生需要有三个银行:一是货币银行,“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二是健康银行,从出生到身体成长的各个阶段,每个人都应有一个电子健康档案,这既可以帮助你预防疾病,也可以在身体出现问题时协助诊断;三是学习银行,用于存储个人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取得的学习成果及其认证,包括学分,这是一种制度安排,在就业、晋职、继续深造等人生不同时期,适时“充电”和“放电”,与时俱进。

国家开放大学作为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型高校,主动加入世界开放与远程教育组织,与多个国家的开放大学合作开展汉语教学,参与跨地区项目开展远程教育研究等,推进了学校发展。杨志坚校长两次当选世界开放远程教育理事会(ICDE)执委。国家开放大学的对外汉语教育中心是最早投入网上孔子学院资源建设和开展网上教学的机构之一。每年都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汉语学习者访问“易教汉语”网站()。该网站开发了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泰语等多语种“博览中国”数字化课程,以及英语、西班牙语、泰语、日语、韩语、法语、俄语、阿拉伯语、德语等多版本反映中国文化、历史、地理常识的数字化节目和内容多样的网络课程,共有70多个课程产品在全球发行。同时,学校向多国派出汉语教师;接收来校学习汉语的留学生和实习生;邀请英国开放大学、巴基斯坦开放大学、加拿大汤姆逊大学等学校的专家到校做访问学者;翻译出版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众多研究成果,如《开放教育资源:网络资源对话》,以及ICDE归纳整理的世界五大洲的大学、国际远程教育机构中众多学者有关慕课的观点、看法,并在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报告――《国际视野下的大规模开放与在线课程(MOOC):全球高等教育改革新日程》。

网络的开放性,让知识失去了边界。面对“流动性更强、连通性更高、互动性更好的”互联网,教育国际化也会发生根本改变。人们习惯的养成,就是通过知识的获取、能力的锻炼和态度的改变实现的。

《世界教育信息》:请您预测一下开放大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张少刚:开放大学的未来与自身定位和办学特色紧密相关。在定位上,从国家层面,开放大学要发挥“途径”“支撑”和“举措”的作用。刘延东同志在为国家开放大学揭牌时指出,在广播电视大学基础上建设现代开放大学,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学习需求、促进教育公平、克服应试教育弊端和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支撑,是教育服务国家发展、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要措施。教育部在批复建立国家开放大学的文件中明确提出,“国家开放大学坚持非学历继续教育和学历继续教育并举。学校应以课程为单位建设学习资源,充分利用高校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学习资源的共建共享。积极推进‘学分银行’建设,通过建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学分的累积、转换制度,探索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在办学特色上,杨志坚校长指出,要建设具有“块、条、点”功能的立体办学组织体系,架构具有“云、路、端”互通的技术模式,开发构建“六网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紧紧围绕一个核心――教育教学质量,充实三根支柱――办学组织体系、教育信息化、基本制度框架,建设一条纽带――学分银行,强化四个着力点――非学历教育、课程专业和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全面改革,深入推进。

我想,只要坚持科学定位,突出办学特色,勤奋努力,到中国“两个一百年”的时候,国家开放大学必将在中国大学体系内,在国家终身学习体系内,在世界开放大学体系内,都能成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当然,要做到不可或缺,我们还需要全面提升能力。